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晉中,新時代重拾興學辦校好傳統

晉中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民辦學校新世紀書院

在市民政局註冊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我市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民辦綜合性☆禁☆學校晉中新世紀書院,曾被山西省教委授予“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

被晉中市教育局授予“民辦教育先進單位”等。

晉中新世紀書院於1998年建校,多年來,該院在校董事會的正確決策與科學管理下,不論是教學品質,還是教學設施,均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與家長學生的肯定。

那年,在榆次區北隅一片荒蕪的土地上,我市第一所民辦學校在這裡蹣跚起步。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率領兩位老師,憑著一顆愛心、滿腔熱血,揚起了晉中新世紀書院艱難起航的風帆。7名學子的朗朗讀書聲瞬間打破了此處沉寂多年的荒涼氛圍,從此,晉中新世紀書院便踏上了艱辛的創業之路。

如今19年轉瞬即逝,歷經風雨磨礪後的一個占地500餘畝,建築3000多平方米,集教學、生活、足球場為一體的新型學校,在濃濃綠蔭的掩映下早已擔當起領跑晉中民辦教育事業的歷史重任。時至今日,該校已擁有教師250余名,在校學生超過2500人。

此刻的書院,學前教育譽滿晉中、小學教育全市領先、幼兒教師供不應求……

年過七旬的程守林董事長深有感觸地說:辦學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遵循著先做人後做事的理念,把對學生的德育教學工作放在了一切工作的首位,培養出德育、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

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們對小學生的成長負責,就是對祖國的命運負責經。

還有十多天的時間就要開學了,不少市民開始給孩子準備新學期的學習用具。太谷縣任村鄉布袋莊村的小佳鑫也要上小學一年級了。雖然父親入獄、母親出走、爺爺癱瘓,

接連的不幸降臨在這個只有6歲的孩子身上,但在愛心人士的關注下,小佳鑫得以健康成長。今年9月,他將正式成為晉中新世紀書院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學校還免除了小佳鑫上學的一切費用。

昨天,是不該忘記的。在1998年的一天。國家號召社會力量辦學。書院也隨改革的春風毅然而起。

恰似漫天飛雪遇春風,不待消融潤物。已是梨花開遍。

已然“公”了多年,“私”的登場,是資本脫胎換骨,轉世再現。

這是一個叫人忐忑不安的概念,一群老人,退而不休,大刀闊斧, 一往無前,義無反顧地押上了自己的餘年。

雄心擺脫樊籠,不再顧後瞻前。欲望爭脫束縛,就不知疲倦。

體味著日升日落的殷實,快樂的汗水落在自墾田。順天應人的行為,必然得到八方支援。

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一個美麗的校園在荒野中忽然出現。

忽然間大大小小的孩子們,從四面八方會聚而來。忽然間書聲朗朗。忽然間這裡成了焦點。

這裡一曲創業者的高亢之歌,

是他的體能,心志,舉家積蓄的結體。是他大半生人生與德行的顯現。

這 是一首拓荒者的奮發之歌。

太谷恒達中學,一紙協議變民辦

太谷縣恒達中學是一所二十四軌制民辦初級中學,現有72個教學班,在校生4000名,教職工302名。學校占地106畝,建築面積4萬餘平方米,總投資8000余萬元。

師資配備:學校共有302名教職工,其中有公辦教師210名,自聘教師92名。公辦教師工資由縣財政拔付,自聘教師工資學校內部解決。根據公司與縣政府協定恒達中學將負責原太谷縣第三中學服務區及周邊10個行政村的學生接受義務教育(三個年級共計1600名——1800名),這些學生將按國家規定接受義務教育,所需師資約140名,因這部分學生佔有公司資源,縣政府派出公辦教師70名予以補償,太谷恒達煤氣化有限公司不再收取租金等費用。

根據公司與縣政府協定,學校有學位招收省內外地學生約為2200名——2400名,這部分學生收取學費,維持學校的正常開支。

開辦以來,教學環境優美和教學設施一流,不僅擁有了具有現代風格的教學樓、藝術樓、行政樓,寬敞明亮的教室、辦公室、會議室和多功能廳,而且實驗室、實驗器材配備達到了標準化,微機、語音、圖書等設施也一應俱全。學校還組建了校園網,班班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班班與互聯網連接,實現了教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學校的後勤服務設施逐步完善,可容納3800人居住的學生公寓樓,可容納4000人同時就餐的多功能餐廳,400m標準化的塑膠操場。

學校還計畫征地156畝,建體育活動中心,新建體育館、籃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等體育活動場所。

多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致力於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基礎性人才。深化新課程改革,積極探索課堂教學“二十四字”教學模式,全面推行“導學案”的使用;為實現均衡教育、公平教育的目標要求,學校與侯城中學等五所學校組成了 “恒達盟區”, 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在1999~2014年連續16年中考中,學生共12次奪得晉中市中考狀元,升入重點高中的人數也大幅度增加。

校 訓: 恒志明理 博學通達 ,法定代表人:張瑞吉

左權宏遠,“八年建成中華名校”,民辦變公辦

左權宏遠學校創建於2006年8月,原是山西左權宏遠煤化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縣委、縣政府大力扶持而興建的一所民辦學校。2015年5月26日,民辦左權宏遠學校宣佈將進行註銷,後,債權債務厘清後,學校回歸完全公辦。

學校占地134畝,建築面積36200平方米,學生總計4000余名,教職工460人,其中專任教師310人。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實施:配置了高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微電腦室;實現了班班多媒體教室,有獨立的校園網,實施資訊化管理;音、體、美器材齊備;校園綠化、美化、硬化到位,環境優雅,景色宜人。2013年400m跑道的塑膠操場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學校以形成“三部兩園一中心”(“三部”指小學部、初中部、職高部;“兩園”指親子園、幼稚園;“一中心”指職業高中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的教育格局。

學校實現了硬化、綠化和美化。理、化、生實驗室、微電腦室、語音室,班級多媒體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實現了資訊化管理。

學校管理方式是:“統籌全域,分部管理”。辦學使命是:“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宏遠精神是:“敬業、仁愛、團結、創新。”

學校自創辦以來,以優雅的育人環境、井然的教學秩序、優質的教學品質、創新的工作方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在三年理順,五年創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校領導高瞻遠矚,牽手全國名校山東杜郎口中學,聯誼清華大學附小,結親華東師大,以課堂改革為突破口,三個學部分別構建了適合本學段學生實際的教學模式。小學部“三單四段式”,初中部“三三四”,職高部“三單六環節”教學模式的運用,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堂更加高效。

近年來省、市、縣三級課改現場會分別在學校召開,特別是山西省校長高峰論壇暨左權宏遠學校現場的召開,使我校名譽大增。截至目前,已有50多所省內外的學校、1500多個學校的領導、教師到我校學習考察,課堂教學改革曾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等中央及省、市、縣領導人的高度讚譽。“宏遠模式”已逐步在全縣、全市乃至全省學習和推廣,職業培訓中心的各類農民工培訓獲得社會好評。

學校辦學至今,共榮獲國家、省、市、縣110多次表彰和獎勵,先後被全國民辦教育協會評為“保障示範單位”、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評為“全國民辦學校先進單位”,先後被省基礎教育研究室確定為“課堂教學改革基地校”,被省教育學會命名為“課題引領課改實驗學校”,並榮獲省“三晉課改示範校”、“三晉名校”等榮譽稱號。

校長巨亞宏、副校長孫新雲榮獲“三晉課改名校長”稱號,有6位教師獲“三晉名師”、有7位教師獲“三晉課改名師”、30位教師獲“三晉課改先進教師”的榮譽稱號”。2016年6月28日上午,本學年左權中學高考文科狀元王珊珊和理科狀元曹佳樂回到母校看望恩師。巨校長與兩位優秀學子進行了親切交談。

國家號召社會力量辦學。書院也隨改革的春風毅然而起。

恰似漫天飛雪遇春風,不待消融潤物。已是梨花開遍。

已然“公”了多年,“私”的登場,是資本脫胎換骨,轉世再現。

這是一個叫人忐忑不安的概念,一群老人,退而不休,大刀闊斧, 一往無前,義無反顧地押上了自己的餘年。

雄心擺脫樊籠,不再顧後瞻前。欲望爭脫束縛,就不知疲倦。

體味著日升日落的殷實,快樂的汗水落在自墾田。順天應人的行為,必然得到八方支援。

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一個美麗的校園在荒野中忽然出現。

忽然間大大小小的孩子們,從四面八方會聚而來。忽然間書聲朗朗。忽然間這裡成了焦點。

這裡一曲創業者的高亢之歌,

是他的體能,心志,舉家積蓄的結體。是他大半生人生與德行的顯現。

這 是一首拓荒者的奮發之歌。

太谷恒達中學,一紙協議變民辦

太谷縣恒達中學是一所二十四軌制民辦初級中學,現有72個教學班,在校生4000名,教職工302名。學校占地106畝,建築面積4萬餘平方米,總投資8000余萬元。

師資配備:學校共有302名教職工,其中有公辦教師210名,自聘教師92名。公辦教師工資由縣財政拔付,自聘教師工資學校內部解決。根據公司與縣政府協定恒達中學將負責原太谷縣第三中學服務區及周邊10個行政村的學生接受義務教育(三個年級共計1600名——1800名),這些學生將按國家規定接受義務教育,所需師資約140名,因這部分學生佔有公司資源,縣政府派出公辦教師70名予以補償,太谷恒達煤氣化有限公司不再收取租金等費用。

根據公司與縣政府協定,學校有學位招收省內外地學生約為2200名——2400名,這部分學生收取學費,維持學校的正常開支。

開辦以來,教學環境優美和教學設施一流,不僅擁有了具有現代風格的教學樓、藝術樓、行政樓,寬敞明亮的教室、辦公室、會議室和多功能廳,而且實驗室、實驗器材配備達到了標準化,微機、語音、圖書等設施也一應俱全。學校還組建了校園網,班班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班班與互聯網連接,實現了教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學校的後勤服務設施逐步完善,可容納3800人居住的學生公寓樓,可容納4000人同時就餐的多功能餐廳,400m標準化的塑膠操場。

學校還計畫征地156畝,建體育活動中心,新建體育館、籃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等體育活動場所。

多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致力於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基礎性人才。深化新課程改革,積極探索課堂教學“二十四字”教學模式,全面推行“導學案”的使用;為實現均衡教育、公平教育的目標要求,學校與侯城中學等五所學校組成了 “恒達盟區”, 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在1999~2014年連續16年中考中,學生共12次奪得晉中市中考狀元,升入重點高中的人數也大幅度增加。

校 訓: 恒志明理 博學通達 ,法定代表人:張瑞吉

左權宏遠,“八年建成中華名校”,民辦變公辦

左權宏遠學校創建於2006年8月,原是山西左權宏遠煤化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縣委、縣政府大力扶持而興建的一所民辦學校。2015年5月26日,民辦左權宏遠學校宣佈將進行註銷,後,債權債務厘清後,學校回歸完全公辦。

學校占地134畝,建築面積36200平方米,學生總計4000余名,教職工460人,其中專任教師310人。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實施:配置了高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微電腦室;實現了班班多媒體教室,有獨立的校園網,實施資訊化管理;音、體、美器材齊備;校園綠化、美化、硬化到位,環境優雅,景色宜人。2013年400m跑道的塑膠操場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學校以形成“三部兩園一中心”(“三部”指小學部、初中部、職高部;“兩園”指親子園、幼稚園;“一中心”指職業高中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的教育格局。

學校實現了硬化、綠化和美化。理、化、生實驗室、微電腦室、語音室,班級多媒體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實現了資訊化管理。

學校管理方式是:“統籌全域,分部管理”。辦學使命是:“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宏遠精神是:“敬業、仁愛、團結、創新。”

學校自創辦以來,以優雅的育人環境、井然的教學秩序、優質的教學品質、創新的工作方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在三年理順,五年創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校領導高瞻遠矚,牽手全國名校山東杜郎口中學,聯誼清華大學附小,結親華東師大,以課堂改革為突破口,三個學部分別構建了適合本學段學生實際的教學模式。小學部“三單四段式”,初中部“三三四”,職高部“三單六環節”教學模式的運用,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堂更加高效。

近年來省、市、縣三級課改現場會分別在學校召開,特別是山西省校長高峰論壇暨左權宏遠學校現場的召開,使我校名譽大增。截至目前,已有50多所省內外的學校、1500多個學校的領導、教師到我校學習考察,課堂教學改革曾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等中央及省、市、縣領導人的高度讚譽。“宏遠模式”已逐步在全縣、全市乃至全省學習和推廣,職業培訓中心的各類農民工培訓獲得社會好評。

學校辦學至今,共榮獲國家、省、市、縣110多次表彰和獎勵,先後被全國民辦教育協會評為“保障示範單位”、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評為“全國民辦學校先進單位”,先後被省基礎教育研究室確定為“課堂教學改革基地校”,被省教育學會命名為“課題引領課改實驗學校”,並榮獲省“三晉課改示範校”、“三晉名校”等榮譽稱號。

校長巨亞宏、副校長孫新雲榮獲“三晉課改名校長”稱號,有6位教師獲“三晉名師”、有7位教師獲“三晉課改名師”、30位教師獲“三晉課改先進教師”的榮譽稱號”。2016年6月28日上午,本學年左權中學高考文科狀元王珊珊和理科狀元曹佳樂回到母校看望恩師。巨校長與兩位優秀學子進行了親切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