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中一命換一命的蘇德決戰,蘇軍傷亡30萬俘虜德軍38萬

作為挑起第二次全球混戰的罪魁禍首——德國,不得不承認在當時,德國戰鬥能力的確是最強的,不然它不可能在戰鬥打響之後勢如破竹,差點真的稱霸世界,不過還好,勝利最終還是被國際正義力量取得,

德軍失敗了。

(圖一:柏林會戰參與者日記)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場戰役可以說是德國在國際戰場上最後一次戰役,也是十分慘烈的一場戰役——柏林會戰。

在柏林戰役爆發之前,德軍在國際戰場上其實就已經處於完全的劣勢了,

不僅丟掉了之前佔領的所有土地,還被國際盟軍堵在了家門口。用戰場形勢介紹就是,德國對外的戰線分為東線和西線,在東線,德國對陣的是蘇聯的軍隊,在西線,德國對陣的是英國和美國的聯盟軍隊,現在的情況就是,不論是西線還是東線,德國的敵人就在近距離自己首都不到一百公里的位置,而且這些敵人還在不斷地逼近,怎麼樣,局勢是不是很緊張?慌不慌?

(圖二:柏林會戰舊照)

面對東西夾擊的敵人,德國還是選擇把主要戰鬥力集中在與蘇軍的對抗上,畢竟蘇聯才是自己的死對頭。當時希特勒是這樣分配兵力的,他在東部戰線上佈置了二百多個師,其中有三十多個坦克師,十幾個摩托師,而在西部戰線上,

他只分配了不足六十個師,而且這些師的裝備還都不完整,坦克滿打滿算也才兩百輛。

當時蘇英美聯軍當然知道希特勒是什麼意思,既然他打算跟蘇聯決一死戰,那麼蘇聯自然不會退卻,因此蘇聯也調遣了大批部隊以及裝備迎著德軍就上了。

(圖三:柏林會戰地圖)

我們來看一下當時德軍與蘇軍在柏林戰役重的中的力量對比,那時候蘇軍率領的是兩百五十多萬的大軍,德國只有不到一百萬人,而且,蘇聯的武器數量也遠在德國之上,蘇聯有七千多架飛機,六千多輛坦克,德軍只有三千多架飛機,一千多輛坦克,所以綜合來看,不論是參戰人數還是武器裝備,蘇聯都是德國的好幾倍,德國的失敗是註定的,只是早晚的事。

柏林會戰首先在柏林的城市週邊打響,這時候守城的德國士兵頑強抵抗,殺死了不少蘇聯士兵,不過蘇聯的兵力是德軍的好幾倍,德軍在堅持了幾天之後終於敗下陣來,蘇軍突破了德軍第一道防線,進入柏林。

(圖四:蘇軍攻破柏林)

蘇軍進入柏林之後,德軍現學現賣,學起了當年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對抗德軍的戰術,只不過這次,雙方翻了身,德軍成了主人,不過遺憾的是,在蘇軍飛機坦克火炮的攻擊下,德軍沒能像當年的蘇軍一樣取得奇跡般的勝利,他們依舊是慘敗,不得不退居國會大廈。

在國會大廈中的德軍真的只剩下負隅頑抗,不久之後,隨著希特勒的自殺,柏林戰役正式以德國的失敗宣告結束。

(圖五:被俘的德軍)

明知這場戰役會失敗的德國,還是選擇像瘋狗一樣撲向進攻的蘇軍,就好像要為自己的失利朵拉幾個墊背,他們也確實做到了,基本上以一換一的比例,讓蘇軍三十多萬人為他們陪葬,這場戰役可以說是德軍的垂死掙扎,也標誌著國際正義勢力的勝利,以及歐洲可以重回平靜。

德軍現學現賣,學起了當年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對抗德軍的戰術,只不過這次,雙方翻了身,德軍成了主人,不過遺憾的是,在蘇軍飛機坦克火炮的攻擊下,德軍沒能像當年的蘇軍一樣取得奇跡般的勝利,他們依舊是慘敗,不得不退居國會大廈。

在國會大廈中的德軍真的只剩下負隅頑抗,不久之後,隨著希特勒的自殺,柏林戰役正式以德國的失敗宣告結束。

(圖五:被俘的德軍)

明知這場戰役會失敗的德國,還是選擇像瘋狗一樣撲向進攻的蘇軍,就好像要為自己的失利朵拉幾個墊背,他們也確實做到了,基本上以一換一的比例,讓蘇軍三十多萬人為他們陪葬,這場戰役可以說是德軍的垂死掙扎,也標誌著國際正義勢力的勝利,以及歐洲可以重回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