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機票保險捆綁銷售現象調查:部分線上旅行平臺預設搭售保險

《證券日報》記者流覽的互聯網旅行平臺皆提前勾選了保險產品,

有的在消費者點擊取消時還會再次“推薦”;流覽的航空公司官網都沒有提前勾選保險產品,僅有部分網站進行展示,消費者可自主選擇

■本報記者 冷翠華

那麼,目前線上旅行平臺及航空公司是否已經停止了機票與保險捆綁銷售的行為?是否採取了以預設選項的方式出售機票之外的產品?《證券日報》記者選擇部分線上旅行平臺及航空公司官方網站進行了實測調查。

截至8月22日,記者流覽的互聯網旅行平臺依然在採取預設選項的方式搭售保險,並且部分平臺在消費者點擊取消時還會再次“推薦”;而流覽的航空公司官網大多列出了航意險選項,但並未提前勾選。

旅行平臺:

默認機票配套保險 並提前勾選

在攜程網,記者類比預訂了中國國際航空、長龍航空等公司的機票,發現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提前勾選了30元/航段的國航航意險,

顯示最高賠付120萬元。將滑鼠在保險選項處稍作停留,航意險的詳細資訊就會出現,包括保險產品名稱、保費、保險責任、賠付資訊,保險產品提供方及其聯繫方式等。記者發現,該產品提供方為中銀三星人壽。同時,長龍航空公司的航意險由君龍人壽提供,售價為30元/航段,顯示最高賠付320萬元。

在去哪兒網,記者查詢9月5日北京到深圳的機票,在流覽頁面,記者看到某航空公司從北京經停宜春到深圳的機票價格顯示為1120元,

而繼續進行到下一步,訂單總金額顯示為1324元。仔細流覽訂單總額,記者發現這一總額包含了30元/份的航意險,30元/份的延誤險,15元/份的快速安檢服務,30元/份的接送機券,以及29元/份的酒店券等。去哪兒網已經提前為消費者勾選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專案總數達6個,但都可以逐項取消勾選。

記者流覽的幾款航延險,其理賠規則如下:乘坐投保航班且航班抵達目的地延誤3小時及以上,

賠償300元;若航班取消,或航班起飛後返航、備降,賠償100元。而航意險產品儘管標明了最高賠付金額,但對出險情況的賠付標準並不明晰,消費者還需要自己到保險公司官網去查詢。

航空公司官網: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指出,近幾年,保監會和民航局對機票和保險捆綁銷售的現象多次下禁令,但往往是監管嚴查風口一過,捆綁銷售等行為又捲土重來,

規範銷售是一項需要長期推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