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瞿秋白:愛,不問先來後到——《流芳》·「連載」

瞿秋白:愛,不問先來後到

愛不分先來後到,

終生難忘的,

永遠不一定是先到的那一個。

她認識他的時候,是因為一段破碎的婚姻而逃避掙扎,來到校園;而他,剛剛失去了刻骨銘心的愛人。

他是老師,她是學生。他風度翩翩,才華蓋世,她美麗聰明,熱情積極。

他們明明都覺察出了對方的情意,卻不敢有半點表白,因為,羅敷有夫,雖然,那個夫是個浪子,傷透了她的心。

他終究還是邁出了這一步。他去她的家鄉,和她的夫,一起談判了一個星期。

她的夫,竟然非常欽佩他。後來,他們在報紙上接連登了三個啟事:第一條,是她和她的夫離婚;第二條,是他和她結婚;第三條,是他和她的夫結為好朋友。一時間,震驚了上海灘。

為了紀念和她的結合,他在一個金別針上刻下:贈我生命的伴侶,送給她。他還刻了三枚印章,一枚:秋白之華,一枚秋之白華,一枚白華之秋,因為他叫瞿秋白,她叫楊之華,這三枚印章,代表著他和她,

水乳☆禁☆交融,永不分離。

他愛著她的女兒獨伊。獨伊愛吃牛奶渣,他每次去幼稚園接孩子的時候,都會買一些給她。冬天,他把獨伊放在車裡,拉著她跑,有時候假裝摔倒,哭泣,逗得小姑娘哈哈大笑。小姑娘叫他“好爸爸”,並且一生都把他視為親生父親。他和她們分開的時候,會給她寫信說:“我歡喜她,想著她的有趣齊整的笑容,這是你製造出來的啊!之華,我每天總是夢著你或獨伊。”

如果不是因為愛著這個人,

怎麼會這樣愛她的女兒!

後來,他犧牲了,只留下她。幾十年,她獨自一人。別人熱心地給她介紹物件,她都不要,她說:“再也沒有誰,會像秋白那樣對我好。”

在史無前例的那場浩劫中,她誓死捍衛他,不做任何妥協。有人暗示她,要是“能正確對待瞿秋白的問題,就可以再次當選中央委員”。中央委員又算什麼呢?什麼也沒秋白重要。她放棄了一切。

後來,她含冤而死,

死時,枕邊仍放著他給她的三枚印章。

總是有一些愛,要經過曲曲折折,來到你跟前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可是,愛不分先來後到,終生難忘的,永遠不一定是先到的那一個。

瞿秋白:瞿秋白(1899.1-1935),江蘇人,散文作家,文學評論家。他曾兩度擔任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是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革命文學事業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35年慷慨就義,時年36歲。

♥ ♥ ♥ ♥ ♥

《人民文苑》編輯推薦:

上品之情,

流芳百世——重溫100多位中外名人的愛情經典

《流芳》

作者簡介

巨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編劇協會理事,中國劇作家協會會員。出版少兒、情感類專著及影視作品多部,現任某少兒雜誌主編。

人民傳媒網簽約作家:巨英 內容摘自《流芳》

編輯:高燦 雷明 本期監製:渠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