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媒先聲:都是北方人,東北人和西北人的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琢磨這個話題很久了,說是早有預謀也勉強算得上。

最初的啟發,來源於酸菜燉粉條。

01 同一種吃法,彰顯不同風格

地球人都知道,中國東北有道名菜,叫酸菜燉粉條;而巨大多數地球人並不知道,中國西北有道家常菜,也叫酸菜燉粉條。

事實上,兩道酸菜燉粉條根本就是一回事。

酸菜是北方人都醃的大白菜,粉條是北方最常見的土豆澱粉製品。甚至從烹飪工藝上來講,東北人做的酸菜燉粉條,並沒有西北人做的那麼精細,略顯粗鄙。

東北人做酸菜燉粉條,常見做法是豬油熗鍋、放大肉塊酸菜翻炒、加水燉粉條,只放少許鹽,講究原味,盡顯豪邁大氣;

西北人做酸菜燉粉條,常見做法是清油熗鍋、放肉片酸菜青紅椒等翻炒、加少許水燉粉條,放各式調料,講究花色,盡顯內秀含蓄。

02 同一道菜品,解碼不同性格

國人眼裡的東北人都是大嗓門,屁大的事都能吆喝成八卦熱點,淨忽悠人,笑星遍地;國人眼裡的西北人都是悶葫蘆,

天大的事都能憋在心裡不願說,瞎琢磨事,高產作家。

就拿酸菜燉粉條來說,東北人就敢理直氣壯地對客人說:“親家來了,必須是酸菜燉粉條”,當然,桌上同樣擺滿了小雞燉蘑菇、裡面還添加了高麗參,仿佛酸菜燉粉條是一種高度。

西北人只會滿臉歉意地對客人說:“親家來了,家裡也沒啥好吃的,炒個酸菜好下酒”,儘管,桌上同樣擺滿了手抓羊肉、甚至更高級的稀有山珍,

似乎酸菜燉粉條拉低了檔次。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東北人始終熱情開朗,從來沒有因為生活的拮据而自卑過,造就了一道名菜;西北人內斂含蓄,從來都會因為生活的平庸而感到自卑,錯失了一道名菜。

03 同一款食材,體會不同味道

東北人樂觀,把上不了檯面的鄉村風味,硬是吃出了特色;西北人自卑,如此爽口的美味,居然連地方風味都算不上。

西北人暗暗地在心裡想:不就是顆酸菜嗎?東北人愛出風頭就出吧,

我根本就沒撒在眼裡;不就是粉條嗎?我們家裡多的是,糧垛子裡碼下的多到吃不完。

東北人大聲地在外面嚷:不就是顆酸菜?不是老鐵我不做給你吃;不就是粉條?老子咋就覺得是金不換呢!再常見,那也是咱東北銀眼裡妥妥的“國菜”!

因此,吃東北人的酸菜,你能吃出二人轉的喜感來,還有雪村同學的那句“翠花,上酸菜”的語境;吃西北人的酸菜,

你或許只能吃出《楊乃武與小白菜》的酸楚來。

最後提醒一句:酸菜燉粉條雖好,可不要多吃哦。

因為,大多數粉條,都是有礬的。礬在身體裡積累多了就會影響健康,比如老年癡呆和兒童智力發育不良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