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相城這個社區為什麼獨得眾人偏愛?新老蘇州人都誇它,魅力竟然是……

勞累了一天的工作終於結束了

走進社區大門

希望迎接我們的是

清新的空氣、美麗的綠化

安全感十足的管理、友善助人的鄰里

……

在相城,就有這樣一個社區

居住在這裡的人無不交口稱讚

魅力真的有這麼大?

讓我們一同走近感受下吧~

李玲沒有想過

有一天會搬到香城花園安度晚年

今年64歲的李玲阿姨是一名京劇票友

退休前是一名老師,住在園區東港

“聽朋友說香城花園這邊工業少,

環境特別好,就心動了哇。”

2年前,李玲和老伴搬遷到“新家”

素日裡,李玲在家愛吊吊嗓子

練練京劇表演動作

如若社區有活動也常去表演

練習累了就在窗邊眺望,放鬆放鬆

站在窗邊,你會發現在這兒

滿眼綠色不是奢侈

心曠神怡、滿心歡喜

“這個房子真的是買對了!”

昔日的鄉村田野、老蘇州眼中的鄉下

到如今老蘇州人都偏愛的新家

中間都經歷了哪些逆襲?

這個社區究竟有什麼魔力?

搬到這,感覺一下子自己年輕了好多歲,精神生活豐富,而且這裡就像一個大家庭,五湖四海的人在裡相聚、相融。

李玲阿姨坦言,這一切要歸功於李玉和其他的社區工作人員。

李阿姨口中的李玉

是香城花園社區黨總支書記

土生土長的陸慕人

工作後,就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故鄉

2001年

蘇州市行政區劃調整設立相城區

在李玉的印象裡

這裡曾經荒無人煙

公車站牌都只是一塊立在路邊的鐵牌

(老照片-南街社區)

2年後,元和第一批商品房建成

社區香城花園開盤

歸屬南街社區

那時的入住率很低

整個南街社區也才900多戶

現在已經有5900多戶了

常住人口19000多人

2009年11月,香城花園社區成立

李玉擔任社區党支書記

相城大道、陽澄湖中路、

洋涇河、潤園路構成經緯

勾勒出社區的基本輪廓

居住在香城花園的人來自五湖四海

老蘇州、山西、安徽、徐州等地都有

香城花園社區居住人口的三分之一

是從城區來的老蘇州人

三分之一是元和本地的

還有三分之一是新蘇州人

如何讓社區居民融合起來?

這個問題很長一段時間困擾著李玉

李玉說,兒時大家經常一起坐樹下乘涼

鄰里之間互贈自家園子裡的菜

這才是真正的鄰里一家親

為了新老蘇州在這裡相知相融

社區以黨建為抓手

成立了文體、調解、菜籃子3個志願服務隊

黨員中的骨幹成為了社區的小喇叭

大手牽小手共建文明

合唱隊、時裝走秀隊、腰鼓組、

乒乓隊、樂器組以及京劇票友團應運而生

讓李玉更引以為豪的是

這些隊伍將社區的人融合在一起

(小小志願者)

菜籃子志願服務隊起初是針對出行不便的老年人,社區和南環橋市場達成合作,菜場提供平價菜品配送到社區的點,再由志願者負責運送,後來菜籃子逐漸發展到面向整個社區。

微信名:今日相城

微信ID:suzhou-xc

相城大道、陽澄湖中路、

洋涇河、潤園路構成經緯

勾勒出社區的基本輪廓

居住在香城花園的人來自五湖四海

老蘇州、山西、安徽、徐州等地都有

香城花園社區居住人口的三分之一

是從城區來的老蘇州人

三分之一是元和本地的

還有三分之一是新蘇州人

如何讓社區居民融合起來?

這個問題很長一段時間困擾著李玉

李玉說,兒時大家經常一起坐樹下乘涼

鄰里之間互贈自家園子裡的菜

這才是真正的鄰里一家親

為了新老蘇州在這裡相知相融

社區以黨建為抓手

成立了文體、調解、菜籃子3個志願服務隊

黨員中的骨幹成為了社區的小喇叭

大手牽小手共建文明

合唱隊、時裝走秀隊、腰鼓組、

乒乓隊、樂器組以及京劇票友團應運而生

讓李玉更引以為豪的是

這些隊伍將社區的人融合在一起

(小小志願者)

菜籃子志願服務隊起初是針對出行不便的老年人,社區和南環橋市場達成合作,菜場提供平價菜品配送到社區的點,再由志願者負責運送,後來菜籃子逐漸發展到面向整個社區。

微信名:今日相城

微信ID:suzhou-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