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培養孩子的自信,你需要給孩子摘掉負面標籤,這些方法幫你搞定!

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阿黛爾·法伯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因為孩子的拖拉、不良行為、不遵守約定等問題進行說教,孩子有時會裝作沒聽到,

有時和你對著幹,或者乾脆不理。做為父母,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對孩子一次次的否定,帶給孩子的影響會是什麼?

圖片來自網路

下面的情景,曾經是我的經歷,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出現過呢?

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對媽媽講話?太沒禮貌了!(孩子不做聲,

或者繼續用比較氣人的語氣和眼神對抗)

不是讓你把碗放在池子裡嗎?怎麼亂放!(孩子不情願的放好,或者不理)

你做事情怎麼總是磨磨蹭蹭?怎麼那麼拖拉!(孩子更是面無表情的慢動作)

你的玩具怎麼總是亂放,不是說不玩了收起來嗎?(孩子不理,玩自己的,下次還是不會收好)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這些情景對大家來說似乎並不陌生。這些心急之下的口無遮攔,

其實將我們認為的那些錯誤行為放大了,而父母也在不經意間給孩子貼上了負面標籤。當父母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不當行為上,那麼,孩子的關注點也會被帶向了那個錯誤行為。

圖片來自網路

在我的育兒過程中,經歷了各種挫敗感,同時也在不斷的尋找好的育兒方法,

當我學習使用正面語言來和孩子對話時,孩子逐漸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做事情變得主動,做事情開始有規律,也變得更有自信了。

經過學習我做了溝通方式的調整,把原來的責備、批評和羞辱等負面語言變成了正面語言,學習以鼓勵的表述方式來和孩子對話。

“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對媽媽講話?太沒禮貌了!”

寶貝,媽媽聽到你這樣講話有點不舒服,媽媽希望我們一起想一想,

你怎麼說話會讓我們都感覺好一點呢?(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示提問)

“不是讓你把碗放在池子裡嗎?怎麼亂放!”

寶貝真是媽媽的小幫手,吃完飯知道把碗放到媽媽在洗碗的時候可以拿得到的地方。(描述性鼓勵)

“你做事情怎麼總是磨磨蹭蹭?怎麼那麼拖拉!”

媽媽注意到,你今天出門的速度比昨天快了兩分鐘呢,你是怎麼做到的?(關注孩子每一點小進步)

“你的玩具怎麼總是亂放,不是說不玩了要全部收起來嗎?”

媽媽注意到你把那個汽車玩具擺放到了玩具架上,看上去真整齊。(關注做的好的地方)

當換成正面的語言來溝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更懂得合作了。我的關注點放到了孩子做的好的地方,並及時給予了鼓勵,孩子也變得積極主動。當孩子有不好的語言或行為時,我也讓孩子知道我真實的感受是什麼。

圖片來自網路

父母不同的表達方式,給孩子帶來的感受也不同,通過正面的語言讓孩子意識到:我能行,我可以做到。做為家長,通過示範、正確的引導或者創造機會,讓孩子在體驗中慢慢建立自信,建立正確的信念和價值觀。

圖片來自網路

父母不同的表達方式,給孩子帶來的感受也不同,通過正面的語言讓孩子意識到:我能行,我可以做到。做為家長,通過示範、正確的引導或者創造機會,讓孩子在體驗中慢慢建立自信,建立正確的信念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