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唐僧師徒曬經後給東嶽泰山留下一大奇觀,讓人歎為觀止頂禮膜拜

泰山經石峪石刻群之《暴經石》

從泰山中路登山,走過鬥姆宮後東北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有個巨大的石頭,

叫曬經石、曝經石

泰山經石峪石刻局部

這一片大石坪上,鐫刻著1400多年前摩勒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部分經文,字徑50釐米,原有2500多字,現尚存1067個。

泰山經石峪石刻局部

經石峪大字遒勁古拙,字徑50釐米,篆隸兼備,字體介於隸楷之間,被尊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寶。

泰山經石峪石刻群之《經正》刻石

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一篇文章裡這樣寫道:“泰山即使沒有別的東西,

沒有碧霞元君祠,沒有南天門,只有一個經石峪,也還是值得來看看的。”

1961年,郭沫若考察經石峪後寫下《訪經石峪》詩: 經字大於鬥,北齊人所書。 千年風韻在,一畝石坪鋪。 閱歷久愈久,摧殘無代無。 只今逢解放,庶不再模糊。

泰山經石峪石刻附近高山流水摩崖石刻

相傳:當年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的歸途,路過此處,正好遇到山洪暴發,幸得一隻大烏龜相馱。當馱著唐僧遊到水深流急處時,誰知烏龜將背一翻,唐僧連人帶經書一齊掉進水裡。

幸虧唐僧有個能上天入地的高徒孫悟空,才把他救上岸來。經卷撈上來時,早已被水泡濕了,師徒四人只好把取來的金剛經一頁一頁拆開,

放在石坪上晾曬。

泰山經石峪石刻局部

結果等經文曬乾收取時,發現經文早已入石三分了。從此,人們便把這裡取名為“經石峪”,把唐僧師徒曬經的石坪稱為“曝經石”。

泰山經石峪石刻局部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多有一些不常見的俗字,其中“萬” 、“無”二字,竟與現行通用的簡化字相同。這封於研究我國書體的歷史演變和書法藝術成就,具有相當重要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