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習姚玉峰好榜樣①|姚玉峰:不忘初心 倍加努力

編者按:赤子仁心,無愧時代,這是姚玉峰的人生底色。他堅定信念、一心報國的忠誠與擔當,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堅持與追求,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仁愛與情懷,展現了當代知識份子的光輝形象。

8月14日,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決定,在全省廣泛開展向姚玉峰同志學習活動。8月16日,由省委宣傳部、省衛生計生委、浙江大學聯合舉辦的姚玉峰同志先進事蹟座談會在省人民大會堂舉行,在全省掀起學習姚玉峰同志的熱潮。學習姚玉峰,爭做時代“擺渡人”。本端帶您走近姚玉峰,以及他的學生、同事、領導、朋友。

我從醫30多年,做了一點點有益的工作,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肯定,深感慚愧!

曾經有人問我,當初為什麼選擇眼科的角膜病專業?為什麼留學後選擇回國?為什麼要普及姚氏法角膜移植術?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彙報我的心路歷程。

角膜病是眼科的大病,全國有1000萬病人,

其中的300萬還已經失明。我是上世紀80年代成為眼科醫生的。當時,我國的整體醫療水準還比較落後,面對複雜的角膜病,治療手段少,效果差。作為年輕的醫生,我期待有朝一日去國外留學,學習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90年代,國家鼓勵留學,國家和母校給了我機會,讓我獲得了衛生部獎學金,到國際一流的日本大阪大學讀博士,我的好幾位導師都是國際眼科界的泰斗。
機遇和努力,讓我在讀博士期間取得了3項在世界上有獨創意義的成果,證明了角膜上皮移植理論,發現了角膜移植排斥反應的機理和抑制路徑,分離鑒定了耐藥病毒株,因此我獲准博士提前答辯。答辯後,我的導師們都認為我會留下來繼續向更高的學術高峰衝刺。美國哈佛大學眼科研究所也向我多次發出邀請。

但我告訴他們,我選擇回國。對此,我的導師們覺得難以理解,

很多國內同事和同行也表示不可思議,因為當時是出國熱潮回國稀少的年代。但是,對我來說,當年祖國改革開放的局面已經打開,中國現代醫學的發展才剛起步,千千萬萬的角膜病患者等待學有所成的專家來救治,而且是國家和母校給我留學機會,萬里挑一給了我公派獎學金。祖國正處在千載難逢的大發展時代,我相信這也是我個人施展才能、報效祖國的最好時機,
因此選擇回國,我義無反顧。事實也證明,回國讓我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技術,有了廣闊的用武之地!

回國後,我的門診一直被來自天南海北的病人圍著,國內的同行們也經常向我表達對角膜病系統知識的渴望。對我而言,是偉大的時代給了我成長的機會,是國家讓我出國留學才走到了一定的學術高度。知識和技術,只有通過服務患者,才能體現價值。一個人的服務能力太有限,只有更多的同行一起掌握知識和技術,才能最大可能把技術和知識惠及更多的病人。因此從2009年開始,我辦起了“角膜病診治新進展學習班”,一辦就是9年,總計培養了超過5000人次的眼科醫生,學員涵蓋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每每聽到回到當地醫院的學員用學習班上的知識和技術治好了他們的病人,我甚感欣慰,覺得這才是自己最大的價值!

我深知,個人力量非常微薄,作用非常有限,我是在各級組織、領導的支援下,在浙大和醫院的平臺上才取得了一點點成績!我將不忘初心,倍加努力,創新實幹,希望自己在姚氏法角膜移植的基礎上,創建領先於世界的診斷和治療新技術,惠澤更多的患者,以回報省委、省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我的深切厚愛!

只有更多的同行一起掌握知識和技術,才能最大可能把技術和知識惠及更多的病人。因此從2009年開始,我辦起了“角膜病診治新進展學習班”,一辦就是9年,總計培養了超過5000人次的眼科醫生,學員涵蓋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每每聽到回到當地醫院的學員用學習班上的知識和技術治好了他們的病人,我甚感欣慰,覺得這才是自己最大的價值!

我深知,個人力量非常微薄,作用非常有限,我是在各級組織、領導的支援下,在浙大和醫院的平臺上才取得了一點點成績!我將不忘初心,倍加努力,創新實幹,希望自己在姚氏法角膜移植的基礎上,創建領先於世界的診斷和治療新技術,惠澤更多的患者,以回報省委、省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我的深切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