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習時間(音訊)丨一起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十一專題之五

學習時間:第十一專題之五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音訊

特別專題節目《學習時間—<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十一專題《走和平發展道路 》中第五篇“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人民對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自信和自覺”

內容簡介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這段時間內的講話、談話、演講、答問、批示、賀信等79篇,分為18個專題。為幫助各國讀者瞭解中國社會制度和歷史文化,本書作了必要注釋。本書還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各個時期的照片45幅,

幫助讀者瞭解他的工作和生活。《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全面系統回答了新的時代條件下中國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是國際社會瞭解當代中國的重要視窗、尋找中國問題答案的一把鑰匙。

十一、走和平發展道路

5、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人民對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自信和自覺

(2014年3月28日)

相互瞭解、相互理解是促進國家關係發展的基礎性工程。

瞭解越多,理解越深,交流合作的基礎就越牢固、越廣泛。

眾所周知,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面對中國的塊頭不斷長大,有些人開始擔心,也有一些人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認為中國發展起來了必然是一種“威脅”,甚至把中國描繪成一個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哪一天中國就要攝取世界的靈魂。儘管這種論調像天方夜譚一樣,

但遺憾的是,一些人對此卻樂此不疲。這只能再次證明了一條真理:偏見往往最難消除。

縱觀人類歷史,把人們隔離開來的往往不是千山萬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們相互認知上的隔膜。萊布尼茨說,唯有相互交流我們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點燃我們的智慧之燈。

借此機會,我想以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為題,就中國改革發展談點體會,希望有助於增進大家對中國的瞭解和理解。

中國早就向世界鄭重宣示: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對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發展走向的回應,更是中國人民對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自信和自覺。這種自信和自覺,來源於中華文明的深厚淵源,來源於對實現中國發展目標條件的認知,來源於對世界發展大勢的把握。

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一個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中來進行基因測序。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始終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中國自古就提出了“國雖大,好戰必亡”的箴言。“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為玉帛”、“國泰民安”、“睦鄰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傳。中國歷史上曾經長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沒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國的記錄。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對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中國已經確定了未來發展目標,這就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形象地把這個目標概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有13億多人,只要道路正確,整體的財富水準和幸福指數可以迅速上升,但每個個體的財富水準和幸福指數的提高就不那麼容易了。同樣一桌飯,即使再豐盛,8個人吃和80個人吃、800個人吃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深知,在相當長時期內,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提高13億多人的生活水準和品質需要我們付出艱苦的努力。中國要聚精會神搞建設,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是和諧穩定的國內環境,一個是和平安寧的國際環境。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從1840年鴉☆禁☆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100多年間,中國社會戰火頻頻、兵燹不斷,內部戰亂和外敵入侵迴圈發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堪回首的苦難。僅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就造成了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的人間慘劇。這段悲慘的歷史,給中國人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中國人歷來講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氣一樣,就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一樣。只有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國一道維護世界和平,中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才能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被歷史拋棄。什麼是當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當今世界,殖民主義、霸權主義的老路還能走得通嗎?答案是否定的。不僅走不通,而且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只有和平發展道路可以走得通。所以,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

事實勝於雄辯。幾十年來,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強調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中國多次公開宣示,中國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干涉別國內政,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我們在政策上是這樣規定的、制度上是這樣設計的,在實踐中更是一直這樣做的。當然,中國將堅定不移維護自己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任何國家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總之,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和平發展道路對中國有利、對世界有利,我們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堅持這條被實踐證明是走得通的道路。

——這是習近平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演講的一部分

敬請

期待

特別專題節目《學習時間—<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十二專題《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播出時間排表

8月23日 1、順應時代前進潮流,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8月24日 2、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8月25日 3、在亞歐大陸架起一座友誼和合作之橋

中國歷史上曾經長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沒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國的記錄。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對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中國已經確定了未來發展目標,這就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形象地把這個目標概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有13億多人,只要道路正確,整體的財富水準和幸福指數可以迅速上升,但每個個體的財富水準和幸福指數的提高就不那麼容易了。同樣一桌飯,即使再豐盛,8個人吃和80個人吃、800個人吃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深知,在相當長時期內,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提高13億多人的生活水準和品質需要我們付出艱苦的努力。中國要聚精會神搞建設,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是和諧穩定的國內環境,一個是和平安寧的國際環境。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從1840年鴉☆禁☆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100多年間,中國社會戰火頻頻、兵燹不斷,內部戰亂和外敵入侵迴圈發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堪回首的苦難。僅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就造成了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的人間慘劇。這段悲慘的歷史,給中國人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中國人歷來講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氣一樣,就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一樣。只有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國一道維護世界和平,中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才能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被歷史拋棄。什麼是當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當今世界,殖民主義、霸權主義的老路還能走得通嗎?答案是否定的。不僅走不通,而且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只有和平發展道路可以走得通。所以,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

事實勝於雄辯。幾十年來,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強調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中國多次公開宣示,中國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干涉別國內政,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我們在政策上是這樣規定的、制度上是這樣設計的,在實踐中更是一直這樣做的。當然,中國將堅定不移維護自己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任何國家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總之,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和平發展道路對中國有利、對世界有利,我們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堅持這條被實踐證明是走得通的道路。

——這是習近平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演講的一部分

敬請

期待

特別專題節目《學習時間—<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十二專題《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播出時間排表

8月23日 1、順應時代前進潮流,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8月24日 2、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8月25日 3、在亞歐大陸架起一座友誼和合作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