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稻葵:三因素推動宏觀經濟繼續回暖

在今天由瞭望智庫主辦的“新零售、新趨勢、新空間——供給側改革視野下的模式創新”研討會上,著名經濟學家、全國政協委員李稻葵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宏觀經濟基本上呈現出穩固回升態勢,

今年全年經濟增速預計在6.8左右,明年可能會回到接近7%。他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推動著宏觀經濟繼續回暖。

一是國際形勢總體良好,特別是國際貿易正全面回升,有利於我國出口增加,進而帶動經濟向好。

二是週期性因素。

經過此前數年的回檔,原材料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的趨勢開始扭轉,無論是國際經濟還是我國經濟都在進入恢復性增長週期。特別是最近一個時期以來,我國工業品價格一直在穩步回升。要看到,通過此前52個月工業品指數負增長,包括鋼鐵業在內的整個製造業已經消化了很多過剩產能,這對於優秀企業快速成長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都有促進作用。

第三個因素是政風大為改善。

去年以來,一批新幹部陸續任命,個別地方的懶政、怠政現象大為扭轉,經過組織精心選拔的這批新幹部正在“擼起袖子加油幹”,這對於落實好中央精神、實現高品質的發展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李稻葵指出,利好因素促進宏觀經濟回暖,並不意味著萬事一帆風順,一些影響經濟回暖的風險因素必須考慮。一個是國際形勢,現在國際上個別地區安全形勢還不穩定,

個別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需要有關方面加強對話,管控好分歧和相關風險。第二個因素是,在規範金融領域秩序的同時,注意防範局部風險擴大後如果處理不當而引發恐慌。他表示,經濟回暖和金融回暖是兩個概念,規範金融秩序有利於排除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因素,有利於遏制資金“脫實向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有利於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責編: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