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國際上曾經非常牛的中國動畫電影,後來卻陷入了模仿怪圈!

中國動畫起源於1920年左右,1926年攝製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揭開了中國動畫史的一頁。曾經中國的水墨古韻動畫被迪士尼動畫認為是最大的競爭對手,一直不敢小看中國動畫行業。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國的動畫行業卻捨本逐末,放棄了優勢,反而追逐美式動漫風或者日式動漫風。

尤其是前幾年國漫大多神似日漫,甚至臺詞、配音風格也去模仿,令人作嘔。不過近幾年還是湧現出了一批不錯的國漫,希望國漫越來越好吧!本期小編給大家帶來一些屬於開拓時期的中國動畫電影,一起欣賞一下獨具中國風味的動畫片吧!

這個動畫留給大家猜猜吧

1、《大鬧畫室》

《大鬧畫室》是中國第一部獨創動畫片。影片講述了在畫室裡有一個紙人和主人制服紙人的故事。

2、《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是由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 、萬滌寰執導,萬氏兄弟參與配音的一部黑白動畫電影。影片講述了唐僧師徒4人去西天取經,受阻於火焰山的故事。

3、《神筆》

《神筆》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5年製作的的木偶人動畫片,由靳夕、尤磊擔任導演,洪汛濤任編劇,創作的一部表現勞動人民“懲惡揚善”意願的神話木偶片 。該片講述了自幼家貧的馬良用仙人贈送的神筆幫助窮苦老百姓,並用智慧與貪官作鬥爭,最後消滅貪官,懲惡揚善的故事。《神筆》獲得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這是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美術片。


4、《烏鴉為什麼是黑的》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6年製作的動畫短片。短片由李克弱、錢家駿擔任導演,一凡擔任編劇 。該片主要講述了一隻美麗的鳥,它羽毛豐滿,豔麗動人,卻高傲自大;在秋季時不屑構築鳥窩,在冬季時飽受嚴寒,在野火處取暖時被野火點燃羽毛後被燒黑變成烏鴉的故事。該片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片。1956年獲第七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獎,1957 年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美術片三等獎。

5、《小蝌蚪找媽媽》與《牧笛》

在1960年,令全世界驚歎的“水墨動畫”橫空出世。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媽媽》還有《牧笛》。

《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于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牧笛》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3年攝製的水墨動畫片,由盛特偉、錢家駿擔任導演,盛特偉兼任編劇,段孝萱擔任攝影,是繼《小蝌蚪找媽媽》之後,世界第二部水墨動畫片。

6、《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1964年製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由法國Les Films de ma Vie (VHS)公司發行,萬籟鳴、唐澄聯合執導。該片以神話形式,通過孫悟空鬧龍宮、反天庭的故事,比較集中而突出地表現了主角孫悟空的傳奇經歷。

7、《哪吒鬧海》

《哪吒鬧海》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動畫電影,它是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上均獲得過多個獎項,1980年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動畫電影獎,1983年獲得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影片主要講述了陳塘關李靖之子李哪吒與東海龍宮之間的恩怨情仇。

8、《天書奇譚》

《天書奇譚》是根據《平妖傳》部分章節改編,中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3年出品的動畫長片。由王樹忱、錢運達導演,包蕾、王樹忱編劇,柯明擔任造型設計。該片講述天宮裡的袁公偷盜天書,刻在石洞裡,後被三隻狐狸偷學。狐狸修煉天書法術後,危害百姓。最後由天鵝蛋化為人形的蛋生,學習法術後和袁公一起消滅了狐妖,而袁公因洩露天機,被抓回了天庭。

9、《三個和尚》

《三個和尚》是根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製作的動畫短片。短片由徐景達、馬克宣擔任導演,包蕾任編劇 。

該片通過三個和尚沒水吃、寺廟失火、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救火直至後來三人合作吊水的情節,既批評了“三個和尚沒水吃”這種社會上存在的落後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齊,泰山移”的社會新風尚,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10、《寶蓮燈》

《寶蓮燈》(Lotus Lantern)是中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99年出品的動畫電影,由常光希導演,吳貽弓任藝術指導,王大為編劇,姜文、寧靜、陳佩斯、徐帆等參與配音。該片根據同名中國神話改編,講述了沉香歷盡艱辛拜師學藝,最終通過寶蓮燈打敗舅舅二郎神救出母親的故事。影片於1999年7月30日上映,並獲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1956年獲第七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獎,1957 年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美術片三等獎。

5、《小蝌蚪找媽媽》與《牧笛》

在1960年,令全世界驚歎的“水墨動畫”橫空出世。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媽媽》還有《牧笛》。

《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于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牧笛》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3年攝製的水墨動畫片,由盛特偉、錢家駿擔任導演,盛特偉兼任編劇,段孝萱擔任攝影,是繼《小蝌蚪找媽媽》之後,世界第二部水墨動畫片。

6、《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1964年製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由法國Les Films de ma Vie (VHS)公司發行,萬籟鳴、唐澄聯合執導。該片以神話形式,通過孫悟空鬧龍宮、反天庭的故事,比較集中而突出地表現了主角孫悟空的傳奇經歷。

7、《哪吒鬧海》

《哪吒鬧海》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動畫電影,它是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上均獲得過多個獎項,1980年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動畫電影獎,1983年獲得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影片主要講述了陳塘關李靖之子李哪吒與東海龍宮之間的恩怨情仇。

8、《天書奇譚》

《天書奇譚》是根據《平妖傳》部分章節改編,中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3年出品的動畫長片。由王樹忱、錢運達導演,包蕾、王樹忱編劇,柯明擔任造型設計。該片講述天宮裡的袁公偷盜天書,刻在石洞裡,後被三隻狐狸偷學。狐狸修煉天書法術後,危害百姓。最後由天鵝蛋化為人形的蛋生,學習法術後和袁公一起消滅了狐妖,而袁公因洩露天機,被抓回了天庭。

9、《三個和尚》

《三個和尚》是根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製作的動畫短片。短片由徐景達、馬克宣擔任導演,包蕾任編劇 。

該片通過三個和尚沒水吃、寺廟失火、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救火直至後來三人合作吊水的情節,既批評了“三個和尚沒水吃”這種社會上存在的落後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齊,泰山移”的社會新風尚,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10、《寶蓮燈》

《寶蓮燈》(Lotus Lantern)是中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99年出品的動畫電影,由常光希導演,吳貽弓任藝術指導,王大為編劇,姜文、寧靜、陳佩斯、徐帆等參與配音。該片根據同名中國神話改編,講述了沉香歷盡艱辛拜師學藝,最終通過寶蓮燈打敗舅舅二郎神救出母親的故事。影片於1999年7月30日上映,並獲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