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0年教育變遷:入學必備,從千層底布鞋到智慧電子產品

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新生即將步入大學校園。為人父母擔心孩子在學校不方便,卻忘了十幾年前的自己,只是拎了一床被子就到學校報到。

自1977年恢復高考後,37年來,大學生的入學裝備不斷升級,

這也折射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幾代人的生活變化。那麼,走進“象牙塔”到底需要帶些什麼?每個年代的大學生都有不同的回答。1970年代——1990年代和21世紀的准大學生們,他們帶的入學行李到底有什麼不同?

1970年代:背著被褥上大學

1977年,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

中國由此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國,當時高考報考總人數達到1160萬人。

與過去的慣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舉行的,570多萬人參加了考試。雖然按當時的辦學條件只錄取了不到30萬人,但是它卻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人重新拿起書本,加入到求學大軍中去。

1978年,23歲的朱曉蘭被青海大學中醫專業錄取。從老家青海海西州到青海大學,510公里路程,朱曉蘭坐了2天的電力汽車。

由於年齡比較小,而且是第一次出遠門,所以朱曉蘭的父親陪同她一起來到學校。“沒什麼行李,基本就是一套被褥、一雙千層底布鞋、一雙筷子、一個碗和一個竹子編的暖壺。女孩子也沒有什麼化妝品,

最多有2角錢一包的雪花膏。”

圖為1978年華中農學院大學新生入學場景

據瞭解,當時的大學生條件都比較艱苦,各大高校的書費、住宿費和其他雜費加在一起也就10多元。“當時,全班62個同學只有3個人有手錶,都是工作5年以上帶薪上學的。”朱曉蘭說,

當時學校食堂都是定點開飯,每到星期天,只要這三個有手錶的同學不在,其他人都不知道什麼時候開飯,經常都吃不上飯。

1980年代:手錶被視為奢侈品

1980年代,中國剛剛改革開放,高考也逐漸恢復正常,生活物資比較匱乏,經濟水準也很一般。這時候的大學生作為稀缺人才,被稱為“天之驕子”,可他們的入學行李也只是簡單的幾樣生活用品。雪花膏、塑膠殼暖壺、被褥、雞蛋、鋼筆屬於基本裝備,

手錶、收音機、自行車則算得上奢侈品。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克喜1980年考入徐州師範大學中文系,當時的他用軍隊打背包的行李帶將被子打包,臉盆、毛巾等日用品用尼龍網兜裝著,就這樣坐著貨到到了徐州。“臉盆、毛巾是親戚們送的,爸媽買了一塊布給我做被單,還給我做了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裝。”說起當初的行囊,王克喜至今難忘。

1980年代的大學生,一個很顯著的標誌就是衣服的胳膊肘、膝蓋等部位都打著補丁,只有小部分學生用起了帆布旅行包。“我們上大學那會兒,同學們的家境普遍一般,只有一些蘇南學生,家庭經濟條件較好,零用錢較多,他們就會集郵、買雜誌。”王克喜回憶。

圖為電影《中國合夥人》中成東青入學劇照

據1983年上大學的網友回憶,當時報到只帶了80元錢,其中學費20元,教材費15元,那時住宿費等全免。助學金最初是8元/月,每月家裡再補貼5元。“四年下來,家裡總共投資大概在800元,這還包括畢業時的一些花費。”

1990年代:答錄機最“拉風”

1990年代,統分和並軌收費並存,又恰逢中國經濟的騰飛。這個年代的大學生既沒有統分制下的拘束,也沒有市場化後的就業重壓,他們的行李裡多了不少時髦的玩意兒,答錄機、傳呼、隨身聽悄悄進入了大學生的行囊,這也是當時中國正在努力與世界接軌的證據之一。

圖為90年代大學生的入學裝備

1992年進入南京大學中文系的劉重喜回憶,當時,全國的高校基本上實行了公寓化管理,被褥、日用品都不用學生自帶。“我買了一個白色的人造革大箱子,可以裝很多東西,我放了秋冬的衣服、幾本書、英語詞典等,是跟父親兩個人拎著來的。我哥哥還送了一塊手錶,價錢記不清了,反正很便宜。”

1992年,還有些計劃經濟的影子,糧票依然要帶,劉重喜印象對此很深。而因為要學英語,那個時代,答錄機、單放機幾乎是必備的。

1995年進入華南師大中文系的李宇紅念及當初入學時,總忘不了她帶過去的Walkman。“當時家庭條件好的學生,腰間別著的BP機,手裡拿著答錄機,就有種‘世界在我手中’的優越感。”而在當時,這些已是最時髦的了。

21世紀初:手機MP3最為流行

跨入新世紀,中國加入WTO,中國經濟快速騰飛,居民生活水準大幅提升。這時候,大學生們的入學裝備也開始豐富多樣。拉杆箱取代了簡陋的行囊,箱子裡裝著隨聲聽、MP3、滑蓋手機等數碼產品。

2004年,唐一晨從家鄉到中央民族大學求學。據她回憶,當時的學費為4800元/年,住宿費1200元。入學時,家裡專門給她買了當時最流行的諾基亞帶手寫的手機和紐曼MP3,共花費1800多元。

21世紀初,互聯網尚未完全普及,當時的大學生如果需要上網,大多會跑到圖書館的機房,刷卡上機。週末時,機房往往爆滿,需要輪流上網。“到了大三大四,周圍同學不僅手機普遍起來,臺式電腦和手提電腦都多了起來。”唐一晨,那個時候,幾乎人人都有手機了。

新時期:三大件不能少

在21世紀已經過去的十年裡,中國經濟增長飛快,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21世紀的准大學生們的消費水準已然水漲船高,上學裝備追求精良新潮,手機、平板、單反相機,“三大件”一個都不能少,大學開學裝備已是一個家庭的重要經濟支出。每家都只有一個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家長就是勒緊褲帶,也要滿足孩子的裝備需求。

現在上大學電子設備可以說是不可或缺,學習、交流少不了。除去電子設備,還有各種各樣帶來便利的“軍訓神器”、“宿舍神器”也要裝備上。

從千層底布鞋到數碼產品,30多年來,大學生入學裝備的演變折射出時代的變遷。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裝備高消費成必然趨勢。

爸媽買了一塊布給我做被單,還給我做了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裝。”說起當初的行囊,王克喜至今難忘。

1980年代的大學生,一個很顯著的標誌就是衣服的胳膊肘、膝蓋等部位都打著補丁,只有小部分學生用起了帆布旅行包。“我們上大學那會兒,同學們的家境普遍一般,只有一些蘇南學生,家庭經濟條件較好,零用錢較多,他們就會集郵、買雜誌。”王克喜回憶。

圖為電影《中國合夥人》中成東青入學劇照

據1983年上大學的網友回憶,當時報到只帶了80元錢,其中學費20元,教材費15元,那時住宿費等全免。助學金最初是8元/月,每月家裡再補貼5元。“四年下來,家裡總共投資大概在800元,這還包括畢業時的一些花費。”

1990年代:答錄機最“拉風”

1990年代,統分和並軌收費並存,又恰逢中國經濟的騰飛。這個年代的大學生既沒有統分制下的拘束,也沒有市場化後的就業重壓,他們的行李裡多了不少時髦的玩意兒,答錄機、傳呼、隨身聽悄悄進入了大學生的行囊,這也是當時中國正在努力與世界接軌的證據之一。

圖為90年代大學生的入學裝備

1992年進入南京大學中文系的劉重喜回憶,當時,全國的高校基本上實行了公寓化管理,被褥、日用品都不用學生自帶。“我買了一個白色的人造革大箱子,可以裝很多東西,我放了秋冬的衣服、幾本書、英語詞典等,是跟父親兩個人拎著來的。我哥哥還送了一塊手錶,價錢記不清了,反正很便宜。”

1992年,還有些計劃經濟的影子,糧票依然要帶,劉重喜印象對此很深。而因為要學英語,那個時代,答錄機、單放機幾乎是必備的。

1995年進入華南師大中文系的李宇紅念及當初入學時,總忘不了她帶過去的Walkman。“當時家庭條件好的學生,腰間別著的BP機,手裡拿著答錄機,就有種‘世界在我手中’的優越感。”而在當時,這些已是最時髦的了。

21世紀初:手機MP3最為流行

跨入新世紀,中國加入WTO,中國經濟快速騰飛,居民生活水準大幅提升。這時候,大學生們的入學裝備也開始豐富多樣。拉杆箱取代了簡陋的行囊,箱子裡裝著隨聲聽、MP3、滑蓋手機等數碼產品。

2004年,唐一晨從家鄉到中央民族大學求學。據她回憶,當時的學費為4800元/年,住宿費1200元。入學時,家裡專門給她買了當時最流行的諾基亞帶手寫的手機和紐曼MP3,共花費1800多元。

21世紀初,互聯網尚未完全普及,當時的大學生如果需要上網,大多會跑到圖書館的機房,刷卡上機。週末時,機房往往爆滿,需要輪流上網。“到了大三大四,周圍同學不僅手機普遍起來,臺式電腦和手提電腦都多了起來。”唐一晨,那個時候,幾乎人人都有手機了。

新時期:三大件不能少

在21世紀已經過去的十年裡,中國經濟增長飛快,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21世紀的准大學生們的消費水準已然水漲船高,上學裝備追求精良新潮,手機、平板、單反相機,“三大件”一個都不能少,大學開學裝備已是一個家庭的重要經濟支出。每家都只有一個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家長就是勒緊褲帶,也要滿足孩子的裝備需求。

現在上大學電子設備可以說是不可或缺,學習、交流少不了。除去電子設備,還有各種各樣帶來便利的“軍訓神器”、“宿舍神器”也要裝備上。

從千層底布鞋到數碼產品,30多年來,大學生入學裝備的演變折射出時代的變遷。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裝備高消費成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