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三千架退役戰機命運最終歸宿如何?這用途瞞天過海騙過所有人

遙想1956年7月19日清晨,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殲5戰鬥機在東北某機場騰空而起,這架機身前部印有鮮紅的“中0101”字樣的銀白色殲擊機的試飛成功,標誌著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掌握噴氣技術的國家之一!

現在隨著中國空軍的戰略轉變,殲-20戰鬥機的正式服役,標誌著中國空軍已邁入了四代機時代,大量此前服役的二代機已經被三代或者三代+戰機所取代。目前中國空軍的機種的分佈比例已經開始越來月趨向於世界一流空軍的分佈比例,

中國空軍也已經從一支由單純的空優戰機組成的軍隊轉變為一支擁有多機種具備多用途作戰功能的軍隊。

隨著殲-11、殲-16等大量國產戰機的出現,曾經老舊的殲-7、殲-8等戰機已經部分開始退役,當然了退役並不意味著殲-7,

殲-8已經無法使用,而是其在作戰性能方面以及航電設備方面已經跟不上當今主流空中力量的潮流。通常來說,退役戰機往往會送往飛機墳場進行最後的報廢處理,但是為了節約成本,往往退役戰機會被作為靶機來為防空系統亦或是導彈的檢驗做出其最後的努力。

日前中國退役殲-5、殲-6、殲-7和殲-8等戰機的數量超過了3000架,其實這些退役戰鬥機對中國來說,並不是一點用處也沒有,幾年前為了發揮這些戰機的最大價值,中國已經對這些戰鬥機嘗試進行改裝,在安裝無人自動駕駛系統的同時,並拆除了機艙內一些不必要的部件。一旦爆發空戰,那麼這些改造後的退役戰機將成為第一波與敵方戰機交手的“急先鋒”。

老式無人戰鬥機除了空戰還可以擔負對地對海攻擊。給老式無人戰鬥機裝備大威力航空炸彈後,一旦確定了目標,遙控員控制無人戰鬥機以最高速度俯衝對目標投彈,攜帶的炸彈和機載燃料將會給攻擊目標帶來致命打擊。,而一旦上百架集體出動進行飽和式攻擊,

對僅可攜帶幾十枚防空導彈的護衛艦或者驅逐艦來說,這將是一個滅頂之災,即便美軍最先進的伯克級驅逐艦也難逃一劫,甚至是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