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運動時一定要注意這3點,可有效避免猝死!

科學運動,謹防運動性猝死

北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 汪芳

去年,中國女排再度勇奪奧運冠軍,真是大快人心。看了零星的幾場錄影,不禁想起當年“鐵榔頭”跟美國主攻海曼隔網對轟的震撼場景!怎奈物是人非,如今郎導還在賽場上指點江山,海曼留存的記憶卻已漸漸模糊……一代巨星帶著未竟的事業走了,只剩下奪走生命的“元兇”供人探究——運動性猝死。

運動性猝死是一種運動性病症,是人在運動中或運動後立即出現相關症狀,最終發生非創傷性死亡。運動性猝死多因心肺功能問題造成。看來,科學的運動很有必要。那麼如何科學運動呢?主要有三點需要注意。

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運動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嚴重心律不齊、過於肥胖者,家族中有心臟病史、腦血管意外病史以及猝死病史,既往有心臟病史、暈厥病史,以及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或冠心病家族史的人,不要長時間劇烈運動;如果運動中出現胸痛、胸悶、頭痛、頭暈、異常疲勞等情況,必須馬上停止訓練並及時就醫。

選好時間

寒冷天氣導致血管收縮,會增加心臟負擔,容易出現心臟問題。天氣寒冷時,可以選擇室內籃球、排球、羽毛球、游泳、動感單車等項目。要避免陰霾、空氣品質不好時外出運動。另外,心臟病患者游泳時要選擇溫差不太大的游泳館。

科學運動

運動前充分熱身,適應激烈競爭環境。運動中適量補充水分,不宜盲目堅持。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如面色蒼白、口唇紫紺、大汗淋漓、暈厥、胸痛、胸悶、胸部壓迫感、眩暈、眼前發黑、頭痛等,應及早終止運動。科學訓練,可以防患未然。不常鍛煉的人跑400米,保持在2~3分鐘、心率在130~150次/分之間較為合理,時間能持續半小時以上即可。

編輯 || 夏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