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書中的海外國度,怪力亂神的秘密之地

《山海經》

《山海經》中的海外畸形之國

《山海經》的成書年代歷來有爭議,或認為是伯益所作,或認為是戰國時代的巫書,一般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經》分為《山經》和《海經》,山和海的極端地理條件下,狂悖而又怪異的神明遍地奔走,釋放出灼人眼目的異彩,讀《山海經》,尤其是圖像本,無疑是視覺的震盪。

我更偏愛《海經》部分,南海中的大蟹,大者有千里,豎起的眼睛像擎天之柱,人面魚身的鯪魚在海中乘著波浪上下,又有海外的神異國度,那裡面的百姓各有奇怪的貌相,讙朱國人長著鳥嘴,身後有翅膀,他們在海灘中灼食魚類。又有長臂人,伸出數丈長的手臂,直接從海裡撈魚。還有穿胸國,國人胸前都有一個透膛的大洞,可以把迎面而來的海風阻力化解掉。《山海經》中對海外民族的想像,
左右著國人的地理觀,直到清末及民國的圖像系統,比如《點石齋畫報》中的海怪,《大千圖說》中對外星人形象,都未離《山海經》的體系。

《諸蕃志》中的妖怪國和落日之國

《諸蕃志》是南宋的趙汝適在泉州市舶使任上的著作。趙汝適是宋太宗八世孫,博聞強記,頗有才幹,他走訪來泉州貿易的外商,詢問海外風物,每有所得便記下,後來成書。該書記載了東自日本、西至東非索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東岸諸國的風土物產及自中國沿海至海外各國的航線里程及所達航期,

但也提供了一些來自道聼塗説的海外經驗,充溢著怪異的細節,令人細思恐極。比如其中提到的“中理國”就是一個妖異的世界,國人皆是妖怪,變成水族劫掠往來船隻:“中理國人多妖術,能變身作禽獸或水族形,驚眩愚俗,番舶轉販,或有怨隙,作法阻之”。中理國明代又稱麻利國,
即今東非的索馬里,可見這裡自古即是海盜氾濫之地。又有“茶弼沙國”,是傳說中的日落之地,晚上太陽在這附近的海中墜落,“其聲極震,洪于雷霆”,國王便命人每天在日落之時,於城頭吹螺號擊鼓,沖淡太陽墜落之聲,如若不然,國中的孕婦和嬰孩聽到太陽墜落的巨大聲響將會被震死。

《瀛涯勝覽》

《瀛涯勝覽》:海外諸國親歷記

馬歡是鄭和下西洋的見證者,西洋諸國的山川風物,都在記載之列。馬歡是浙江會稽人,通曉阿拉伯語,雖非科舉出身,卻因才幹出眾而被選拔到鄭和船隊中,是船上的“通事”。鄭和下西洋是前所未有的壯舉,那個時代能開眼看世界的人是何等幸運,馬歡在船隊中只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我們借助他的視角,從亞洲至非洲的海上畫卷徐徐展開,占城、爪哇、暹羅、滿刺加、蘇門答剌、錫蘭、忽魯謨斯、天方,海外的一切都是新異的,傳說中的地名均有了親歷的記錄,鄭和的遠航才如此真切。馬歡在《瀛涯勝覽》的自序中闡發了自己所本的理念:“措意遣詞,不能文飾,但直筆書其事而已。”記鄭和下西洋的書還有費信的《星槎勝覽》,鞏珍的《西洋番國志》,費信和鞏珍也都隨鄭和的船隊下西洋,但相較而言,還是《瀛涯勝覽》更為詳實。

《三寶太監西洋記》

《三寶太監西洋記》的外國人會法術

《三寶太監西洋記》是明代羅懋登所作的一部神魔小說,魯迅曾將其列為《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之後的第三部神魔小說。據說作者羅懋登是明朝萬曆年間的落第書生,據小說裡使用的方言來看,應為南京人,或是流寓南京。他發此奇想,將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歷史事件敷衍成小說,是為了激勵時人抗擊倭寇,也希望執政者能以史為鑒,重振國威。這部書共一百回,煌煌大觀,將歷史事件演義為海上降妖伏魔的艱辛之旅,相當於一部海洋版的《西遊記》。作者虛構了一個人物,佛界的長老金碧峰,此人法力高強,在鄭和船上幫助鄭和斬妖除魔,也有觀點認為《三寶太監西洋記》是模仿《西遊記》的套路,鄭和對應的是唐僧,金碧峰長老對應的是孫悟空,此外還有道士張真人,海中有無數艱難險阻,海怪興風作浪,海外諸國也有法力高強之人,還有航海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都被一一化解,類似於“九九八十難”。

我們借助他的視角,從亞洲至非洲的海上畫卷徐徐展開,占城、爪哇、暹羅、滿刺加、蘇門答剌、錫蘭、忽魯謨斯、天方,海外的一切都是新異的,傳說中的地名均有了親歷的記錄,鄭和的遠航才如此真切。馬歡在《瀛涯勝覽》的自序中闡發了自己所本的理念:“措意遣詞,不能文飾,但直筆書其事而已。”記鄭和下西洋的書還有費信的《星槎勝覽》,鞏珍的《西洋番國志》,費信和鞏珍也都隨鄭和的船隊下西洋,但相較而言,還是《瀛涯勝覽》更為詳實。

《三寶太監西洋記》

《三寶太監西洋記》的外國人會法術

《三寶太監西洋記》是明代羅懋登所作的一部神魔小說,魯迅曾將其列為《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之後的第三部神魔小說。據說作者羅懋登是明朝萬曆年間的落第書生,據小說裡使用的方言來看,應為南京人,或是流寓南京。他發此奇想,將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歷史事件敷衍成小說,是為了激勵時人抗擊倭寇,也希望執政者能以史為鑒,重振國威。這部書共一百回,煌煌大觀,將歷史事件演義為海上降妖伏魔的艱辛之旅,相當於一部海洋版的《西遊記》。作者虛構了一個人物,佛界的長老金碧峰,此人法力高強,在鄭和船上幫助鄭和斬妖除魔,也有觀點認為《三寶太監西洋記》是模仿《西遊記》的套路,鄭和對應的是唐僧,金碧峰長老對應的是孫悟空,此外還有道士張真人,海中有無數艱難險阻,海怪興風作浪,海外諸國也有法力高強之人,還有航海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都被一一化解,類似於“九九八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