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萬達“繳械投降”,富力“死追猛打”,他們要幹什麼?

萬達在之前用近200億的價格將77家酒店甩手富力之後,再一次讓富力地產當了接盤俠。

前不久,國家進一步規範境外投資方向,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境外投資已經成為被限制的重點。王健林之前在國內大量舉債的同時大舉進軍海外,不僅造成企業負債較重,其背後隱藏的嚴重金融風險也不可小視,而大量投資海外有轉移國內資產之嫌疑。在這種背景下,銀行要求還貸,王健林不得不忍痛甩賣資產降低負債率。

同時王健林表態將投資重心轉到國內也是對國內經濟建設的有力支持。那句自己賺的錢,想往哪兒投往哪兒投的話已經隨風遠去了。

《德林社》常說,生意場上沒有情懷,有的只是利益。作為生意人,富力老闆李思廉算的賬應該比我們清楚。曾經的“華南五虎”,如今卻是今非昔比。在恒大、碧桂園朝著5000億元年銷售額狂奔時,富力地產還默默地在千億征途上奮戰。基於今年前六個月完成了388.1億元的協議銷售額,

富力僅表示將全年協定銷售目標提升至人民幣800億元。規模上的差距讓富力無法底氣十足,擴大規模是富力的第一訴求。

客觀而言,萬達之前甩賣的酒店項目和此次棄購的倫敦項目,足夠優秀,富力接盤毫無疑問是一筆划算的生意。

當前,富力地產正在IPO排隊之中,對於IPO企業來說,求穩是第一要務,特別是對於國家的政策方針必須滿足,在近期境外投資方向中,房地產投資明確不受鼓勵,但富力依舊願意接手,充分說明了富力對這塊資產價值的認同。

在資本管制加強、嚴厲打擊金融大鱷的當頭,無論是富力還是融創能夠撿漏獲得好資產,其背後的謀劃充滿了想像力。

在半年前,

二掌櫃曾經在給會員交流時指出,其看好融創中國的表現,其核心邏輯就在於融創在其他金融大鱷收縮資產時,融創有能量趁機並購好資產。如今融創中國的港股股價是一路扶搖之上。

對於這萬達和富力來說,我們沒有必要去算清楚背後到底是誰吃虧,他們必然有自己的首要訴求,在利益面前任何生意都是可以談成的面對萬達和富力的大生意,也許老百姓們會說,

他們那是呂洞賓戲牡丹—兩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