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唐明皇愛楊貴妃嗎?《長恨歌》裡如此證明

《長恨歌》裡描寫唐明皇對於楊貴妃的思憶之情,從“黃埃散漫風蕭索”到“魂魄不曾來入夢”是詩歌的第三部分。

白居易通過三個不同的場景來表現唐明皇對於楊貴妃的深深思念。

在避難蜀中的時候,看見山清水秀的蜀中美景,唐明皇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行宮見月,雨夜聞鈴,這些傷心之色和斷腸之聲,始終縈繞在他的心頭。

長安收復後,在回京的路上,路過馬嵬坡,“不見玉顏空死處”,這又再次讓他淚如雨下。回到長安宮苑之後,

池苑依舊,美人不再,不論是春風桃李,還是秋雨梧桐,不論是南苑秋草,還是滿階紅葉,都牽扯著他的心,日復一日的思念,讓唐明皇徹夜難眠。

其實,他真的很想進入沉沉的睡夢之中,因為他覺得,如果那樣的話,就能夠和楊貴妃在夢中再次相聚,只可惜“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就算是在夢中,他們也沒有再見面的機會,這又如何不讓人肝腸寸斷呢?

很多人都說,帝王之家難有真正的愛情,

或許的確是這樣吧,就好像唐明皇那樣,在國難臨頭的時候,在馬嵬坡拋棄了楊貴妃,令得她香消玉殞,可是,那是他在無可奈何之下被迫做出的決定啊,在事情安頓下來之後,回想起以前的點點滴滴,他又覺得悲從中來,或許,他也會後悔自己曾經做的決定吧。

在這一段中,我們能夠看到,白居易對於李楊的愛情,賦予了深深的同情,帝王之家本來就難得真正的愛情,所以,唐明皇能夠懷著如此真摯的情感,思念楊貴妃,這樣的感情,其實是很難能可貴的。

白居易不僅善於敘事,他在描寫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功夫,也是一流的,這長長的一段有關於唐明皇思憶楊貴妃的內容,是有著層次的,從場所上來說,

從蜀山到行宮;從時間上來講,從白天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這說明,唐明皇的思念,是時時在、處處在的,觸景傷情,睹物思人。

詩歌從各個方面反反復複地渲染著唐明皇的苦苦追求和不懈尋覓,在跌宕迴旋,層層渲染的過程中,人物的情感上升到了高☆禁☆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