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的中國行|在希望的田野上——麥子黃了

一到週末,攝影師們就開始紛紛討論週末去哪兒拍,哪兒有好景,帶上愛姬,帶上麻豆,走起。

小I沒有麻豆,只有愛姬,不過說走咱也可以走。

這個週末的主題是:大稿村的麥田金燦燦。

稿:念Gǎo。原諒小I是個文盲,把它讀成了Hāo,取了“禾”的“H”,“高”的“āo”,還挺會編,可惜沒這字。

別念錯了,念Gǎo。

提到這裡,通州還有個地方:漷縣。漷:Hǔo,不念Gūo。老師說過:不認識就查字典,別瞎編!

回歸正題,大稿村在哪,小I只知道在通利福尼亞,只要是在通州福尼亞,就應該離小I不遠了。具體在哪已經不重要了,誰讓咱是現代化的生活呢?

3.1公里?近麼?遠麼?沒有距離概念,不過比起馬拉松近吧,他們跑都能跑到,

小I應該可以走的到。

背起行囊,帶上果果,Let‘s Go!

一路是坎坷的,背著一個大行囊,扛著一個三腳架,手裡還得牽著果果。

唐僧取經不過只是九九八十一難,但是人家不需要扛行囊,有個白龍馬可騎。

果果,雖然也是白色的,但是人家不讓騎不說,還得時不常得需要抱著。

知道唐僧為什麼這麼白麼?西天取經各種陽光各種沙漠各種海灘,怎麼就一點都沒曬禿擼皮呢?

理由很簡單:不管春夏秋冬,唐僧從未脫過袈裟。

哪像我們,一到夏天,巴不得就Lǔo體,能不穿儘量不穿,不曬黑你來找小I。

說話之間,來到一片金燦燦的麥田。

是的,金燦燦,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說道麥田,No No別聯想到麥田地產,我們說的是麥子的田地,印象最深的有兩點:

1)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冬天“棉被”蓋得越厚,春天麥子就長得越好。從農業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對冬小麥是非常有利的,有很好的防寒作用。

雪還可以起著保暖的作用。俗話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並不是子虛烏有的,而是有著充分的科學根據。

同學們一定都見過睡雪窩的人。雪本身給人的感覺是很涼,但雪的內部卻十分暖和。冬天雪下的越厚,地下的莊稼就會越暖和。

(三在這裡是虛詞,被字是把被比作了雪)所以冬天麥蓋三層被就是說冬天下了許多場雪,就好像在麥子上蓋了很多層被子一樣.(一來由於雪的特殊功能,可以在地面上形成一層保溫層,可以給麥苗保溫;二來當春天天氣暖和的時候,

化了的雪滲入土壤,可以增加麥苗的水分供應)這樣一來,來年就可以大豐收了。(枕著饅頭睡用了誇張的手法,為的是體現雪給人們帶來的豐收喜悅)

2)把麥穗塞到褲腳裡,麥穗會隨著你的步伐往上爬;

小I相信,大部分見過麥穗的男生都應該玩過吧,有時玩著玩著還會把麥穗忘記在褲子裡,當發覺很癢的時候才記起。

小I是南方人,麥子很小的時候有種過,也許是氣候的原因,收成不太好,所以後來就漸漸的不在種植小麥了,而是只種植水稻。

話說,有小麥的時候,看著金燦燦是覺得很“Huáng”,很刺眼。

在一般人眼裡,這應該是豐收的喜悅,可為什麼到了我這是刺眼呢?

因為小麥黃了,就意味著得下地收割了。

依稀可記收割小麥是很費勁的事情,不像水稻,是一簇一簇的。小麥心散,生的很隨便,長的很隨意,拿捏不方便不說,想把這些麥穗打下來也很難,現在想像都犯怵啊。

小I思維屬於跳躍思維,能不能跟上節奏,還得看各位看官的心情了。

提到隨意生長的小麥,小I就想起了東北的隨意東北的粗礦。

大東北,種的麥子,麥種隨意灑,是那麼的隨意,麥子長的也那麼隨心,到了收割的時候打麥穗需要一定的力量才行,久而久之生活就過的輕鬆隨意了。

小南方,種的稻子,是一根一根打小就精心栽培,稍微長大點之後還得拔出來,重新一小撮一小撮的插秧,久而久之生活就變得精心,仔細。

是不是這個理兒?說到這,東北銀會不會找我算帳?

不過小I不怕,小I數學好,算帳絕對不會算錯。

小時候習以為常的生活,如今都是難得一見的一道風景線。

是因為小時候不懂得欣賞,還是長大後離開了環境?

當田野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說明生活水準已經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了。

不再為下一頓的糧食著落而苦惱了。

經常會聽到,我要找個攝影師當男朋友。為什麼呢?

這樣,就有人給我拍美照了。

於是乎,沒有女朋友的男屌絲們紛紛去學攝影,希望相機能給他帶來一個女朋友。

可是,男屌絲攝影師又錯了。

女孩子們的意思是:找個帥哥當男朋友,會不會攝影是不重要,當然會攝影就更好了。

你看他,長得帥,還是紅頭鏡頭,你可以麼?

屌絲就是屌絲,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屌絲的命運。

別歎氣,臉是父母給的,一定得保持原汁原味兒的。

當心燥的時候,可以考慮去練練太極。

一個轉身需要好幾分鐘,小I是個心急寥寥的傢伙,蹲在地上想給他拍個正臉。

可是他這一個轉身,慢慢悠悠慢慢悠悠,真想過去跟他說:大哥,咱能快點不,手持相機很重的。

帶著耳機練太極,什麼音樂能有這麼緩慢的節奏呢?

還是哥壓根沒帶節奏?

心想,如果來一段《Good Boy》,哥還能不能這麼練下去呢?

小I覺得,可以來一段,鍛煉自己的定力。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看見的不是肩扛鋤頭戴草帽的叔叔們,而是悠閒散步的老爺子們。

老爺子有意思,剛開始大搖大擺的散步,一看見我的鏡頭,居然擦汗。

是這汗還是那汗?(中國語言博大精深,不懂勿問)。

遠傳傳來一陣悠揚悅耳的笛聲。

本以為會圍繞一群人,可是走近一看,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也沒有觀眾。

一個人,對著麥子,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

這空曠的田野,就是你的舞臺。

這一片麥穗,就是您忠實的粉絲。

Oh,no,粉絲還是有的。

果果,你聽的懂麼,聽的那麼認真。如果你再喊兩句當作喝彩,就完美了。

“弟弟,弟弟,別跑那麼快,小心摔倒。”

果真是有初生牛犢不怕虎之氣。

跑的比哥哥快,哥哥後面緊跟著,擔心弟弟摔倒在地了。

小夥伴,真好!

誰說不遠的?一個來回下來,腳泡都已經磨出來了。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排行榜終於得了百年難得一遇的第一名(不過只是暫時的,所以趕緊留個第一記錄)。朋友圈裡的第一,不是每個人都能拿的,各個都是運動能手,想排第一,且得付出點汗水。

我的中國行 - 愛旅行 愛攝影 愛分享 愛生活

小I是南方人,麥子很小的時候有種過,也許是氣候的原因,收成不太好,所以後來就漸漸的不在種植小麥了,而是只種植水稻。

話說,有小麥的時候,看著金燦燦是覺得很“Huáng”,很刺眼。

在一般人眼裡,這應該是豐收的喜悅,可為什麼到了我這是刺眼呢?

因為小麥黃了,就意味著得下地收割了。

依稀可記收割小麥是很費勁的事情,不像水稻,是一簇一簇的。小麥心散,生的很隨便,長的很隨意,拿捏不方便不說,想把這些麥穗打下來也很難,現在想像都犯怵啊。

小I思維屬於跳躍思維,能不能跟上節奏,還得看各位看官的心情了。

提到隨意生長的小麥,小I就想起了東北的隨意東北的粗礦。

大東北,種的麥子,麥種隨意灑,是那麼的隨意,麥子長的也那麼隨心,到了收割的時候打麥穗需要一定的力量才行,久而久之生活就過的輕鬆隨意了。

小南方,種的稻子,是一根一根打小就精心栽培,稍微長大點之後還得拔出來,重新一小撮一小撮的插秧,久而久之生活就變得精心,仔細。

是不是這個理兒?說到這,東北銀會不會找我算帳?

不過小I不怕,小I數學好,算帳絕對不會算錯。

小時候習以為常的生活,如今都是難得一見的一道風景線。

是因為小時候不懂得欣賞,還是長大後離開了環境?

當田野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說明生活水準已經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了。

不再為下一頓的糧食著落而苦惱了。

經常會聽到,我要找個攝影師當男朋友。為什麼呢?

這樣,就有人給我拍美照了。

於是乎,沒有女朋友的男屌絲們紛紛去學攝影,希望相機能給他帶來一個女朋友。

可是,男屌絲攝影師又錯了。

女孩子們的意思是:找個帥哥當男朋友,會不會攝影是不重要,當然會攝影就更好了。

你看他,長得帥,還是紅頭鏡頭,你可以麼?

屌絲就是屌絲,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屌絲的命運。

別歎氣,臉是父母給的,一定得保持原汁原味兒的。

當心燥的時候,可以考慮去練練太極。

一個轉身需要好幾分鐘,小I是個心急寥寥的傢伙,蹲在地上想給他拍個正臉。

可是他這一個轉身,慢慢悠悠慢慢悠悠,真想過去跟他說:大哥,咱能快點不,手持相機很重的。

帶著耳機練太極,什麼音樂能有這麼緩慢的節奏呢?

還是哥壓根沒帶節奏?

心想,如果來一段《Good Boy》,哥還能不能這麼練下去呢?

小I覺得,可以來一段,鍛煉自己的定力。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看見的不是肩扛鋤頭戴草帽的叔叔們,而是悠閒散步的老爺子們。

老爺子有意思,剛開始大搖大擺的散步,一看見我的鏡頭,居然擦汗。

是這汗還是那汗?(中國語言博大精深,不懂勿問)。

遠傳傳來一陣悠揚悅耳的笛聲。

本以為會圍繞一群人,可是走近一看,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也沒有觀眾。

一個人,對著麥子,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

這空曠的田野,就是你的舞臺。

這一片麥穗,就是您忠實的粉絲。

Oh,no,粉絲還是有的。

果果,你聽的懂麼,聽的那麼認真。如果你再喊兩句當作喝彩,就完美了。

“弟弟,弟弟,別跑那麼快,小心摔倒。”

果真是有初生牛犢不怕虎之氣。

跑的比哥哥快,哥哥後面緊跟著,擔心弟弟摔倒在地了。

小夥伴,真好!

誰說不遠的?一個來回下來,腳泡都已經磨出來了。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排行榜終於得了百年難得一遇的第一名(不過只是暫時的,所以趕緊留個第一記錄)。朋友圈裡的第一,不是每個人都能拿的,各個都是運動能手,想排第一,且得付出點汗水。

我的中國行 - 愛旅行 愛攝影 愛分享 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