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低頭族”經常頭暈,原因90%是因為它,你注意到了嗎?

手機和網路的出現,讓我們不出門而盡知天下事,但是長期低頭或者坐姿不正,使得絕大多數的青年男女普遍有著不同程度的頸椎病,其中,頸椎錯位就是最常出現的一種症狀。

頸椎錯位容易引發多種不良反應,它的調理相對簡單,一般只需手法復位即可,但是大家在診治的時候一定要到專業部門就診,因為頸椎部位是人體非常重要的一個位置,千萬別讓非專業人士亂掰,不然很容易導致癱瘓。

之前遇到一個這樣的案例。

30歲的黃小姐是徐州一家廣告公司的編輯,一天下班後正看著電視突然就暈倒了,之後每個星期都要暈一次,家人見她這樣瞬間慌了神,趕緊帶著她到醫院做檢查,但是並沒有查出到底身體哪個部位出了問題,由於經常莫名其妙地暈倒,她曾被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征,經過反復治療,卻醫治無效。

後來,幾經周折,黃小姐的病因終於在徐州痛立止理骨堂找到了答案——原來元兇是第1、2節頸椎發生了錯位。

在痛立止理骨堂經過3次手法復位和康復調理,黃小姐頭暈的症狀徹底消失了。痛立止理骨堂負責人孟慶峰表示,年輕的電腦族經常頭暈,並且伴隨著想吐的症狀,特別是在突然轉頭的時候,原因90%是因為頸椎脫位。長期僵直於一個姿勢、久坐不動正是它的誘因。

長期低頭,頸椎最易脫位

痛立止理骨堂負責人孟慶峰還說,人體肩頸位置的第一、第二頸椎關節是很容易脫位的。人體的多數骨骼是一整段的,非常堅固,而頸椎呈中空狀,骨頭跟骨頭之間靠軟組織聯繫起來,像磚一樣一節一節往上壘。因而它不夠堅固,在外力的作用下可發生脫位。

頸椎靠軟骨連接,包裹著頸椎骨、軟骨的是肌肉,

肌肉強壯就能保護骨骼,然而現在的年輕人運動量太少,長時間對著電腦,低頭、偏頭的時間過長,關節移位的幾率就會大大提高。

痛立止理骨堂就近幾個月前來調理的患頸椎病的年輕低頭族群體總結發現,長時間低頭和偏頭的人最容易發生頸椎脫位。比如,有些患者工作時的電腦不在正前方,在左邊或右邊,腦袋長時間在側偏的狀態下很容易發生頸椎脫位。

痛立止理骨堂孟慶峰表示,通常,這類客戶一按頸椎就直接按到骨頭上,說明此處的肌肉力量極其薄弱。

除久偏著頭不活動外,打跆拳道,腳踢到頸椎也較容易出現脫位。在錯位的情況下,頸椎一般還能正常活動,脫位非常嚴重時,頭就像落枕一樣,會偏著回不去。

頭暈、偏頭痛是頸椎脫位的常見症狀

頸椎脫位後,最典型的不適是頭暈,看東西時感覺周圍事物都在旋轉。頭暈的同時感覺噁心、想吐,轉頭的時候,發作會明顯一些。少數嚴重脫位者走在路上猛回頭,可能就會突然暈倒,這是因為,脫位的頸椎關節可能正好刺激了周邊的迷走神經,發作厲害時,患者會出現意識喪失的情況。

痛立止理骨堂孟慶峰介紹,一個月前調理過一個40多歲的中年婦女,長期低頭勞作,有一天突然暈倒,30秒左右毫無意識,這是因為,迷走神經是腦神經中行程最長、分佈範圍最廣的神經,它途徑頸椎部位,壓迫到的迷走神經控制心臟,造成心跳減慢,血壓降低,從而產生暈厥。

偏頭痛也是頸椎脫位後常見的症狀,同樣是由於脫位關節壓迫神經造成的。客戶後腦勺區域出現疼痛,有時疼痛會放射到太陽穴、頭頂,這種病症臨床比較多;還有些客戶則出現類似針紮或放電一樣的疼痛,血管一下一下地跳痛。

痛立止理骨堂孟慶峰講到,只要頸椎一脫位,這些不適就會馬上出現。有些客戶脫位角度大,有些比較細微,錯位越嚴重症狀也就越嚴重。對頸椎脫位,觸診很重要,經驗豐富的調理師用手能摸出來,同時需要結合拍片仔細判斷。“年輕人頭暈90%因為頸椎脫位,年輕人的血管彈性好,不會出現血壓高、低血壓、糖尿病等症狀,可以到痛立止理骨堂免費諮詢;老年人本身心腦血管有問題,出現動脈硬化、腦梗塞、腦出血也會導致頭暈,建議去神經內科看病。”

亂復位可致癱瘓

頸椎錯位治療方法很簡單,靠手法復位就行了,可配合再做些軟組織的松解手法,出現症狀馬上手法復位,一次就能搞定。如果拖好幾天才調理,那麼康復期自然就會延長。“僅是頭暈不舒服拖幾天問題不算太大,若出現手麻腳麻一定要快速尋找專業的康復調理師進行康復調理。”痛立止理骨堂孟慶峰提醒道。

將脫位的關節用輕柔的力複回原位,手法復位時角度和力量要掌握好,非專業人士亂復位很容易弄出新問題。痛立止理骨堂曾調理過一個30多歲的客戶,在其他地方按摩師告訴他頸椎錯位了,要掰一掰。可在掰了十多分鐘後,患者兩腳無力被送往醫院。對此,痛立止理骨堂孟慶峰要告誡大家的是“頸椎旁邊的脊髓神經能支配下肢,復位時方向不對或用力太猛,可讓原來的錯位更加厲害甚至造成骨折。神經信號傳導不到下肢,這是非常危險的,有可能出現上下肢癱瘓。超過兩天不來就醫,下肢缺血就走不了路了。因為神經很容易壞死,一旦壞死就基本不可逆了。”

鍛煉頸項肌可保護頸椎

關節的穩定是靠肌肉來保護的,保護頸椎的肌肉叫做頸項肌,即脖子後方的肌肉,若它摸上去很有肉,有彈性,就能好好保護頸椎。

很多人鍛煉時只注重加強上肢力量,像鍛煉心肺功能的跑步、快走等,其實無法鍛煉到頸椎。電腦族想要有針對性地鍛煉頸項肌,可以按這個方法做:雙手交叉,環抱於後腦勺。頭用力往後仰,手往前對抗用力,保持5~10秒,休息45秒鐘,接著再做下一組,做到有點疲勞感或發熱感為止;脖子左右兩側的肌肉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方法做鍛煉:一手的手掌支撐頭的太陽穴位置,脖子和手對抗擠壓,可以鍛煉擠壓側面的肌肉。大家常常低頭,脖子前面的肌肉力量相對比較強,若比較差,也可以採取類似的對抗鍛煉,即頭往前低手往後推。

痛立止理骨堂孟慶峰最後提醒道:人體的狀態要達到一個平衡,有意識地做“反姿勢”式練習很重要,如上班低頭多,下班就多仰頭。電腦擺放在左邊,休息時頭多偏向右邊。復位後的頸椎雖不會更加容易錯位,但若不改變不良的姿勢,還會發生錯位。

頭暈、偏頭痛是頸椎脫位的常見症狀

頸椎脫位後,最典型的不適是頭暈,看東西時感覺周圍事物都在旋轉。頭暈的同時感覺噁心、想吐,轉頭的時候,發作會明顯一些。少數嚴重脫位者走在路上猛回頭,可能就會突然暈倒,這是因為,脫位的頸椎關節可能正好刺激了周邊的迷走神經,發作厲害時,患者會出現意識喪失的情況。

痛立止理骨堂孟慶峰介紹,一個月前調理過一個40多歲的中年婦女,長期低頭勞作,有一天突然暈倒,30秒左右毫無意識,這是因為,迷走神經是腦神經中行程最長、分佈範圍最廣的神經,它途徑頸椎部位,壓迫到的迷走神經控制心臟,造成心跳減慢,血壓降低,從而產生暈厥。

偏頭痛也是頸椎脫位後常見的症狀,同樣是由於脫位關節壓迫神經造成的。客戶後腦勺區域出現疼痛,有時疼痛會放射到太陽穴、頭頂,這種病症臨床比較多;還有些客戶則出現類似針紮或放電一樣的疼痛,血管一下一下地跳痛。

痛立止理骨堂孟慶峰講到,只要頸椎一脫位,這些不適就會馬上出現。有些客戶脫位角度大,有些比較細微,錯位越嚴重症狀也就越嚴重。對頸椎脫位,觸診很重要,經驗豐富的調理師用手能摸出來,同時需要結合拍片仔細判斷。“年輕人頭暈90%因為頸椎脫位,年輕人的血管彈性好,不會出現血壓高、低血壓、糖尿病等症狀,可以到痛立止理骨堂免費諮詢;老年人本身心腦血管有問題,出現動脈硬化、腦梗塞、腦出血也會導致頭暈,建議去神經內科看病。”

亂復位可致癱瘓

頸椎錯位治療方法很簡單,靠手法復位就行了,可配合再做些軟組織的松解手法,出現症狀馬上手法復位,一次就能搞定。如果拖好幾天才調理,那麼康復期自然就會延長。“僅是頭暈不舒服拖幾天問題不算太大,若出現手麻腳麻一定要快速尋找專業的康復調理師進行康復調理。”痛立止理骨堂孟慶峰提醒道。

將脫位的關節用輕柔的力複回原位,手法復位時角度和力量要掌握好,非專業人士亂復位很容易弄出新問題。痛立止理骨堂曾調理過一個30多歲的客戶,在其他地方按摩師告訴他頸椎錯位了,要掰一掰。可在掰了十多分鐘後,患者兩腳無力被送往醫院。對此,痛立止理骨堂孟慶峰要告誡大家的是“頸椎旁邊的脊髓神經能支配下肢,復位時方向不對或用力太猛,可讓原來的錯位更加厲害甚至造成骨折。神經信號傳導不到下肢,這是非常危險的,有可能出現上下肢癱瘓。超過兩天不來就醫,下肢缺血就走不了路了。因為神經很容易壞死,一旦壞死就基本不可逆了。”

鍛煉頸項肌可保護頸椎

關節的穩定是靠肌肉來保護的,保護頸椎的肌肉叫做頸項肌,即脖子後方的肌肉,若它摸上去很有肉,有彈性,就能好好保護頸椎。

很多人鍛煉時只注重加強上肢力量,像鍛煉心肺功能的跑步、快走等,其實無法鍛煉到頸椎。電腦族想要有針對性地鍛煉頸項肌,可以按這個方法做:雙手交叉,環抱於後腦勺。頭用力往後仰,手往前對抗用力,保持5~10秒,休息45秒鐘,接著再做下一組,做到有點疲勞感或發熱感為止;脖子左右兩側的肌肉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方法做鍛煉:一手的手掌支撐頭的太陽穴位置,脖子和手對抗擠壓,可以鍛煉擠壓側面的肌肉。大家常常低頭,脖子前面的肌肉力量相對比較強,若比較差,也可以採取類似的對抗鍛煉,即頭往前低手往後推。

痛立止理骨堂孟慶峰最後提醒道:人體的狀態要達到一個平衡,有意識地做“反姿勢”式練習很重要,如上班低頭多,下班就多仰頭。電腦擺放在左邊,休息時頭多偏向右邊。復位後的頸椎雖不會更加容易錯位,但若不改變不良的姿勢,還會發生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