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將樂有個“雪亮”工程,它是全縣群眾身邊的一道平安風景線

街頭高清攝像機林立,24小時“不眨眼”工作,再配合穿戴整齊的民警不間斷巡邏……如今,漫步在將樂縣的大街小巷,隨處都能看到“電子員警”和民警在城區重要地點、路段守衛的身影。

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近幾年來,將樂縣在深化平安建設、創新社會治理上積極探索實踐,不斷開拓進取,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大力開展“雪亮”工程建設,著力打造覆蓋城鄉、整體聯動、資訊共用、功能齊備的視頻監控系統,

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保駕護航,構築起群眾身邊的又一道平安風景線,在全省綜治“三率”調查中,將樂縣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連續幾年位居於全省前列。

精心謀劃建“天網”

不久前, 將樂縣黃潭鎮泰村的村民伍某打開了家裡電視,畫面上出現村口的即時情況:不時有行人、車輛路過。“村裡幾個重要路口安裝了攝像頭,資料通過傳輸連接到我們家裡,

只要打開電視,就能看到這幾個路口的即時影像,瞭解村裡的治安情況,家裡遇到緊急情況也可以選擇一鍵報警。”

伍某用的這個即時監控系統,是“雪亮工程”的一環。近年來,將樂縣率先在全市組織實施“雪亮工程”,以高科技為依託,建立完善以視頻監控為重要支撐的防控體系,

進一步提升打擊違法犯罪、保障公共安全、維護和諧穩定的科學化水準。

“從2013年起,我們連續四年將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等技防工程列入縣委、縣政府為民辦實事專案,在財政方面給予全力支援和傾斜,先後共投入資金5300余萬元,建立起覆蓋全轄區的‘雪亮’工程,進一步提升群眾安全感。”將樂縣綜治辦工作人員介紹,該縣的“雪亮”工程包括一個縣級指揮中心,

13個鄉鎮級監控平臺;並建成1500路高清攝像機的視頻監控綜合應用系統、13套電子員警抓拍系統、33個前端智慧卡口系統,初步實現城區和鄉鎮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全覆蓋。

今年,該縣又延伸觸角提高監控能力,將“雪亮”工程向背街小巷、住宅社區延伸,

新增監控點位366個,並對100余個社會資源監控點位進行改造整合,使其接入“雪亮”平臺,一個以縣級監控平臺為核心、鄉鎮監控平臺為支撐、遍佈城鄉的監控前端為主體,資訊互通、資源分享、機制完善、反應快速的龐大網路初步形成。

“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監控探頭都在‘站崗值班’,每個人都在它的監視之下,即使深夜回家,也很安全,何況還有隨處可見的值守員警和治安巡邏員,這也讓我們一萬個放心。”將樂縣第一中學的陳老師經常上夜班,談及“雪亮”工程帶來的安全,她感慨良多。

構建立體化“防控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雪亮”工程建設中,將樂縣搭建了具有安全、穩定、可靠特性的管理平臺,織牢了五張前端防控感知網路,構建有機融合、全面立體的治安防控體系。

“這五張防控網分別指的是地面防控網、高空防控網、靜態防控網、動態防控網和物聯防控網,通過常規視頻監控設備、高空望攝像機、卡口以及單兵、車載、布控球等高清移動設備構建起來的五張網路,形成了立體化的防控圈,可對轄區進行有效的管控,為平安建設添磚加瓦。”將樂縣綜治辦工作人員介紹。

2016年7月16日,將樂縣一計程車司機在夜間駕車接客時遭到持刀搶劫。案發後,將樂縣公安局民警不到3小時就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李某付捉拿歸案,迅速破獲該案。據瞭解,在該起案件的偵破過程中,民警通過對各監控點圖像進行查看和分析,從而快速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下落。

“‘雪亮’工程在打擊快速性犯罪活動中起到了以動制動、以快制快的作用,能夠有效遏制城區街面案件的發生。”將樂縣公安局民警透露,2013年以來,該局通過視頻監控綜合應用系統等科技資訊研判破案1360餘起,抓獲刑事作案成員280余人,通過情報平臺抓獲網上在逃人員78名。目前全縣正以縣級指揮中心為主,在鄉鎮、派出所、村(社區)建立起視頻巡查分中心,通過即時視頻資訊掌握社會動態,有效提高社會面管控工作。

同時,按照“節約資源、整合共用”的要求,該縣將全縣各公共複雜場所、企事業單位、重點部位等社會面零星分散的監控資源,聯入相應的監控平臺,與“雪亮”工程融為一體。此外,還將公安、交通、城管、環保、教育、衛生、金融、煙草、體育中心、玉華洞景區等部門單位300余路原有監控資源網路全部納入“雪亮”工程,形成轄區天網的全覆蓋,實現資源分享,優勢互補,有效克服了封閉運行、各自為戰的弊端,提升整體戰鬥力。

群防群治“一呼百應”

將樂縣百花社區居住人口較多,又是一個開放式的社區,加之內部治安防控力量比較薄弱,盜竊分子曾經常“光顧”,讓不少居民十分頭疼。

強化應用,發揮效能是“雪亮”工程建設的核心,實踐中,該縣不斷依託視頻監控系統的有力支撐,與公安機關專業化的警務巡防等群防群治措施緊密結合,形成立體化、多層次、全天候的社會治安大防控體系。今年1—7月份,全縣治安案件同比下降9.6%,搶劫、搶奪等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50%,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6%,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度大幅提升。

據瞭解,“雪亮”工程除了進行平安管控,在社會化管理和服務中也發揮巨大作用。該縣建立起“12345”服務平臺建設,將供水、市政、供氣、排水防汛、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園林綠化、城市交通、市容衛生、建築建材業管理、城管監察等融入“雪亮”工程管理,對群眾反映的基礎設施損壞、社區停車困難、民生問題辦理等問題,利用視頻監控即時圖像傳輸功能,迅速予以確認並處理,提高了社會服務效率,社會治理的整體效能和科學化水準顯著提升。2013年以來,該平臺共接受求助呼入電話1442次,其中受理有效聯動558次。

用汗水澆灌著這片美麗的沃土,用智慧守護著平安幸福的家園,“雪亮”工程為將樂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站崗”助力,一幅描繪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壯美平安畫卷正展現在的三明大地上。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有望漲5毛!

這也讓我們一萬個放心。”將樂縣第一中學的陳老師經常上夜班,談及“雪亮”工程帶來的安全,她感慨良多。

構建立體化“防控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雪亮”工程建設中,將樂縣搭建了具有安全、穩定、可靠特性的管理平臺,織牢了五張前端防控感知網路,構建有機融合、全面立體的治安防控體系。

“這五張防控網分別指的是地面防控網、高空防控網、靜態防控網、動態防控網和物聯防控網,通過常規視頻監控設備、高空望攝像機、卡口以及單兵、車載、布控球等高清移動設備構建起來的五張網路,形成了立體化的防控圈,可對轄區進行有效的管控,為平安建設添磚加瓦。”將樂縣綜治辦工作人員介紹。

2016年7月16日,將樂縣一計程車司機在夜間駕車接客時遭到持刀搶劫。案發後,將樂縣公安局民警不到3小時就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李某付捉拿歸案,迅速破獲該案。據瞭解,在該起案件的偵破過程中,民警通過對各監控點圖像進行查看和分析,從而快速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下落。

“‘雪亮’工程在打擊快速性犯罪活動中起到了以動制動、以快制快的作用,能夠有效遏制城區街面案件的發生。”將樂縣公安局民警透露,2013年以來,該局通過視頻監控綜合應用系統等科技資訊研判破案1360餘起,抓獲刑事作案成員280余人,通過情報平臺抓獲網上在逃人員78名。目前全縣正以縣級指揮中心為主,在鄉鎮、派出所、村(社區)建立起視頻巡查分中心,通過即時視頻資訊掌握社會動態,有效提高社會面管控工作。

同時,按照“節約資源、整合共用”的要求,該縣將全縣各公共複雜場所、企事業單位、重點部位等社會面零星分散的監控資源,聯入相應的監控平臺,與“雪亮”工程融為一體。此外,還將公安、交通、城管、環保、教育、衛生、金融、煙草、體育中心、玉華洞景區等部門單位300余路原有監控資源網路全部納入“雪亮”工程,形成轄區天網的全覆蓋,實現資源分享,優勢互補,有效克服了封閉運行、各自為戰的弊端,提升整體戰鬥力。

群防群治“一呼百應”

將樂縣百花社區居住人口較多,又是一個開放式的社區,加之內部治安防控力量比較薄弱,盜竊分子曾經常“光顧”,讓不少居民十分頭疼。

強化應用,發揮效能是“雪亮”工程建設的核心,實踐中,該縣不斷依託視頻監控系統的有力支撐,與公安機關專業化的警務巡防等群防群治措施緊密結合,形成立體化、多層次、全天候的社會治安大防控體系。今年1—7月份,全縣治安案件同比下降9.6%,搶劫、搶奪等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50%,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6%,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度大幅提升。

據瞭解,“雪亮”工程除了進行平安管控,在社會化管理和服務中也發揮巨大作用。該縣建立起“12345”服務平臺建設,將供水、市政、供氣、排水防汛、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園林綠化、城市交通、市容衛生、建築建材業管理、城管監察等融入“雪亮”工程管理,對群眾反映的基礎設施損壞、社區停車困難、民生問題辦理等問題,利用視頻監控即時圖像傳輸功能,迅速予以確認並處理,提高了社會服務效率,社會治理的整體效能和科學化水準顯著提升。2013年以來,該平臺共接受求助呼入電話1442次,其中受理有效聯動558次。

用汗水澆灌著這片美麗的沃土,用智慧守護著平安幸福的家園,“雪亮”工程為將樂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站崗”助力,一幅描繪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壯美平安畫卷正展現在的三明大地上。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有望漲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