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萬鋼:希望深圳發揮創新示範效應

3月1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回答記者提問。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何龍 攝

■ 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 李舒瑜 甘霖 綦偉 石義勝

“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科技創新的前沿,也是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鎮,對我國高科技產業化起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11日下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的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就“2016年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進展成效和2017年重點工作”回答記者提問。

他頻頻“點贊”深圳的科技創新工作,並寄望深圳在建設創新型城市方面取得更多成績,發揮更大的創新示範效應。

將在深圳建更多重大科研基礎設施

在回答記者關於“科技部對深圳在區域創新發展方面有何部署和考慮”的提問時,萬鋼表示,深圳有一大批改革開放以來成長起來的高新技術企業,比如華為、中興等。深圳在高科技產業上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

在以高新技術推動經濟轉型發展方面給全國起了帶頭作用。深圳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充分考慮了自己的實際情況。

萬鋼說,科技創新需要積累,特別是基礎研究。深圳引入一批高校院所落戶,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清華大學、中科院和來自香港的大學等都在深圳建立了研究院,深圳自己也建立了一些大學。在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方面,

深圳這幾年也取得積極進展。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連續出了一批科技成果,今後還會有更多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科學工程在深圳建設起來。

萬鋼說,深圳正努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按照國家要求在產業發展、人才培育、科研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科技部一直和廣東省、深圳市密切溝通,互相支持,相信深圳一定會在實現自己的定位目標上做得更好。

深港科技合作有很大空間

萬鋼特別指出,深圳發展有一個特殊優勢,就是深港合作。深港合作不僅在經濟合作方面,而且在科技合作上也有很大的空間和優勢。很多香港青年人開始到深圳創業,大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汪滔就是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的。深圳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科技創新的優勢,使香港的科技成果在深圳開花結果。

“深圳的優勢很多,

還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科技部也期望深圳在科技創新前沿上、在建設創新型城市的發展方面取得更多的成績,能夠發揮更大的創新示範效應。”他說。

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規劃即將出臺

在回答記者關於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問題時,萬鋼表示,人工智慧是我們長期關注的領域,多年來,科技部開展了一系列計畫積極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包括騰訊、華為在內的一批企業也很給力,使得人工智慧取得了很快發展。人工智慧將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我們的生活,特別是在精准醫療、養老服務等方面會有良好發展前景。

萬鋼介紹說,目前,科技部正在集科技、企業各界專家,共同制定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規劃,推動人工智慧在經濟建設、社會民生環保、國家安全等方面的應用。中央財政將設立專項資金,主要在基礎研究、核心關鍵與共性技術上下力氣。

萬鋼認為,這個研究必須是開放的,有知識交流平臺,有知識共用平臺,有開放軟體平臺,建立開源軟體,同時要與眾創空間形成通道。“目前,正在動員各界共同做規劃,估計規劃在兩會後很快和大家見面。”

深海空間站等重大專案兩年內將啟動

在回答記者關於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的問題時,萬鋼表示,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要求,我國要面向2030年部署一批與國家戰略長遠發展和人民生活緊密相關的重大科技專案和重大工程,它和2006年開始實施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將形成一個遠近結合、梯次接續的系統佈局。

萬鋼表示,重大專項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兩者在領域分佈上有相關性,主要集中在電子資訊、先進製造、能源環境、生物健康、海洋天空等五大領域,遴選體現的是戰略必爭、重大關鍵、前瞻引領、切實可行等基本原則。16個重大專項實施週期到2020年結束,面向未來部署的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從2016年開始,實施週期到2030年,這兩者在時間上也是相互銜接。

他透露,深海空間站、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量子通信和量子電腦、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重大專案實施方案編制都已經開始,預計兩年中,這些重大專案都要啟動實施。

科研經費管理賦予高校院所更多自主權

在回答記者關於科研經費管理的問題時,萬鋼表示,科研經費改革是國家科技計畫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經費怎麼用得好,同時又減輕科研人員的煩事瑣事,是科技人員關心的事。

他表示,去年在國務院的部署下,財政部、科技部共同落實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專案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其中有一些具體措施,比如科研專案承擔單位給予更大自主權,自主安排科研人員的績效獎勵,自主支配專案的結餘資金,自主決定差旅費使用,自主決定橫向經費的分配等等。同時,允許研究單位配置科研財務助理,專人幫助科學家做一些像出差報銷、購買、填表等事情,使科研人員可以更好的集中精力做科研。

萬鋼說,科研經費使用在加強服務的同時,也要進一步規範管理,強調支出公開透明,強調法人的責任,在檢查評審上做減法。對於檢查多、評審多的問題,要減少檢查次數,改進檢查方法、共用檢查結果。

“簡單說,就是在服務上做加法,管理上做減法,更多賦予高校院所自主權。”他表示。(深圳特區報北京3月11日電)

來源:深圳特區報使得人工智慧取得了很快發展。人工智慧將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我們的生活,特別是在精准醫療、養老服務等方面會有良好發展前景。

萬鋼介紹說,目前,科技部正在集科技、企業各界專家,共同制定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規劃,推動人工智慧在經濟建設、社會民生環保、國家安全等方面的應用。中央財政將設立專項資金,主要在基礎研究、核心關鍵與共性技術上下力氣。

萬鋼認為,這個研究必須是開放的,有知識交流平臺,有知識共用平臺,有開放軟體平臺,建立開源軟體,同時要與眾創空間形成通道。“目前,正在動員各界共同做規劃,估計規劃在兩會後很快和大家見面。”

深海空間站等重大專案兩年內將啟動

在回答記者關於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的問題時,萬鋼表示,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要求,我國要面向2030年部署一批與國家戰略長遠發展和人民生活緊密相關的重大科技專案和重大工程,它和2006年開始實施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將形成一個遠近結合、梯次接續的系統佈局。

萬鋼表示,重大專項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兩者在領域分佈上有相關性,主要集中在電子資訊、先進製造、能源環境、生物健康、海洋天空等五大領域,遴選體現的是戰略必爭、重大關鍵、前瞻引領、切實可行等基本原則。16個重大專項實施週期到2020年結束,面向未來部署的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從2016年開始,實施週期到2030年,這兩者在時間上也是相互銜接。

他透露,深海空間站、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量子通信和量子電腦、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重大專案實施方案編制都已經開始,預計兩年中,這些重大專案都要啟動實施。

科研經費管理賦予高校院所更多自主權

在回答記者關於科研經費管理的問題時,萬鋼表示,科研經費改革是國家科技計畫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經費怎麼用得好,同時又減輕科研人員的煩事瑣事,是科技人員關心的事。

他表示,去年在國務院的部署下,財政部、科技部共同落實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專案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其中有一些具體措施,比如科研專案承擔單位給予更大自主權,自主安排科研人員的績效獎勵,自主支配專案的結餘資金,自主決定差旅費使用,自主決定橫向經費的分配等等。同時,允許研究單位配置科研財務助理,專人幫助科學家做一些像出差報銷、購買、填表等事情,使科研人員可以更好的集中精力做科研。

萬鋼說,科研經費使用在加強服務的同時,也要進一步規範管理,強調支出公開透明,強調法人的責任,在檢查評審上做減法。對於檢查多、評審多的問題,要減少檢查次數,改進檢查方法、共用檢查結果。

“簡單說,就是在服務上做加法,管理上做減法,更多賦予高校院所自主權。”他表示。(深圳特區報北京3月11日電)

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