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曲縣九萬頭生豬養殖基地開工建設

河曲縣九萬頭生豬養殖基地開工建設

忻州日報訊(河曲新聞辦 賈金理) 河曲縣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沿專案、與山西新大象養殖股份有限公司簽約的20 萬頭生豬養殖基地,

近日有了實質性進展。目前,包括1 座存欄1 萬頭種豬養殖場和4 座年出欄2 萬頭育肥豬場的先期專案已陸續開工建設,總投資25900 多萬元。

去年以來,河曲縣按照市委“一抓小雜糧、二抓牛豬羊、三抓農業現代化”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結合縣情實際,探索從根本上促進養殖業提質增效的辦法,

著力增強養殖業在產業脫貧中的帶動力,使之成為農民脫貧增收可持續的精准致富產業。該縣突出精准招商理念,引進全省最先進的現代化農業龍頭企業——山西新大象養殖股份有限公司。從達成戰略合作意向起,河曲縣“快”字當頭,主要領導全力以赴、主動對接,相關部門積極行動、優化服務,保證專案合作的每個節點按計劃順利推進。
今年2 月28 日,河曲與“新大象”生豬養殖農業產業項目正式簽約,簽約總投資5.56 億元,目標是到2019 年實現全縣年出欄生豬20萬頭。專案採取“公司+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各個環節實現全程科學管理,可帶動1100多個農戶穩步脫貧、持續增收。

項目分佈於4 個鄉鎮的5 個村,為不給當地造成環境污染,該縣堅定地落實綠色發展、迴圈發展理念,將採取一系列治理預防措施,確保空氣、水、固廢、雜訊等各項污染物達標排放,

實現綠色環保清潔生產。空氣環境方面,選用優質運輸車輛燃料,配套生物質鍋爐,使用EM 活性菌群減少氨氮排泄,使用EMP 生物處理液加速氨氮分解,定期通風換氣,加強綠化,減少惡臭的排放量。水環境方面,產生的豬尿液、豬舍沖洗廢水、車輛沖洗廢水及生活污水等,全部進入場區黑膜厭氧發酵工程進行處理,處理後回用於場區附近農田。固體廢物方面,
豬糞便經堆肥處理後作為有機肥回用於農田,病死豬屍體進行填埋,被傳染病感染的豬以及醫療廢物由資質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處置。聲環境方面,通過在設備上安裝消聲器或進行基礎減震,有效降低雜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