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用好巡視利劍、實現全面覆蓋②:發現問題 形成震懾

十八屆中央十二輪巡視,交出了優異的“成績單”:共發現各類突出問題8200餘個,山西系統性塌方式腐敗、湖南衡陽破壞選舉、四川南充和遼寧拉票賄選等一批重大問題線索被“揪”出,

蘇榮、王瑉、黃興國、白恩培等一批“老虎”的違紀問題線索被發現……

“巡視工作就是要發現和反映問題”“巡視發現問題要深挖線索、順藤摸瓜,既要叫板,也要較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的物件在不斷變化、巡視的方式方法在不斷升級。但“萬變不離其宗”,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始終是其鮮明特色,也是主要任務。

做好功課,備足“彈藥”

不打無準備之仗,巡視之前最重要的是做好功課、備足“彈藥”。

梳理十八屆中央各輪巡視情況,記者發現,在每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後、進駐被巡視單位之前,都有數天“空檔期”,短則三五天,長則十餘天。這個“空檔期”是巡視組做功課、備“彈藥”的關鍵階段。

以今年2月啟動的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工作為例。2月22日,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2月底、3月初,各巡視組先後進駐被巡視單位。

“動員部署會後,我們便接受了業務培訓,

重點就是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掌握中央對巡視工作的各項要求、深入學習黨規黨紀、掌握巡視工作流程。”今年2月,首次參加中央巡視的小吳回憶道。

如此安排有深意。巡視是政治巡視,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正是最重要的功課。一位巡視組組長的話印證了這一說法,“如果不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不把中央對巡視工作的要求學深悟透,不真正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沒有敢於擔當的黨性,即便問題線索就在眼前也有可能視而不見。”

“發現問題要建立在瞭解情況的基礎之上。”參加過多輪巡視的一名幹部表示。按照“一次一授權”和“三個不固定”要求,在動員部署會後,各巡視組才知道巡視對象。在這個“空檔期”加深對被巡視單位的瞭解,也是需要認真準備的功課和“彈藥”。

時間緊、任務重。各巡視組進駐被巡視單位前,紀檢、組織、審計、信訪等單位一起通報被巡視黨組織的情況。巡視組組長、副組長、聯絡員等與中央紀委相關紀檢監察室主要負責人進行單獨溝通,重點瞭解涉及被巡視黨組織領導幹部的重要問題線索,以及在巡視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根據工作需要,巡視組成員加班加點,或開展調查研究,或通過媒體、網路等管道,瞭解被巡視單位的歷史沿革、文化等,

廣泛收集相關資訊。

以中央第十一輪巡視為例。此輪巡視物件主要是中管事業單位,根據事業單位人、財、物權力集中,廉潔風險較大的實際,以及前幾輪巡視發現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利用學術資源優勢謀取私利問題突出”、中國科學院“基本建設領域違規違紀問題多發”等問題,本輪巡視中,巡視組事先便重點查找、分析廉潔風險較大的領域和環節。

“功課做得越足,發現問題才能越精准,巡視的震懾作用也就越大。”中央第十二巡視組組長武在平感慨道。

2016 年10 月11 日,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向國家稅務總局黨組回饋巡視情況。圖為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辦公室主任黎曉宏向總局黨組書記王軍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巡視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

勇於擔當,深挖細查

2013年夏,江西作為十八屆中央首輪巡視的地方之一,備受矚目。到江西前,儘管中央第八巡視組按照創新巡視工作的要求,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但並沒有具體的問題指向。

在個別談話中,有同志反映的一個情況引起了巡視組重視:2012年下半年,時任省委書記蘇榮在離開江西之前,省裡有兩次重要選舉,全國人大代表選舉和党的十八大代表推選。作為省委書記,他在這兩次選舉中排名都是倒數第一、二名。

在這麼重要的政治活動中,省委一把手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結果?“一定要搞清楚這其中的原因。”時任中央第八巡視組組長王鴻舉和副組長寧延令敏銳地意識到,問題的背後必定隱藏著重大玄機,值得探究。

在接下來的巡視工作中,巡視組的同志們開始尋找答案。通過“下沉”基層、調查談話、受理信訪等情況,最終發現了蘇榮嚴重違紀的問題線索,並涉及家族腐敗。2014年6月14日,蘇榮接受組織調查,成為十八大後第一個倒在巡視利劍下的國字頭“大老虎”。

從蛛絲馬跡挖出“大老虎”,這只是其中一例。據報導,中央紀委立案審查的中管幹部中,超過60%的問題線索來自於巡視。而這其中,很多都是從“一句話”“一件事”“一個舉報”深挖出來的。

不深入、不具體、不下一番苦功夫是發現不了問題的。發現問題一靠擔當精神、二靠方法和能力。多次擔任過中央巡視組副組長、組長的趙文波形象地將之喻為“鴨子浮水”,要“表面平靜,底下用力”。

“我們在實踐中深刻感受到,做好巡視工作必須依靠廣大幹部群眾。正是有了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說真話、道實情,巡視制度才真正有效管用。”中央第一巡視組組長王懷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賦予巡視制度新的活力,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監督的巨大優勢。

基於此,每輪巡視進駐,巡視組都會及時公佈聯繫電話和舉報信箱、深入開展個別談話、接待群眾來訪。據統計,十八屆中央十二輪巡視共處理來信來訪159萬件次,與幹部群眾談話5.3萬人次。

一些巡視組還想方設法拓展管道廣泛聽取幹部群眾意見。“比如,針對一些專業問題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向被巡視單位、管理服務物件開展問卷調研深入瞭解情況,對談話達不到巡視要求的及時進行二次動員、二次談話等。”王懷臣介紹,此舉有效提高了巡視發現問題的深度和精准度。

提高站位,直指根本

發現問題最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找准問題的“根”。巡視發現的所有問題,根子還是在於党的領導弱化、党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在於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不健康。

巡視回饋的一些問題或可以佐證。2015年,中央巡視組巡視了中央企業、金融機構以及部分中央部委、事業單位,發現了一批個性問題。但是,個性中又有共性。党的領導弱化、党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是最突出的問題。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党的觀念淡漠,黨章黨規黨紀得不到嚴格執行,漠視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無視組織原則,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這就要求作為中央‘千里眼’‘順風耳’的巡視組,搞清‘樹木’與‘森林’、個性與共性的關係,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個別到一般,善於從政治上駕馭問題、歸納問題,把發現的問題拎起來,上升到是否堅持党的領導的高度去認識、分析和把握,切實發揮好政治‘顯微鏡’‘探照燈’作用。”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過勇表示,這正是政治體檢的意義所在。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巡視站位元的提高、內容的聚焦,巡視組把好政治關,把政治和業務有機結合起來,對被巡視黨組織進行“政治掃描”,重點就是看党的領導是強還是弱、党的建設是實還是虛、全面從嚴治党是嚴還是寬。

在十八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工作中,中央第十二巡視組在對某高校開展專項巡視時,發現了一起檔案造假問題。

“要把問題想得深一些、透一些,透過現象看本質。”武在平要求。隨著對個案的分析、歸納、綜合、判斷,巡視組深入瞭解,該校多起幹部人事檔案造假問題浮出水面。

“這暴露了該單位在選人用人等方面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巡視組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到底還是全面從嚴治黨不力。

找准了這個“根”,才能向被巡視單位指出發生問題的關鍵所在,才能為之提出有效管用的整改建議;被巡視單位也才能有的放矢、舉一反三,更好地解決自身存在問題,在深化改革中加強党的領導,以問題促改革、促健康發展,鞏固黨的執政之基。

“如今,十八屆黨中央已經實現了黨的歷史上首次一屆任期內中央巡視全覆蓋,表明黨內監督沒有例外、不留空白,這本身就是震懾,更不用說在巡視工作中發現的各種各樣問題、揪出的各種‘老虎’‘蒼蠅’。”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說。全面從嚴治党永遠在路上,巡視也永遠在路上。

“功課做得越足,發現問題才能越精准,巡視的震懾作用也就越大。”中央第十二巡視組組長武在平感慨道。

2016 年10 月11 日,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向國家稅務總局黨組回饋巡視情況。圖為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辦公室主任黎曉宏向總局黨組書記王軍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巡視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

勇於擔當,深挖細查

2013年夏,江西作為十八屆中央首輪巡視的地方之一,備受矚目。到江西前,儘管中央第八巡視組按照創新巡視工作的要求,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但並沒有具體的問題指向。

在個別談話中,有同志反映的一個情況引起了巡視組重視:2012年下半年,時任省委書記蘇榮在離開江西之前,省裡有兩次重要選舉,全國人大代表選舉和党的十八大代表推選。作為省委書記,他在這兩次選舉中排名都是倒數第一、二名。

在這麼重要的政治活動中,省委一把手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結果?“一定要搞清楚這其中的原因。”時任中央第八巡視組組長王鴻舉和副組長寧延令敏銳地意識到,問題的背後必定隱藏著重大玄機,值得探究。

在接下來的巡視工作中,巡視組的同志們開始尋找答案。通過“下沉”基層、調查談話、受理信訪等情況,最終發現了蘇榮嚴重違紀的問題線索,並涉及家族腐敗。2014年6月14日,蘇榮接受組織調查,成為十八大後第一個倒在巡視利劍下的國字頭“大老虎”。

從蛛絲馬跡挖出“大老虎”,這只是其中一例。據報導,中央紀委立案審查的中管幹部中,超過60%的問題線索來自於巡視。而這其中,很多都是從“一句話”“一件事”“一個舉報”深挖出來的。

不深入、不具體、不下一番苦功夫是發現不了問題的。發現問題一靠擔當精神、二靠方法和能力。多次擔任過中央巡視組副組長、組長的趙文波形象地將之喻為“鴨子浮水”,要“表面平靜,底下用力”。

“我們在實踐中深刻感受到,做好巡視工作必須依靠廣大幹部群眾。正是有了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說真話、道實情,巡視制度才真正有效管用。”中央第一巡視組組長王懷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賦予巡視制度新的活力,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監督的巨大優勢。

基於此,每輪巡視進駐,巡視組都會及時公佈聯繫電話和舉報信箱、深入開展個別談話、接待群眾來訪。據統計,十八屆中央十二輪巡視共處理來信來訪159萬件次,與幹部群眾談話5.3萬人次。

一些巡視組還想方設法拓展管道廣泛聽取幹部群眾意見。“比如,針對一些專業問題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向被巡視單位、管理服務物件開展問卷調研深入瞭解情況,對談話達不到巡視要求的及時進行二次動員、二次談話等。”王懷臣介紹,此舉有效提高了巡視發現問題的深度和精准度。

提高站位,直指根本

發現問題最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找准問題的“根”。巡視發現的所有問題,根子還是在於党的領導弱化、党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在於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不健康。

巡視回饋的一些問題或可以佐證。2015年,中央巡視組巡視了中央企業、金融機構以及部分中央部委、事業單位,發現了一批個性問題。但是,個性中又有共性。党的領導弱化、党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是最突出的問題。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党的觀念淡漠,黨章黨規黨紀得不到嚴格執行,漠視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無視組織原則,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這就要求作為中央‘千里眼’‘順風耳’的巡視組,搞清‘樹木’與‘森林’、個性與共性的關係,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個別到一般,善於從政治上駕馭問題、歸納問題,把發現的問題拎起來,上升到是否堅持党的領導的高度去認識、分析和把握,切實發揮好政治‘顯微鏡’‘探照燈’作用。”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過勇表示,這正是政治體檢的意義所在。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巡視站位元的提高、內容的聚焦,巡視組把好政治關,把政治和業務有機結合起來,對被巡視黨組織進行“政治掃描”,重點就是看党的領導是強還是弱、党的建設是實還是虛、全面從嚴治党是嚴還是寬。

在十八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工作中,中央第十二巡視組在對某高校開展專項巡視時,發現了一起檔案造假問題。

“要把問題想得深一些、透一些,透過現象看本質。”武在平要求。隨著對個案的分析、歸納、綜合、判斷,巡視組深入瞭解,該校多起幹部人事檔案造假問題浮出水面。

“這暴露了該單位在選人用人等方面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巡視組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到底還是全面從嚴治黨不力。

找准了這個“根”,才能向被巡視單位指出發生問題的關鍵所在,才能為之提出有效管用的整改建議;被巡視單位也才能有的放矢、舉一反三,更好地解決自身存在問題,在深化改革中加強党的領導,以問題促改革、促健康發展,鞏固黨的執政之基。

“如今,十八屆黨中央已經實現了黨的歷史上首次一屆任期內中央巡視全覆蓋,表明黨內監督沒有例外、不留空白,這本身就是震懾,更不用說在巡視工作中發現的各種各樣問題、揪出的各種‘老虎’‘蒼蠅’。”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說。全面從嚴治党永遠在路上,巡視也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