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邊旅行邊行善是一種什麼體驗?湖南這60多名家長和孩子來告訴你

邊旅行,邊善行。近日,由華融湘江銀行與今日女報/鳳網攜手舉辦的“湘西親子愛心之旅”結束了四天行程。來自全省各地的60余名家長、孩子們來到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部的永順縣,

暢遊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芙蓉鎮,深入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景區,體驗有“天下第一漂”美譽的猛洞河,感受土家族篝火晚會的熱情……

其間,孩子們還誦讀國學經典,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並在革命老區永順縣塔臥鎮舉行了一場愛心捐贈活動。在捐贈現場,孩子們與當地貧困孩子交朋友,愛心家庭也分別與貧困學子結成一對一幫扶。青山碧水間,大家收穫了一段愉快充實而又意義非凡的旅程。

出發啦~~

遊覽青山綠水,樂享風情之旅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地圖上,永順縣芙蓉鎮地處該州中心,被譽為“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又稱“王村”。這裡,是“湘西親子愛心之旅”的第一站。

走過一條石板路,嘗過經典電影《芙蓉鎮》裡的米豆腐,

再穿過一條兩邊掛滿芙蓉鎮特有的南瓜燈的長廊,就來到了令人期待的“王村大瀑布”。這是整個湘西州最大、最壯觀的一道瀑布,高60米,寬40米,分兩級從懸崖上傾瀉而下,聲勢浩大,整個古鎮如同懸掛于煙雨之間。

大瀑布好似憑空飛落,團員們排著隊,緩緩從瀑布內側的山崖小道走過,伸手可及的瀑布,讓人感到分外新奇。晶瑩水花飛濺在大家的臉頰上,孩子們不時發出輕快的笑聲。

芙蓉鎮為何又被稱為“王村”呢?其實,王村才是本名,後因姜文和劉曉慶主演的電影《芙蓉鎮》在此拍攝而更名。而“王村”之名,則並非因本地王姓之人頗多而來,答案其實就在大瀑布旁那座氣勢恢弘的“土王行宮”。原來,這裡曾是當年富甲一方的土王所建造的避暑山莊,

而且地勢險要,端得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大人們在緬懷歷史的時候,孩子們則看上了山寨裡的一把太師椅,傳說土王就是坐在這裡主持會議。於是,孩子們輪番坐上太師椅,擺出最酷的POSE,想從中感受一番“大當家”的氣勢。

“張家界看山,猛洞河玩水”,這是湘西旅遊的精髓。我們的“湘西親子愛心之旅”自然不能錯過被譽為“天下第一漂”的猛洞河漂流。

卸下行裝,穿好救生衣,乘漂流舟順江而下,拐155個彎,在133個灘潭中穿行,迂回流連,馳魂奔魄,令人心曠神怡。漂流舟起錨不久,大家便開始了激烈的潑水嬉戲,團員們桶傾、瓢潑和“槍”射,十八般“兵器”競顯風流,孩子們直呼好玩、過癮!

8月18日下午,“湘西親子愛心之旅”一行來到高坪鄉厚融生態農莊。城裡的孩子們體驗了一番別樣的農家生活:在農田裡“渾水摸魚”,採摘獼猴桃和葡萄。晚上的土家族篝火晚會,團員們和當地老百姓一起唱山歌、打腰鼓、跳擺手舞,自在玩樂,別有風情。

隨後兩天,“湘西親子愛心之旅”還遊覽了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欣賞不二門摩崖石刻書法,參觀了地質陳列室,感受土家“唯有不二門,其間無夭壽”的自然崇拜文化。

樂讀國學經典,傳統文化之旅

除了暢享湘西的絕美風情外,“湘西親子愛心之旅”的團員們還領略了絢麗多姿的中國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

8月19日,大家來到了湖南目前僅有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永順縣老司城遺址。它被譽為“全國保存完好的西南古堡式民族文化古城”,是彭氏土司政權統治古溪州地區近六百年的治所,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遺址。團員們飽覽靈溪河水渡、遺址觀景平臺、民俗體驗、山中棧道等豐富多彩的景觀習俗,中午,則在老司城內體驗了苗寨熱鬧而又別具一格的“長桌飯”。

享受美食之後,“湘西親子愛心之旅”一行在湖南匠璞國學書院老師雷佳的指導下,在老司城裡上了一堂極具特色的國學課。

課堂上,孩子們衣冠整齊,以“指讀”和“樂讀”兩種形式,學習《道德經》。所謂“指讀”,是以左手壓書、右手指字,以“讀一字,指一字”為要領,達到眼到、口到、心到的效果,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所謂“樂讀”,則是讓孩子們在歡快躍動的拍手、舒緩有致的節奏裡中自然地學習,這樣更契合孩子的天性,不會讓孩子對不易懂的國學經典產生抵觸情緒,從而讓孩子們在更早的時期接觸到國學經典,在潛移默化中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升孩子的人文素養。

家長們在陪讀的同時,還一起學習了中國古代的禮儀。

今年40歲的何維來自株洲,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活動的他深有感觸地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參與這樣一個親子活動,對小孩而言可以多看看世界、長長見識,對於大人來說,可以加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他認為,來到湘西這樣一個多民族的地區,領略不同的文化和風俗習慣,讓孩子和當地的貧困兒童互動,這對小朋友意義重大。”

邊旅行邊善行,播撒愛心之旅

遊玩、學習、體驗生活之外,“湘西親子愛心之旅”的團員們自然不會忘記此次湘西之行的使命——獻愛心。

8月19日,親子團的團員們來到永順縣塔臥鎮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卓絕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隨後,25組愛心家庭在塔臥鎮開展了“老區扶貧送溫暖、結對助學獻愛心”捐贈活動。華融湘江銀行給塔臥鎮家庭經濟困難、品學兼優的10名精准扶貧戶學子送去助學金、獎學金,共發放資金10000元,今日女報社則給這些貧困學子捐贈了國學圖書。

活動現場,來自郴州愛心家庭的龍建華注意到了一個特別的小女孩。女孩非常瘦小,怯生生地站在一旁

“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了?”龍建華來到小女孩身邊,彎下腰輕聲問道。

經過交談,龍建華得知,小女孩名叫田金香,今年8歲,來自塔臥鎮倉坪村。因為家裡條件差,母親在生下她後便離家出走,再無音訊;4歲時,父親又因病離世,只剩下她和殘疾的奶奶相依為命。如今,家中全靠奶奶勉強幹點農活,但這些收入遠遠不夠兩人生活和金香上學,因此,她們主要靠政府和愛心人士的救助才能度日。在倉坪村小學讀二年級的田金香每天要走兩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學校,雖然路途艱辛,但她的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被田金香的執著所打動,龍建華輕輕撫摸著她的頭,然後將自己的聯繫方式留給了她,“如果遇到困難,你可以打這個電話,我們一定會説明你”。聞言,田金香用力地點了點頭。龍建華7歲的小孫子也拉著田金香的手說:“姐姐,我們要做好朋友!”

“這是我買的文具!”其他愛心家庭的小朋友也紛紛將自己精心準備的小禮物送給田金香。其實,像田金香這樣的孩子,倉坪村還有不少。他們大多是留守兒童,有的父母身患重病,沒有自理能力;有的父母已經離世,只能和老人相依為命……聽了這些,在場愛心家庭的孩子們都很動容。他們拉上長輩,來到這些貧困學子跟前,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並與他們結成一對一幫扶,還承諾定期幫助他們的學習生活,更要做彼此的“小夥伴”。

華融湘江銀行副行長殷六榮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此次‘湘西親子愛心之旅’活動,一是盡企業的社會責任,更好地發揮企業在革命老區精准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號召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愛心助學事業中來。二是為了給我們的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通過這次湘西親子愛心之旅活動,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愛和互動,並且為家庭和諧創造更好的氛圍。”

————————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周純梓

小編:言言

晚上的土家族篝火晚會,團員們和當地老百姓一起唱山歌、打腰鼓、跳擺手舞,自在玩樂,別有風情。

隨後兩天,“湘西親子愛心之旅”還遊覽了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欣賞不二門摩崖石刻書法,參觀了地質陳列室,感受土家“唯有不二門,其間無夭壽”的自然崇拜文化。

樂讀國學經典,傳統文化之旅

除了暢享湘西的絕美風情外,“湘西親子愛心之旅”的團員們還領略了絢麗多姿的中國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

8月19日,大家來到了湖南目前僅有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永順縣老司城遺址。它被譽為“全國保存完好的西南古堡式民族文化古城”,是彭氏土司政權統治古溪州地區近六百年的治所,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遺址。團員們飽覽靈溪河水渡、遺址觀景平臺、民俗體驗、山中棧道等豐富多彩的景觀習俗,中午,則在老司城內體驗了苗寨熱鬧而又別具一格的“長桌飯”。

享受美食之後,“湘西親子愛心之旅”一行在湖南匠璞國學書院老師雷佳的指導下,在老司城裡上了一堂極具特色的國學課。

課堂上,孩子們衣冠整齊,以“指讀”和“樂讀”兩種形式,學習《道德經》。所謂“指讀”,是以左手壓書、右手指字,以“讀一字,指一字”為要領,達到眼到、口到、心到的效果,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所謂“樂讀”,則是讓孩子們在歡快躍動的拍手、舒緩有致的節奏裡中自然地學習,這樣更契合孩子的天性,不會讓孩子對不易懂的國學經典產生抵觸情緒,從而讓孩子們在更早的時期接觸到國學經典,在潛移默化中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升孩子的人文素養。

家長們在陪讀的同時,還一起學習了中國古代的禮儀。

今年40歲的何維來自株洲,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活動的他深有感觸地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參與這樣一個親子活動,對小孩而言可以多看看世界、長長見識,對於大人來說,可以加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他認為,來到湘西這樣一個多民族的地區,領略不同的文化和風俗習慣,讓孩子和當地的貧困兒童互動,這對小朋友意義重大。”

邊旅行邊善行,播撒愛心之旅

遊玩、學習、體驗生活之外,“湘西親子愛心之旅”的團員們自然不會忘記此次湘西之行的使命——獻愛心。

8月19日,親子團的團員們來到永順縣塔臥鎮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卓絕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隨後,25組愛心家庭在塔臥鎮開展了“老區扶貧送溫暖、結對助學獻愛心”捐贈活動。華融湘江銀行給塔臥鎮家庭經濟困難、品學兼優的10名精准扶貧戶學子送去助學金、獎學金,共發放資金10000元,今日女報社則給這些貧困學子捐贈了國學圖書。

活動現場,來自郴州愛心家庭的龍建華注意到了一個特別的小女孩。女孩非常瘦小,怯生生地站在一旁

“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了?”龍建華來到小女孩身邊,彎下腰輕聲問道。

經過交談,龍建華得知,小女孩名叫田金香,今年8歲,來自塔臥鎮倉坪村。因為家裡條件差,母親在生下她後便離家出走,再無音訊;4歲時,父親又因病離世,只剩下她和殘疾的奶奶相依為命。如今,家中全靠奶奶勉強幹點農活,但這些收入遠遠不夠兩人生活和金香上學,因此,她們主要靠政府和愛心人士的救助才能度日。在倉坪村小學讀二年級的田金香每天要走兩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學校,雖然路途艱辛,但她的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被田金香的執著所打動,龍建華輕輕撫摸著她的頭,然後將自己的聯繫方式留給了她,“如果遇到困難,你可以打這個電話,我們一定會説明你”。聞言,田金香用力地點了點頭。龍建華7歲的小孫子也拉著田金香的手說:“姐姐,我們要做好朋友!”

“這是我買的文具!”其他愛心家庭的小朋友也紛紛將自己精心準備的小禮物送給田金香。其實,像田金香這樣的孩子,倉坪村還有不少。他們大多是留守兒童,有的父母身患重病,沒有自理能力;有的父母已經離世,只能和老人相依為命……聽了這些,在場愛心家庭的孩子們都很動容。他們拉上長輩,來到這些貧困學子跟前,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並與他們結成一對一幫扶,還承諾定期幫助他們的學習生活,更要做彼此的“小夥伴”。

華融湘江銀行副行長殷六榮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此次‘湘西親子愛心之旅’活動,一是盡企業的社會責任,更好地發揮企業在革命老區精准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號召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愛心助學事業中來。二是為了給我們的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通過這次湘西親子愛心之旅活動,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愛和互動,並且為家庭和諧創造更好的氛圍。”

————————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周純梓

小編: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