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以為這只是為信仰充值,但其實見證了一段歷史的開始

雖然很清楚眼前只是被炙烤了一整天的上海國際賽車場的賽道而並非紐柏格林,

當剛剛放開的真真切切是一輛BMW M4敞篷版的方向盤,而往前望去,從M2到X6M,一溜排開的都是BMW M系的終極武器。

儘管沒有開快車的習慣,甚至可以說對速度始終抱有一定的敬畏感,但是剛剛130公里的時速出彎和在直道上推到230公里/小時的極速,竟然沒有引發任何生理或者心理上的不適,反而有一種在如臂使指的流暢下有些按捺不住的躁動。越是行走在極限邊緣,

就越能體會到對於“運動”和“操控”的追求不僅是一種技術,更可以是一門藝術。

即便是對全系產品都能將“運動”標稱為DNA的寶馬來講,M系產品依然是一個完美的標杆。這個誕生於賽道之上的產品系列,不僅體現了寶馬對於性能的極致追求,

同時也代表著寶馬在製造工藝上的頂級水準。將源於賽道的技術在日常產品上應用得如此精巧而得當,為賽道而生,而又不止於賽道,在整個汽車行業中毫無疑問是一個標誌性的存在。

BMW M的強大毋庸置疑,對於一輛原本就是為賽道而生的機器來說,

速度從來都不是問題,但是能在賽道上屹立45年,創造無數傳奇,靠的不僅僅是對於極致性能的追求,還有技術上的不斷創新和精益求精。

羅伯特.盧茲(Robert Lutz)基於對運動基因的熱愛,傾力主張發展寶馬的賽車部門,而其時炙手可熱的寶馬高性能賽車卻又幾乎都出於改裝廠之手。

直到1972年,BMW Motorsport GmbH(寶馬汽車運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BMW M品牌由此誕生。1993年它更名為BWM M GmbH(寶馬 M公司)並沿用至今。

1972年年底,BMW M的第一款產品問世:BMW 3.0 CSL。請注意,這裡L並非現在代表加長的“Long”,而是代表輕量化的“Light”,它也就此開啟了BMW M的賽道傳奇。

1978年,BMW M1降臨,對,你沒看錯,這是一個寶馬和蘭博基尼的“混血兒”,而且,它非常快……

1984年,BMW 635 CSi作為第一款規模化量產的M車型拿到了DTM德國房車大師賽第一個賽季的年度車手總冠軍。

同年,“最快的四門房車”——M5誕生,它不僅僅延續了M品牌在性能上的絕對優勢,還為樂於享受的用戶提供了全面的豪華配置。今年的法蘭克福車展,最新一代的M5將上市,它的0-100km/h加速時間將跑進3.5秒。

1986年,第一代M3(E30)誕生,BMW M的代表人物橫空出世。BMW M3和BMW M4是DTM歷史中最成功的車型:至今已助力BMW賽車運動部強勢斬獲5屆年度車手總冠軍和65個分站冠軍,227次登上領獎臺。

從M系眾多產品的身上,我們能很清楚地看到BMW M品牌的工藝標準與造車哲學,“速度”只是性能的一個維度,不斷推高極限的同時,BMW在M品牌上追求的是一種更為全面和精准的平衡,由此帶來的技術創新至今依然是BMW M的魅力所在。

駕駛BMW M的頂級殺器,跟著BMW的精英駕駛培訓師們在上海國際賽車場的賽道上飆到頭皮發麻,即使對一眾閱車無數的媒體人也是難得的體驗。然而,這不過是BMW M嘉年華中若干高燃的場景之一。對於一個M 粉絲來說,能拿下一輛M系列的心頭之好固然值得擊掌,但是能親歷一次遠在紐柏格林的M嘉年華恐怕才是更夢寐以求的經歷,因為,這才是你真正不會感到孤獨的時刻。

自2011年起,每年寶馬都會召集全球的M粉絲到賽車聖地紐柏格琳賽道狂歡三天。這個嘉年華是完全屬於M粉絲的節日,對他們來說,也多少帶著一點朝聖的心情,畢竟紐柏格林是BMW M的御用測試場地,每款M車型都要在紐柏格林測試中心經歷2年半的測試,以及每年16-20周的賽道迴圈測試的嚴苛調校之後才能進入量產。剛在今年上海車展亮相的新BMW M4 CS也經歷了紐柏格林北環賽道的磨礪,單圈用時僅為7分38秒,儼然已是超跑的姿態。

和寶馬在中國的迅猛發展一樣,能夠被稱為BMW靈魂的M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格外突出,2016年中國市場銷量增長56%,2017年前7個月,BMW M銷量勁增近93%。在這些數字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BMW官方車主俱樂部擁有超過40萬註冊會員,在全國擁有數十家BMW車主俱樂部,BMW M官方俱樂部也已擁有近5萬M車主和粉絲。

對於精擅體驗式行銷和深諳粉絲文化的寶馬來說, 這些數字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和空間,而寶馬的回應非常直接而熱烈,將紐柏格林的BMW M嘉年華帶出德國,第一站,就落地上海。

正如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裁劉智博士在M 嘉年華現場所說:“我們在全球擁有無可比擬的粉絲群體,在中國也是如此,沒有其他品牌能像M一樣,集合如此強大忠誠的粉絲群體。對於他們,M是一種信仰,一個符號、一種生活方式!他們代表了M在中國的文化,一種象徵著活力、自信、勇於突破的創新文化。”

8月19日晚,我們有幸見證了傳統而盛大的M賽道巡遊第一次在中國上演。超過百名M車主駕駛自己的愛車上了賽道,躁動的轟鳴聲和光輝交織的天使眼在他們眼中也許跟紐柏格林已經沒什麼不同了,這恐怕就是寶馬最希望給他們的屬於中國的“M歸屬感”,畢竟,當天還是中國M Club 8周年的生日。

比起奚夢瑤和BMW M部門銷售與市場行銷副總裁昆塔斯攜手帶出即將在成都車展上市的新BMW M3和新BMW M4車迷限量版,當晚點燃全場的黑豹樂隊要算個意外的彩蛋。你可以在“人潮人海中”的旋律響起之後十五秒內迅速辨別出周圍人群的年齡分段,但我很驚奇地發現……原來受眾年齡跨度很大啊——這很M Power……

BMW M嘉年華首次在中國開啟,毫無疑問是BMW M在中國市場品牌戰略的升級。對於M粉絲來說,BMW M嘉年華這場年度盛會能史無前例地在中國落地,就是最能打動他們的表白,對他們而言,認同感和歸屬感才是最好的腎上腺素,而BMW M也將就此開啟自己在中國的新歷史。

體驗,最重要的是,誠意。

同年,“最快的四門房車”——M5誕生,它不僅僅延續了M品牌在性能上的絕對優勢,還為樂於享受的用戶提供了全面的豪華配置。今年的法蘭克福車展,最新一代的M5將上市,它的0-100km/h加速時間將跑進3.5秒。

1986年,第一代M3(E30)誕生,BMW M的代表人物橫空出世。BMW M3和BMW M4是DTM歷史中最成功的車型:至今已助力BMW賽車運動部強勢斬獲5屆年度車手總冠軍和65個分站冠軍,227次登上領獎臺。

從M系眾多產品的身上,我們能很清楚地看到BMW M品牌的工藝標準與造車哲學,“速度”只是性能的一個維度,不斷推高極限的同時,BMW在M品牌上追求的是一種更為全面和精准的平衡,由此帶來的技術創新至今依然是BMW M的魅力所在。

駕駛BMW M的頂級殺器,跟著BMW的精英駕駛培訓師們在上海國際賽車場的賽道上飆到頭皮發麻,即使對一眾閱車無數的媒體人也是難得的體驗。然而,這不過是BMW M嘉年華中若干高燃的場景之一。對於一個M 粉絲來說,能拿下一輛M系列的心頭之好固然值得擊掌,但是能親歷一次遠在紐柏格林的M嘉年華恐怕才是更夢寐以求的經歷,因為,這才是你真正不會感到孤獨的時刻。

自2011年起,每年寶馬都會召集全球的M粉絲到賽車聖地紐柏格琳賽道狂歡三天。這個嘉年華是完全屬於M粉絲的節日,對他們來說,也多少帶著一點朝聖的心情,畢竟紐柏格林是BMW M的御用測試場地,每款M車型都要在紐柏格林測試中心經歷2年半的測試,以及每年16-20周的賽道迴圈測試的嚴苛調校之後才能進入量產。剛在今年上海車展亮相的新BMW M4 CS也經歷了紐柏格林北環賽道的磨礪,單圈用時僅為7分38秒,儼然已是超跑的姿態。

和寶馬在中國的迅猛發展一樣,能夠被稱為BMW靈魂的M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格外突出,2016年中國市場銷量增長56%,2017年前7個月,BMW M銷量勁增近93%。在這些數字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BMW官方車主俱樂部擁有超過40萬註冊會員,在全國擁有數十家BMW車主俱樂部,BMW M官方俱樂部也已擁有近5萬M車主和粉絲。

對於精擅體驗式行銷和深諳粉絲文化的寶馬來說, 這些數字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和空間,而寶馬的回應非常直接而熱烈,將紐柏格林的BMW M嘉年華帶出德國,第一站,就落地上海。

正如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裁劉智博士在M 嘉年華現場所說:“我們在全球擁有無可比擬的粉絲群體,在中國也是如此,沒有其他品牌能像M一樣,集合如此強大忠誠的粉絲群體。對於他們,M是一種信仰,一個符號、一種生活方式!他們代表了M在中國的文化,一種象徵著活力、自信、勇於突破的創新文化。”

8月19日晚,我們有幸見證了傳統而盛大的M賽道巡遊第一次在中國上演。超過百名M車主駕駛自己的愛車上了賽道,躁動的轟鳴聲和光輝交織的天使眼在他們眼中也許跟紐柏格林已經沒什麼不同了,這恐怕就是寶馬最希望給他們的屬於中國的“M歸屬感”,畢竟,當天還是中國M Club 8周年的生日。

比起奚夢瑤和BMW M部門銷售與市場行銷副總裁昆塔斯攜手帶出即將在成都車展上市的新BMW M3和新BMW M4車迷限量版,當晚點燃全場的黑豹樂隊要算個意外的彩蛋。你可以在“人潮人海中”的旋律響起之後十五秒內迅速辨別出周圍人群的年齡分段,但我很驚奇地發現……原來受眾年齡跨度很大啊——這很M Power……

BMW M嘉年華首次在中國開啟,毫無疑問是BMW M在中國市場品牌戰略的升級。對於M粉絲來說,BMW M嘉年華這場年度盛會能史無前例地在中國落地,就是最能打動他們的表白,對他們而言,認同感和歸屬感才是最好的腎上腺素,而BMW M也將就此開啟自己在中國的新歷史。

體驗,最重要的是,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