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巴中出臺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方案

8月9日,市政府正式印發《巴中市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如何在“十三五”期間緊緊抓住新一輪政策紅利,加快推進巴中革命老區全面振興發展?《實施方案》明確,

破解基礎設施瓶頸制約、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等7大內容,將成為我市當前和今後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

△川陝革命老區空間佈局示意圖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市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得到破解,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貧困縣全部摘帽,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準。

破解基礎設施瓶頸制約

為破解基礎設施瓶頸制約,改善老區發展條件,《實施方案》從鐵路、公路、航空、水利、能源、資訊等6個方面作出部署。

鐵路——重點加快連接成都、重慶、西安的鐵路快速通道建設,加快推進漢中-巴中-南充鐵路、廣元-巴中鐵路擴能改造,規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

公路——加快推進巴陝高速南江至川陝界、巴中至萬源等在建高速公路建設,

開工建設綿陽經蒼溪至巴中高速公路,加快鎮巴至廣安高速公路專案前期工作,規劃研究平昌-宣漢-開州高速公路。實施通村通暢、農村公路改善提升和渡改橋等專項工程。

航空——建成巴中恩陽機場,開工建設通江通用機場,加快南江通用機場前期工作。水利——建成紅魚洞水庫及灌區工程,加快建設黃石盤水庫等項目,

加快推進江家口水庫、青峪口水庫、高橋水庫、官房溝水庫等一批大中型水庫前期工作。實施渠江等主要江河堤防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能源——加快通南巴氣田勘探開發,有序開展葉岩氣資源調查工作。以城市新區和新建主幹道為重點,合理規劃和佈局加油站、CNG、LNG加氣站和電動汽車充電站(樁)。

資訊——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到2020年寬頻網路全面覆蓋城鄉,98%以上行政村實現光纖到村。

實現鄉鎮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旅遊景區景點4G移動通信網路和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全覆蓋。

△恩陽機場預覽圖

構建特色優勢產業體系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巴中,在“十三五”期間,將積極發展優勢產業、積極構建優勢產業體系。

發揮生物資源優勢。在特色農業發展方面,我市將培育壯大一批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加快構建農業新型經營體系,構建一批科技產業扶貧示範基地。

在中藥材方面,加快道地中藥材GAP生產基地建設,建設特色中藥研發生產基地。

培育商貿新優勢。在商貿物流方面,我市將開展“居民生活服務業轉型升級行動計畫”,建設一批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協力廠商物流資訊平臺,將農村市場流通體系納入城鎮化規劃。在電子商務方面,加強信用服務、線上支付等支撐體系建設,深入實施“全企入網、全民觸網、電商示範、電商扶貧”四大工程。

深挖文旅康養優勢。在養老健康方面,我市將全面放開養老市場,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機構和運營養老設施,建設川東北醫養結合融合發展示範片和秦巴生態森林康養服務業發展帶。在紅色文化方面,爭取建設中國巴中幹部學院,打造一批紅色文化產業基地。在旅遊方面,積極創建旅遊扶貧示範區,建設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和特色旅遊精品村。

《實施方案》提出,我市還將在天然氣開發、新材料利用、裝備製造、輕紡服裝等方面構建特色優勢產業體系。

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到2020年,我市要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任務艱巨。為此《實施方案》提出,要在脫貧攻堅上發力、更加精准。

《方案》明確,為創新扶貧開發機制,我市將提高減貧成效在貧困縣考核指標中的比重,引導信貸資金、社會資金積極參與扶貧開發,鼓勵各類社會組織開展到村到戶精准扶貧。支援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工作。

如何補齊短板,打贏脫貧攻堅戰?按照《實施方案》規劃,我市將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公益設施較為完善的農村社區。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實施特色農業產業扶貧行動。加大易地扶貧搬遷投入力度,對全市18.2479萬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有計劃地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加快實行扶貧政策和低保政策銜接,為喪失勞動能力的特困人群提供兜底性保障。

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準

基本公共服務,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如何將政策紅利惠及最廣大百姓?《實施方案》提出,將從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準等7大方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準。

在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方面,我市將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新建、改擴建一批城鄉幼稚園,到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爭取率先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爭取新辦普通本科院校。

為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準,《實施方案》要求,每個縣重點辦好1至2所縣級醫院(含中醫院)、1所急救中心,每個鄉鎮辦好1所衛生院,確保每個行政村都有1所衛生室;基本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2.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鄉村醫生,爭取落實免費定向培養醫學類本專科學生政策。

在完善社會保障方面,我市將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全面推進“兩線合一”社保政策,逐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推動社會福利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

《實施方案》還提出,將積極發展文化體育事業,促進就業創業,構建科技服務體系,加大優撫力度。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經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巴中從不沿邊不靠海的秦巴腹地,悄然間躍升開放高地前沿。《實施方案》指出,將通過推動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全方位對外開放水準,進一步強化改革開放。

在推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我市將積極開展“兩擴兩強”改革,擴大縣級發展自主權,開展縣域經濟綜合改革和特大鎮功能設置試點。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優化巴州區、恩陽區、巴中經濟開發區規模和結構,推動巴中經濟開發區創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積極推動平昌縣撤縣設市。加強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等規劃的融合,推進南江“多規合一”平臺運行試點。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

在提升全方位對外開放水準方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大力發展“飛地”經濟,積極謀劃發展巴中恩陽機場臨空經濟區。

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如何打破“城市工業、農村農業”的二元思維方式,把城市和農村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實施方案》提出,將通過加快建設川陝蘇區中心城市、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措施,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加快建設川陝蘇區中心城市。開展綠色城市、智慧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設。完善城際交通網絡,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加快實現城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

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積極推進南江縣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積極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推進農村客運網路化和線路公交化。推動城鎮供水、供電、供氣、垃圾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向周邊鄉村延伸。加快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

為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我市還將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完善偏遠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幸福美麗新村,發展中心村,保護特色村,整治空心村。

加強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巴中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為此,《實施方案》提出,我市將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加快建設秦巴生物多樣性重點生態功能區,推進南江縣國家主體功能區試點示範縣、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建設。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創建。在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方面,實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開展市級迴圈經濟試點示範。

按照《實施方案》規劃,我市還將加強環境污染防治,建立嚴格的環境准入制度和重污染企業退出制度。

此外,《實施方案》從財稅、金融、投資、土地、資源開發、生態補償、幫扶、幹部人才等八方面提出支持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了責任分工,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其中,在金融政策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將爭取每個縣(區)設立一家村鎮銀行,積極探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及收益權抵押貸款試點。在土地政策爭取方面,將積極申報將巴中納入耕地占補平衡全國統籌試點區域,開展工礦廢棄地複墾利用試點。在積極爭取生態補償政策方面,積極爭取將符合條件的縣(區)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接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積極推進排汙權有償使用。

深挖文旅康養優勢。在養老健康方面,我市將全面放開養老市場,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機構和運營養老設施,建設川東北醫養結合融合發展示範片和秦巴生態森林康養服務業發展帶。在紅色文化方面,爭取建設中國巴中幹部學院,打造一批紅色文化產業基地。在旅遊方面,積極創建旅遊扶貧示範區,建設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和特色旅遊精品村。

《實施方案》提出,我市還將在天然氣開發、新材料利用、裝備製造、輕紡服裝等方面構建特色優勢產業體系。

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到2020年,我市要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任務艱巨。為此《實施方案》提出,要在脫貧攻堅上發力、更加精准。

《方案》明確,為創新扶貧開發機制,我市將提高減貧成效在貧困縣考核指標中的比重,引導信貸資金、社會資金積極參與扶貧開發,鼓勵各類社會組織開展到村到戶精准扶貧。支援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工作。

如何補齊短板,打贏脫貧攻堅戰?按照《實施方案》規劃,我市將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公益設施較為完善的農村社區。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實施特色農業產業扶貧行動。加大易地扶貧搬遷投入力度,對全市18.2479萬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有計劃地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加快實行扶貧政策和低保政策銜接,為喪失勞動能力的特困人群提供兜底性保障。

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準

基本公共服務,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如何將政策紅利惠及最廣大百姓?《實施方案》提出,將從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準等7大方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準。

在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方面,我市將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新建、改擴建一批城鄉幼稚園,到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爭取率先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爭取新辦普通本科院校。

為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準,《實施方案》要求,每個縣重點辦好1至2所縣級醫院(含中醫院)、1所急救中心,每個鄉鎮辦好1所衛生院,確保每個行政村都有1所衛生室;基本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2.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鄉村醫生,爭取落實免費定向培養醫學類本專科學生政策。

在完善社會保障方面,我市將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全面推進“兩線合一”社保政策,逐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推動社會福利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

《實施方案》還提出,將積極發展文化體育事業,促進就業創業,構建科技服務體系,加大優撫力度。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經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巴中從不沿邊不靠海的秦巴腹地,悄然間躍升開放高地前沿。《實施方案》指出,將通過推動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全方位對外開放水準,進一步強化改革開放。

在推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我市將積極開展“兩擴兩強”改革,擴大縣級發展自主權,開展縣域經濟綜合改革和特大鎮功能設置試點。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優化巴州區、恩陽區、巴中經濟開發區規模和結構,推動巴中經濟開發區創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積極推動平昌縣撤縣設市。加強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等規劃的融合,推進南江“多規合一”平臺運行試點。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

在提升全方位對外開放水準方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大力發展“飛地”經濟,積極謀劃發展巴中恩陽機場臨空經濟區。

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如何打破“城市工業、農村農業”的二元思維方式,把城市和農村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實施方案》提出,將通過加快建設川陝蘇區中心城市、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措施,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加快建設川陝蘇區中心城市。開展綠色城市、智慧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設。完善城際交通網絡,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加快實現城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

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積極推進南江縣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積極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推進農村客運網路化和線路公交化。推動城鎮供水、供電、供氣、垃圾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向周邊鄉村延伸。加快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

為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我市還將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完善偏遠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幸福美麗新村,發展中心村,保護特色村,整治空心村。

加強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巴中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為此,《實施方案》提出,我市將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加快建設秦巴生物多樣性重點生態功能區,推進南江縣國家主體功能區試點示範縣、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建設。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創建。在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方面,實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開展市級迴圈經濟試點示範。

按照《實施方案》規劃,我市還將加強環境污染防治,建立嚴格的環境准入制度和重污染企業退出制度。

此外,《實施方案》從財稅、金融、投資、土地、資源開發、生態補償、幫扶、幹部人才等八方面提出支持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了責任分工,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其中,在金融政策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將爭取每個縣(區)設立一家村鎮銀行,積極探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及收益權抵押貸款試點。在土地政策爭取方面,將積極申報將巴中納入耕地占補平衡全國統籌試點區域,開展工礦廢棄地複墾利用試點。在積極爭取生態補償政策方面,積極爭取將符合條件的縣(區)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接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積極推進排汙權有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