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太倉放了3個大招

你發現了嗎?

隨著各處城市公園、綠道、遊園的陸續建成,

太倉全市綠量蹭蹭蹭往上漲,

如今的太倉放眼望去處處都是綠意盎然!

目前城市建成區的綠地率達40.54%,綠化覆蓋率達43.44%,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覆蓋率達91.6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4.09平方米,這些主要指標全部達到了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標準。

在指標達標的同時,

太倉在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中,

還放了3個大招!

一是做大綠量

我市生態園林建設中的綠量大,主要體現在公園綠地和綠道建設方面。近年來,我市先後新建或提檔擴建了天鏡湖公園、城北河濕地公園及淨水公園等一批公園,以及50多個小遊園,

目前建成區各類公園達到21個,其中20個對公眾免費開放。

天鏡湖

金倉湖

從2012年開始,我市在城市綠化建設中引入“綠道”概念,此舉不僅讓綠地景觀可供觀賞、遊玩,還能夠使得通行順暢,減輕交通壓力,同時也極大地增加城市綠量,目前已完成的建成區綠道總長度達40多公里,

成為綠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濱河公園

淨水公園

城北河濕地公園

二是海綿城市建設起步早

早在“十二五”初期,

我市就植入“提高城市地面透水性能”理念,

並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部分新建專案。

在長達4公里的城北河濕地公園,通過科學合理地營造地形、保留和串聯原有浜池,

形成了具備良好雨水蓄滯功能的濕地系統,提升了公園雨洪調控能力;通過部分實施生態護岸改造,軟化駁岸景觀介面,提升了雨水可滲透性。

在此後建設的淨水公園中,把附近汙水處理廠的出水經濕地淨化後排入河道,既節約綠化用水,又實現水體自淨功能。建設透水慢行步道系統,使雨水自然下滲以補充地下水。

在菽園提檔建設中,補種大量水生植物,淨化水質的同時也豐富了植物棲息空間。

三是注重節約型綠化建設

我市還積極宣導節約型綠化建設,一方面為了充分實現綠地生態效益最大化,在規劃設計和審批時要求樹木的科學搭配,如宣導喬木、灌木和草皮的有機配合,減少草坪種植量;控制使用大規格苗木,降低綠地的養護成本;另一方面,嚴格按照節約利用土地原則,在建設中盡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徵,減少客土使用,在城北河濕地公園建設、菽園提檔以及婁江路濕地景觀建設等項目中,都合理利用開挖水面後的土方,營造地形,大大節省土方開支。與此同時,我市還積極提倡應用鄉土植物,如水杉、垂柳、重陽木、欒樹、月季等,既充分彰顯本地特色,也節約綠化建設和養護成本。

綠油油的太倉讓人心情美美噠,

願生態太倉越建越好!

【太報記者:張立】

【編輯:未來】

既節約綠化用水,又實現水體自淨功能。建設透水慢行步道系統,使雨水自然下滲以補充地下水。

在菽園提檔建設中,補種大量水生植物,淨化水質的同時也豐富了植物棲息空間。

三是注重節約型綠化建設

我市還積極宣導節約型綠化建設,一方面為了充分實現綠地生態效益最大化,在規劃設計和審批時要求樹木的科學搭配,如宣導喬木、灌木和草皮的有機配合,減少草坪種植量;控制使用大規格苗木,降低綠地的養護成本;另一方面,嚴格按照節約利用土地原則,在建設中盡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徵,減少客土使用,在城北河濕地公園建設、菽園提檔以及婁江路濕地景觀建設等項目中,都合理利用開挖水面後的土方,營造地形,大大節省土方開支。與此同時,我市還積極提倡應用鄉土植物,如水杉、垂柳、重陽木、欒樹、月季等,既充分彰顯本地特色,也節約綠化建設和養護成本。

綠油油的太倉讓人心情美美噠,

願生態太倉越建越好!

【太報記者:張立】

【編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