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莫愁“絕學”無人繼,這裡的國學style,寫足了“傳承”二字

“我把小鑼當當敲,稀奇的事情真不少。大觀山上風光好,山清水秀白雲飄。”鑼鼓一敲,唱詞一響,小熱昏學員一出場就贏得了陣陣掌聲。俏皮的杭州方言,接地氣的本地詞句,讓人忍不住從內心感受到親切與喜悅。

這是小熱昏文化在傳承!

伴隨著一聲“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一對對“小杜麗娘”和“小春香”緩緩登臺,水袖蹁躚,蓮步輕移,怯中帶喜,欲語還休。文暉小昆班學員一唱三歎之中將杜麗娘遊園的驚喜與哀愁呈現在了我們的眼前。這是昆曲文化在傳承!

2017年8月24日下午,文暉街道文化綜合體內,文暉小昆班和杜傳富小熱昏傳習班結業暨學習成果彙報演出正在火熱上映中,絲毫不比電影大片遜色。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心中的國學之花正越開越豔!

1

小小表演團 大咖來助陣

本次演出的成員來自文暉小昆班和杜傳富小熱昏傳習班的學員,平均年齡在9歲,經過暑期近兩個月的訓練,小小表演團帶著各自的“絕技”一一亮相。

小主持人黃子竣陣陣激昂的架子鼓聲,瞬間引爆了現場的氣氛,大家熱情十分高漲。在精彩的開場表演後,花絮視頻《花兒與少年的國學之旅》帶著所有人一起經歷了夏令營學習階段的酸、甜、苦、辣,鏡頭記錄的每一個美好瞬間,

都勾起了那份帶著堅持的回憶。

在鑼聲與說唱聲中,小熱昏表演《水果招親》為我們譜寫了一曲經典與創意結合的傳統之歌。弘揚孝道美德的《敬老敬孝》表演,讓我們牢記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傳統文化。

看著小熱昏傳習班學員的精彩表演,小昆班的小學員也不甘落後。

徐徐疾疾的拍板聲中,小花旦們為我們展示了優雅的昆曲身段。隨著笛聲飛揚,一曲《皂羅袍》清唱,滌蕩心靈,

仿佛讓思緒回到600年前。

現場更是邀請到了浙江昆劇團名譽團長、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汪世瑜先生,對於已有近10年發展歷程的文暉小昆班,他表示昆曲作為一種非遺文化,文暉街道在傳承方面做了很有益的嘗試。通過校園社團和社區專案的結合,

將這種文化品味長期、立體地在民間中傳遞下去。 同時,他鼓勵這些小小昆曲表演家們不忘初心,在昆曲的滋養下快樂成長。

2

當民族風邂逅國際範

昆曲流傳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該劇種於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稱號。

藝術是民族的語言,更是世界的語言。在文暉小昆班中也正上演著民族與世界交融的美好畫面,今年即將上三年級的華英琪是一名中國、土耳其混血兒,一年前她被昆曲優美的姿態所吸引,加入文暉小昆班,成為一名中外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從小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杭州,也非常喜歡中國文化,一開始是喜歡唱歌才被昆曲吸引的,覺得昆曲的唱腔非常特別。”華英琪表示。華英琪媽媽現在是一位全職媽媽,她說華英琪的生活中體現了各種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學習昆曲是希望在她心中播下中國傳統文化的種子。

3

傳承國學,我們一直在路上

昆曲的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當一段唯美的昆曲唱詞在小票友們口中淺吟低唱時,頓感畫風清奇,而在下城區文暉街道,正有這樣一群小小的“杜麗娘”“小春香”。學習昆曲不僅陶冶了孩子們的藝術情操,也弘揚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多年來,昆曲社團一直是京都小學校園文化的一個特色項目,活躍在學校的課堂節、藝術節、校慶等各類舞臺上。

去年10月,文暉街道“社區一家”公益創投專案全面鋪開,居民參與、社區共建是本次微創投的特點,也為文暉小昆班的發展帶來契機。通過專案社工的努力,文暉小昆班入駐文暉小當家兒童青少年社區融入項目,在營造社區文化的風浪中揚帆起航,走出校園,走進社區,促進親子交流,營造社區氛圍。

同樣,杜傳富小熱昏傳習班也是文暉街道“社區一家”公益創投平臺上的另一朵“文化之花”。如果說小昆班讓我們看到了她們的美、她們的豔、她們的雅,那麼,小熱昏就帶來了他們的熱鬧、他們的快樂、他們的接地氣。

相同的是,小昆班和小熱昏的出現與發展,讓我們看到了他們身後帶來的親人團體、票友團體、粉絲團體,這是文化傳播的力量,也是氛圍感染的力量。而當這些群體變得越來越大時,我們能感受到社區一家的門開得更大了。我們也期待,大門內的成員能越來越多!

本次彙報演出,花兒和少年們用行動,為這一階段的國學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當然,這並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對於國學的傳承,我們永遠在路上。下半年,文暉小昆班將走進浙江昆劇團,浙昆的專業老師將會開展針對他們的個性化輔導,幫助小演員們邁上新臺階。

藝術是民族的語言,更是世界的語言。在文暉小昆班中也正上演著民族與世界交融的美好畫面,今年即將上三年級的華英琪是一名中國、土耳其混血兒,一年前她被昆曲優美的姿態所吸引,加入文暉小昆班,成為一名中外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從小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杭州,也非常喜歡中國文化,一開始是喜歡唱歌才被昆曲吸引的,覺得昆曲的唱腔非常特別。”華英琪表示。華英琪媽媽現在是一位全職媽媽,她說華英琪的生活中體現了各種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學習昆曲是希望在她心中播下中國傳統文化的種子。

3

傳承國學,我們一直在路上

昆曲的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當一段唯美的昆曲唱詞在小票友們口中淺吟低唱時,頓感畫風清奇,而在下城區文暉街道,正有這樣一群小小的“杜麗娘”“小春香”。學習昆曲不僅陶冶了孩子們的藝術情操,也弘揚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多年來,昆曲社團一直是京都小學校園文化的一個特色項目,活躍在學校的課堂節、藝術節、校慶等各類舞臺上。

去年10月,文暉街道“社區一家”公益創投專案全面鋪開,居民參與、社區共建是本次微創投的特點,也為文暉小昆班的發展帶來契機。通過專案社工的努力,文暉小昆班入駐文暉小當家兒童青少年社區融入項目,在營造社區文化的風浪中揚帆起航,走出校園,走進社區,促進親子交流,營造社區氛圍。

同樣,杜傳富小熱昏傳習班也是文暉街道“社區一家”公益創投平臺上的另一朵“文化之花”。如果說小昆班讓我們看到了她們的美、她們的豔、她們的雅,那麼,小熱昏就帶來了他們的熱鬧、他們的快樂、他們的接地氣。

相同的是,小昆班和小熱昏的出現與發展,讓我們看到了他們身後帶來的親人團體、票友團體、粉絲團體,這是文化傳播的力量,也是氛圍感染的力量。而當這些群體變得越來越大時,我們能感受到社區一家的門開得更大了。我們也期待,大門內的成員能越來越多!

本次彙報演出,花兒和少年們用行動,為這一階段的國學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當然,這並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對於國學的傳承,我們永遠在路上。下半年,文暉小昆班將走進浙江昆劇團,浙昆的專業老師將會開展針對他們的個性化輔導,幫助小演員們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