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德州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努力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

齊魯網德州8月16日訊德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上來不斷提高發展品質效益,

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努力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

隨著一聲渾厚的開市鐘,山東雙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為德州市第9家上市企業。今年以來,德州市已有金麒麟、金能科技、索通發展、雙一科技4家企業上市,縱觀這些企業,

涵蓋不同領域,涉及不同行業,但新興產業佔據相當比例。

“新興產業是贏得未來競爭優勢的關鍵,而傳統產業是財富不是包袱。”在不久前市委舉辦的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會暨學習貫徹黨代會精神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專題培訓班上,德州對如何處理“新”與“舊”的關係,認識更加清晰到位。

德州市經信委主任王愛民表示:“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我們要學會‘減法、加法和乘法’。

‘減法’就是去掉過剩的產能,‘加法’即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乘法’是快速培育發展新興產業。”

像金能公司幹熄焦項目,明年投產運行後,每年減排煙塵230噸,減排二氧化碳1440噸。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長張再賓說:“原來是用水洗,產生熱量浪費;現在使用氮氣給焦炭降溫,降溫以後再產生蒸汽,每年可產生79萬噸蒸汽,產完的蒸汽再送走發電,占公司發電量的50%以上。按標煤計算,

每年能減排煙塵230噸。”

2016,德州市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平板玻璃、水泥、煉油等過剩產能化解率達79.16%。關停化工企業139家,淘汰落後生產線12台(套),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化解過剩產能任務。新舊動能平穩交棒。

與此同時,德州精心培育了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智慧裝備製造、生物技術等六大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在成立了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12個產業聯盟基礎上,今年再組建7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更多企業將借此,邁向產業中高端。

“集聚雙創能量,釋放發展新活力,通過創新引才、柔性用才、市場招才,激發人才創新的活力。同時推進改革開放,激發發展新動能。”德州市發改委主任邵清澤表示。

站在協同發展的新起點,德州同世界有了更頻繁的互動。

今年,“德州百企下南洋”,以更加開闊的胸懷,更加廣闊的視野,力促德州與東盟各國間實現產業對接合作。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徐甯甯說:“德州與東盟產業互補性很強。,德州有太陽能,而東盟國家日照時間非常長,又缺電;另外,德州有許多建築產品,而東盟正在實施互聯互通工程,一大推建設專案需要建材產品。這些條件和因素,都給雙方的合作帶來機遇。”

百棗綱目泰國分公司副總裁杜洪濤表示:“把一些以前沒有解決的問題,集中解決了,讓我們豁然開朗。”

百企下南洋,是新舊動能轉換實踐中的創舉。而更多的實踐創新,正以更高頻度和效率向縱深推進。

三年引進416名“兩院”院士、泰山學者等高層次人才,是歷史存量的7.4倍。去年德州出臺人才政策“黃金30條”,市級人才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達14.46%。

今年初,以一號文下發《關於實施重點企業“三航”培植計畫的意見》,發揮政府“黃金信用”,引導銀行、機構、社會等各方資金向“目標”企業聚集。

前不久召開的京津冀魯資本技術交易大會上,簽訂42個重大科技金融專案。六屆大會為德州注入資金近千億元。

一系列緊鑼密鼓、行之有效的舉措,點燃了德州新舊動能轉換的創新之火,也讓德州成為一個讓企業充滿活力的城市。上半年,德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11、9億元,增長7、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9.3億元,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

百棗綱目泰國分公司副總裁杜洪濤表示:“把一些以前沒有解決的問題,集中解決了,讓我們豁然開朗。”

百企下南洋,是新舊動能轉換實踐中的創舉。而更多的實踐創新,正以更高頻度和效率向縱深推進。

三年引進416名“兩院”院士、泰山學者等高層次人才,是歷史存量的7.4倍。去年德州出臺人才政策“黃金30條”,市級人才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達14.46%。

今年初,以一號文下發《關於實施重點企業“三航”培植計畫的意見》,發揮政府“黃金信用”,引導銀行、機構、社會等各方資金向“目標”企業聚集。

前不久召開的京津冀魯資本技術交易大會上,簽訂42個重大科技金融專案。六屆大會為德州注入資金近千億元。

一系列緊鑼密鼓、行之有效的舉措,點燃了德州新舊動能轉換的創新之火,也讓德州成為一個讓企業充滿活力的城市。上半年,德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11、9億元,增長7、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9.3億元,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