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部電影把出軌拍得這麼精彩、卻把我看沉默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

秋刀魚會過期

肉罐頭會過期

連保鮮紙都會過期

我開始懷疑

在這個世界上 /

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重慶森林》

如果所有的東西都有日期,

那許多人最想問的是“婚姻過期了怎麼辦”?

這個答案的結局想來無非是:重歸於好、建立新家庭。

但是有一部電影給出了第三種結局, 它就是杉姐今天推薦的一部家庭喜劇——

《那些愛人》

豆瓣評分7.0,評論人數不足600。

杉姐認為它絕對配得上8分。

這部電影的發行、製作公司是A24。

去年A24公司發行、製作的電影《月光男孩》剛剛拿下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大獎。

此外,《龍蝦》《機械姬》《房間》《瑞士軍刀男》《美國甜心》等等都是出自這家公司。

音樂是他們的故事,色彩是他們的呼吸。

光影的交錯、古典音樂的配樂讓這部電影格外精緻。

毫不誇張的說,《那些愛人》是一部幽默、深刻、意外、細膩的高水準之作。

這個故事會顛覆你對家庭關係的認知。

在輕鬆幽默之餘,盡顯生活荒誕與真實的魅力。

第一場戲,一個哭泣女人的背影,她身後被虛化人影傳來一句“求你別哭了”。

然而女人根本不聽,繼續掩面哭個不停。

男人無奈,癱在床上。

接著,一隻手扶胸口,表示心痛。

好無奈的家庭關係阿!

與此同時,

一個站在路邊的男人幽幽地抽著煙,直到女人一聲“嘿”,被嚇了一跳。

女人說著“I love you”,兩人緊緊相擁。

女人叮囑,現在要回去工作,

下班後再見。

看著女人遠去的身影,男人依然堅持補上那句“嘿,I love you”。

和第一對的哭哭啼啼比起來,這一對簡直就是模範生阿。

當你以為這是兩個家庭的故事時,卻意外的發現下一個鏡頭裡第一對中的男人和第二對中的女人同框了。

確切的說,是同床了。

兩個人說著兒子馬上要帶女朋友回來的事情。

天啊,所以這部劇的設定是雙雙出軌阿!

怪不得小三都以背影出場,一個捂臉、一個背後是醒目的stop標誌,如果有人輕拍一下那個人,幾乎要跳起來,她們見不了光阿!

正如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丈夫和梁朝偉的妻子,兩個偷☆禁☆情者從沒露過正臉。

這樣細膩、又隱晦的作品,配上20、30年代經典好萊塢式的背景音樂,杉姐真的是從一開場就愛上了這部電影!

心潮澎湃!

女主的情人是小說家。

兩個人念詩、跳舞,生活好不文藝。

男主雖然大腹便便,但依然還是喜歡小妖精。

他的情人是位舞蹈教師,走在路上都可以轉圈的那種小女生性格。

兩個人都默默的把攤牌的日期定到了兒子回來的最後一天。

平日裡的生活嘛,和小女友吵吵架。

約約會。

和男朋友談談情。

和情人的生活甜蜜、溫馨又自然,反而是回到家之後,兩個人尷尬無比。

女主從情人那裡回來裝作看電視。

男人也從情人那裡回來,裝作很累的樣子,還要按照慣例找理由。

今天的工作 把我累癱了

兩個人尷尬許久,決心找一件事情來緩和下尷尬。

於是,坐在沙發上共飲。

才發現,更尷尬。

所以,出軌的人把外面的人當做丈夫或妻子,把那裡的生活當作家庭生活。

現實生活中法律上的夫妻反而變成了陌生人。

當你以為事情就會一成不變時,驚喜來了。

有一天早上,兩人醒來抱在一起,男人親吻了女人,女人也甜蜜的回應著。

前提是,閉著眼睛,腦補著自己的小情人們。

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兩個人驚呆了。

他們的反應才最搞笑。

本是夫妻,卻像是醉酒之後搞了一☆禁☆夜☆禁☆情。

兩個人忽然不知所措。

當丈夫一點點回望妻子時,忽然找到了久違的激情。

有了這一次不要緊,這段激情生活居然停不下來了。

面對情人,他們既自責又疲憊。

他們像所有出軌的人一樣,想盡辦法示好去補償自己的情人。

又抓緊一切時間,享受起背著情人偷☆禁☆情的日子。

甚至又帶起了結婚時的情侶戒指。

最後,當然是疲憊不堪。

女主的小情人把光線調到最好,給她念詩歌。

她直接睡著。

情人們也開始了懷疑。

最搞笑的是,現在真的有點搞不懂,到底哪個才是第三者了。

男主和女主的約會成了地下情,而現在需要機智應付的物件居然變成了情人。

女主的情人一氣之下,跑到男主的面前告訴他,兒子回來之時,就是他們分開之日。

知道實情後的男主,不僅沒有憤怒,反而越發珍惜妻子,兩人完全就像陷入熱戀期的少男少女。

(超市買菜都要抱抱的兩個人)

就連嘴巴,也有了久違的甜言蜜語。

當然這不是有意的討好,這是戀愛期男女的真情吐露。

兒子終於帶著女友回來,在他的印象裡父母一直是互相厭恨的。

結果,卻偶然看到父母甜蜜如初。

當你以為從此大團圓時,劇情又陡然急轉。

丈夫的小情人來鬧事。

兒子非常敏感,瞬間就憤怒了,發誓不會放過父親。

結果,母親在這時承認了自己也是出軌的一方。

兒子拉上女朋友就甩門走了,並扔下一句“去你的謊話連篇,和你這個充滿謊言的世界”。

父母雖然出軌,但卻無時無刻不想著兒子,一次次的把自己的情感拋在腦後。

兒子的反應,讓我們看到了生活在童話世界的我們。

曾經以為,所有的錯都來自父親。

曾經以為,這世上所有的童話都應該是自己本來的生活。

雙面出軌的設計顛覆了以往女性受害者的家庭形象,也讓很多觀眾開始窺探“我的家庭背後究竟藏著什麼秘密”。

如果自己看到的所有都只是表面現象呢?

細思極恐。

最後,破鏡重圓的老套結尾,又變成了另一種新式的“破鏡重圓”。

男女主人公各自有了自己的新家庭。

雖然沒能挽回家庭,但這種輕鬆的、歡快的氛圍和各自如願的結果也讓觀眾輕鬆了不少。

畢竟,愛情至上也是一種動人的選擇。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中有這樣一段臺詞讓人印象深刻:

都卑鄙 都滿足於謊言

都做著齷齪的事情

還說那是好的 都是這樣生活的

導演以一種近乎呐喊的方式道盡婚姻的醜陋。

他認為,那些沒有愛的夫妻因各種原因勉強維繫著婚姻的關係,這是對愛的不尊重。

是卑鄙,是齷齪。

兩個人重組家庭後,男主一通電話再次擊碎了觀眾的三觀底線。

他們居然在離婚後又開始了秘密約會!

他們究竟是因為喜歡“偷☆禁☆情”而變成了“偷☆禁☆情者”。

還是因為夫妻情深,即使有了各自的新家庭也仍然無法分離,要糾結一世。

兩種觀點截然相反,家庭劇情的電影有了人生的哲理意味。

但不管是分離、破碎、背叛還是結合,整部電影都蕩漾著輕鬆和溫暖。

少了歇斯底里和憤怒暴躁,出軌電影也能如此幽默和小清新。

或許不管選擇誰、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最正確的生活方式應該是:

敢於接受、敢於改變。

和自己握手。

接受當下。

接受每一個不完美的自己。

兩個人說著兒子馬上要帶女朋友回來的事情。

天啊,所以這部劇的設定是雙雙出軌阿!

怪不得小三都以背影出場,一個捂臉、一個背後是醒目的stop標誌,如果有人輕拍一下那個人,幾乎要跳起來,她們見不了光阿!

正如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丈夫和梁朝偉的妻子,兩個偷☆禁☆情者從沒露過正臉。

這樣細膩、又隱晦的作品,配上20、30年代經典好萊塢式的背景音樂,杉姐真的是從一開場就愛上了這部電影!

心潮澎湃!

女主的情人是小說家。

兩個人念詩、跳舞,生活好不文藝。

男主雖然大腹便便,但依然還是喜歡小妖精。

他的情人是位舞蹈教師,走在路上都可以轉圈的那種小女生性格。

兩個人都默默的把攤牌的日期定到了兒子回來的最後一天。

平日裡的生活嘛,和小女友吵吵架。

約約會。

和男朋友談談情。

和情人的生活甜蜜、溫馨又自然,反而是回到家之後,兩個人尷尬無比。

女主從情人那裡回來裝作看電視。

男人也從情人那裡回來,裝作很累的樣子,還要按照慣例找理由。

今天的工作 把我累癱了

兩個人尷尬許久,決心找一件事情來緩和下尷尬。

於是,坐在沙發上共飲。

才發現,更尷尬。

所以,出軌的人把外面的人當做丈夫或妻子,把那裡的生活當作家庭生活。

現實生活中法律上的夫妻反而變成了陌生人。

當你以為事情就會一成不變時,驚喜來了。

有一天早上,兩人醒來抱在一起,男人親吻了女人,女人也甜蜜的回應著。

前提是,閉著眼睛,腦補著自己的小情人們。

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兩個人驚呆了。

他們的反應才最搞笑。

本是夫妻,卻像是醉酒之後搞了一☆禁☆夜☆禁☆情。

兩個人忽然不知所措。

當丈夫一點點回望妻子時,忽然找到了久違的激情。

有了這一次不要緊,這段激情生活居然停不下來了。

面對情人,他們既自責又疲憊。

他們像所有出軌的人一樣,想盡辦法示好去補償自己的情人。

又抓緊一切時間,享受起背著情人偷☆禁☆情的日子。

甚至又帶起了結婚時的情侶戒指。

最後,當然是疲憊不堪。

女主的小情人把光線調到最好,給她念詩歌。

她直接睡著。

情人們也開始了懷疑。

最搞笑的是,現在真的有點搞不懂,到底哪個才是第三者了。

男主和女主的約會成了地下情,而現在需要機智應付的物件居然變成了情人。

女主的情人一氣之下,跑到男主的面前告訴他,兒子回來之時,就是他們分開之日。

知道實情後的男主,不僅沒有憤怒,反而越發珍惜妻子,兩人完全就像陷入熱戀期的少男少女。

(超市買菜都要抱抱的兩個人)

就連嘴巴,也有了久違的甜言蜜語。

當然這不是有意的討好,這是戀愛期男女的真情吐露。

兒子終於帶著女友回來,在他的印象裡父母一直是互相厭恨的。

結果,卻偶然看到父母甜蜜如初。

當你以為從此大團圓時,劇情又陡然急轉。

丈夫的小情人來鬧事。

兒子非常敏感,瞬間就憤怒了,發誓不會放過父親。

結果,母親在這時承認了自己也是出軌的一方。

兒子拉上女朋友就甩門走了,並扔下一句“去你的謊話連篇,和你這個充滿謊言的世界”。

父母雖然出軌,但卻無時無刻不想著兒子,一次次的把自己的情感拋在腦後。

兒子的反應,讓我們看到了生活在童話世界的我們。

曾經以為,所有的錯都來自父親。

曾經以為,這世上所有的童話都應該是自己本來的生活。

雙面出軌的設計顛覆了以往女性受害者的家庭形象,也讓很多觀眾開始窺探“我的家庭背後究竟藏著什麼秘密”。

如果自己看到的所有都只是表面現象呢?

細思極恐。

最後,破鏡重圓的老套結尾,又變成了另一種新式的“破鏡重圓”。

男女主人公各自有了自己的新家庭。

雖然沒能挽回家庭,但這種輕鬆的、歡快的氛圍和各自如願的結果也讓觀眾輕鬆了不少。

畢竟,愛情至上也是一種動人的選擇。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中有這樣一段臺詞讓人印象深刻:

都卑鄙 都滿足於謊言

都做著齷齪的事情

還說那是好的 都是這樣生活的

導演以一種近乎呐喊的方式道盡婚姻的醜陋。

他認為,那些沒有愛的夫妻因各種原因勉強維繫著婚姻的關係,這是對愛的不尊重。

是卑鄙,是齷齪。

兩個人重組家庭後,男主一通電話再次擊碎了觀眾的三觀底線。

他們居然在離婚後又開始了秘密約會!

他們究竟是因為喜歡“偷☆禁☆情”而變成了“偷☆禁☆情者”。

還是因為夫妻情深,即使有了各自的新家庭也仍然無法分離,要糾結一世。

兩種觀點截然相反,家庭劇情的電影有了人生的哲理意味。

但不管是分離、破碎、背叛還是結合,整部電影都蕩漾著輕鬆和溫暖。

少了歇斯底里和憤怒暴躁,出軌電影也能如此幽默和小清新。

或許不管選擇誰、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最正確的生活方式應該是:

敢於接受、敢於改變。

和自己握手。

接受當下。

接受每一個不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