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堅守了十年的觀致,終於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輿論有時候就是很不可理喻。譬如,人們對近幾年國內突然冒出的那些由PPT、幾張老面孔撐起來的互聯網汽車品牌寬鬆有加,但卻對那些有工廠、有技術、有產品,認真造車,努力提升自主品牌地位的傳統汽車品牌大加苛刻。

而觀致,顯然就是後者中最典型的代表。

其實論技術,觀致有足夠的成績讓消費者感受到它的誠意。有資料統計,從2007年至今,觀致在研發上就花費了60億人民幣之多,在國外的整體評分當中,整車安全性能評分、新車品質評分、做工水準評分均已超越BBA。

2014年,觀致3在國際車型碰撞測試中,同級車型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富豪V40。2015年,觀致在新車整車品質排名中僅次於雷克薩斯,保時捷、BBA都排在了觀致之後。

但就是有著如此多傲人成績的觀致,如今卻依然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

為何?毫無疑問,品牌知名度是主要原因。

“《瘋狂的觀致》,瘋狂扭轉局勢”

正如此前公佈的協力廠商市場調研資料顯示,在未經提示的情況下,觀致的知名度只有3%。而一般的合資品牌知名度是20-30%,一線合資品牌知名度是40-50%。換言之,目前國內有97%的消費者可能根本不知道“觀致”是什麼。

值得慶倖的是,觀致無人知曉的局面正逐漸得以扭轉。眾所周知,隨著寧述勇從富豪前來投奔,觀致目前已經形成了由劉良、曹志綱、寧述勇等組成的穩定的核心管理團隊,隨之而來的是觀致迅速找准了市場定位,並發起了《瘋狂的觀致》的創新行銷戰役。

《瘋狂的觀致》上線僅三周,觀看與曝光量便已破2億,成為當下最熱的全明星汽車導購直播秀,更一舉打破了觀致之前為人所詬病的高冷品牌形象,準確地鎖定了觀致真正的目標消費者。

就在8月10日,觀致還攜手家和眾信、能量傳播、中國人保等合作夥伴,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達成3萬輛的大客戶合同,這一數位相當於觀致近兩年的銷量之和。

看來,觀致這次是真的開始“瘋狂”了。

3萬輛大單的核心內容將在未來24個月分批執行,然後家和眾信再向旗下關聯企業的合作夥伴進行汽車租賃。

不得不提的是,在3萬輛大單中不僅有目前的觀致3系列和觀致5系列的SUV產品,還有向上的高端電動車Model K-EV車型,以及即將在成都車展推出的副品牌Model Young旗下的新車型。

以前,甯述勇曾表示,觀致的問題在於產品定位與品牌認知度。現如今,這兩個重要問題都得到了顯著改善。所以,寧述勇現在對觀致的未來很有信心,他表示:“觀致正處於黎明前的黑暗,那個在隧道十米之外的曙光已經能看到了。”

“這是一個屬於觀致的最好時代”

寧述勇所指的曙光,毫無疑問是當下中國汽車市場的現狀。

還記得觀致在2007年成立之處,便打出豪華品牌的定位,可謂是自主品牌高端化的開路者。但走在最前沿的先行者,往往會承受別人未曾遭遇過的非議與壓力。因此,當時質疑觀致車型定價過高者有之,批評品牌定位高冷者有之,指摘成本過高利潤太低者亦有之。總而言之一句話:觀致並不該出現在這裡。

但是,真的如此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在觀致將自主品牌高端化的大旗高高舉起之時,吉利的領克與長城的WEY相繼問世,與觀致一樣,二者都是依託各自背後企業長期積累下來的技術與資本,引入全新的品牌形象和產品設計,向高端市場發起衝擊。

“中國是否還需要一個新的汽車品牌”,這個問題由觀致而起,卻因競爭對手的跟隨而不言自明。無論是中國汽車消費升級的外在需求,還是中國汽車企業實力提升的內在驅動,自主品牌高端化都是大勢所趨。觀致儘管備受苛責,卻一直是這一趨勢的引領者。

十年的堅守於觀致而言,並沒有白費。隨著自主品牌高端化時代的真正到來,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高端、高價產品的接受度也在提高,而觀致也終於迎來了屬於它的最好時代。現在,擺在觀致前方就只一條路,就是趁著這股潮流,瘋狂地為自己闖出一個名堂。

以及即將在成都車展推出的副品牌Model Young旗下的新車型。

以前,甯述勇曾表示,觀致的問題在於產品定位與品牌認知度。現如今,這兩個重要問題都得到了顯著改善。所以,寧述勇現在對觀致的未來很有信心,他表示:“觀致正處於黎明前的黑暗,那個在隧道十米之外的曙光已經能看到了。”

“這是一個屬於觀致的最好時代”

寧述勇所指的曙光,毫無疑問是當下中國汽車市場的現狀。

還記得觀致在2007年成立之處,便打出豪華品牌的定位,可謂是自主品牌高端化的開路者。但走在最前沿的先行者,往往會承受別人未曾遭遇過的非議與壓力。因此,當時質疑觀致車型定價過高者有之,批評品牌定位高冷者有之,指摘成本過高利潤太低者亦有之。總而言之一句話:觀致並不該出現在這裡。

但是,真的如此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在觀致將自主品牌高端化的大旗高高舉起之時,吉利的領克與長城的WEY相繼問世,與觀致一樣,二者都是依託各自背後企業長期積累下來的技術與資本,引入全新的品牌形象和產品設計,向高端市場發起衝擊。

“中國是否還需要一個新的汽車品牌”,這個問題由觀致而起,卻因競爭對手的跟隨而不言自明。無論是中國汽車消費升級的外在需求,還是中國汽車企業實力提升的內在驅動,自主品牌高端化都是大勢所趨。觀致儘管備受苛責,卻一直是這一趨勢的引領者。

十年的堅守於觀致而言,並沒有白費。隨著自主品牌高端化時代的真正到來,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高端、高價產品的接受度也在提高,而觀致也終於迎來了屬於它的最好時代。現在,擺在觀致前方就只一條路,就是趁著這股潮流,瘋狂地為自己闖出一個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