華文網

處暑來了,告別夏天!關於處暑的這些小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今日6時20分,迎來處暑節氣。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但熱氣仍在,北京地區白晝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資料圖

千龍圖像庫簽約攝影師 徐孝國攝

處暑三候

資料圖

千龍圖像庫簽約攝影師 黃愛仙攝

我國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之意。

處暑之日"鷹乃祭鳥",說鷹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肅氣,冷酷地搏殺獵物。先獵之物要先陳列為祭,古人稱之"義舉"。

資料圖

千龍圖像庫簽約攝影師 趙愛平攝

後五日"天地始肅",這個"肅"是"肅清",天氣因"肅"而清,因"肅"必"肅殺",所以,肅清後必帶來蕭瑟之氣。

再五日"禾乃登",禾是五穀各類,天氣肅殺後,莊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

資料圖

千龍圖像庫簽約攝影師 王秀敏攝

處暑習俗

祭祖

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普渡佈施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

資料圖

千龍圖像庫簽約攝影師 陳風檁攝

出遊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資料圖

千龍圖像庫簽約攝影師 方立華攝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

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處暑吃鴨

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其因是老鴨味甘性涼。做法也花樣繁多,有白切鴨、檸檬鴨、子薑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習俗,通常處暑當日,北京人就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處暑養生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季是食用花生、核桃、杏仁、榛子等堅果的好時機,可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E。因為氣候乾燥,建議食用原味或輕烤的堅果,有助心臟健康。

資料圖

千龍圖像庫簽約攝影師 佟麗萍攝

吃雜糧

“處暑滿地黃,家家修糧倉”。處暑時夜寒晝暖,溫差大適宜莊稼吸收養分,高粱、玉米、芝麻、棉花、紅棗、核桃等秋季作物都很快成熟,到了適宜採摘的時節。此時也是薯類作物產出的旺季,偶爾用紅薯、山藥、芋頭、土豆等雜糧替代白米麵做主食,一方面能補充膳食纖維和礦物質,預防高血壓等慢性病,另一方面也能換換口味,增進食欲。

初秋燥氣生,而暑濕未退,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氣管炎,平時開窗透氣之餘,也可以陳醋兌水薰蒸室內,有助於預防流行性☆禁☆感冒。處暑時日暖夜涼,要注意膝蓋及肚臍的防寒。因為肚臍部位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神經末梢豐富,所以對外界溫度刺激格外敏感,容易受寒氣侵襲。寒氣在體內積聚容易對泌尿生殖系統帶來負擔,比如女性的痛經,男性前列腺炎等問題。寒氣侵入腸胃,則會引發腹痛腹瀉,食欲不振。

編輯:秦昊宸

建議食用原味或輕烤的堅果,有助心臟健康。

資料圖

千龍圖像庫簽約攝影師 佟麗萍攝

吃雜糧

“處暑滿地黃,家家修糧倉”。處暑時夜寒晝暖,溫差大適宜莊稼吸收養分,高粱、玉米、芝麻、棉花、紅棗、核桃等秋季作物都很快成熟,到了適宜採摘的時節。此時也是薯類作物產出的旺季,偶爾用紅薯、山藥、芋頭、土豆等雜糧替代白米麵做主食,一方面能補充膳食纖維和礦物質,預防高血壓等慢性病,另一方面也能換換口味,增進食欲。

初秋燥氣生,而暑濕未退,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氣管炎,平時開窗透氣之餘,也可以陳醋兌水薰蒸室內,有助於預防流行性☆禁☆感冒。處暑時日暖夜涼,要注意膝蓋及肚臍的防寒。因為肚臍部位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神經末梢豐富,所以對外界溫度刺激格外敏感,容易受寒氣侵襲。寒氣在體內積聚容易對泌尿生殖系統帶來負擔,比如女性的痛經,男性前列腺炎等問題。寒氣侵入腸胃,則會引發腹痛腹瀉,食欲不振。

編輯:秦昊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