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貝克漢姆居然也送孩子去上大學?說好的18歲獨立的西方孩子呢?

隨著開學季的來臨,送不送孩子上大學似乎又成了個問題。

我親戚的孩子,今年高考,考了他們省的前幾名,被清華大學錄取,他的爸爸媽媽和姥姥姥爺前幾天舉家送他進京。

而網上也瘋傳貝克漢姆親自送大兒子布魯克林去紐約上大學,並且在第一天上課的時候緊緊跟隨,拼命拍照,完全不理會布魯克林面露尷尬。

很多人忍不住要問,不是都說西方人獨立嗎?不是都說他們18歲就被趕出家門自力更生嗎?不是說父母不管他們學費嗎?怎麼小貝還不遠千里,

跨越大西洋去送兒子上大學呢?我們究竟是看到了假的小貝還是一直被忽悠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在18歲被趕出家門;上大學的孩子需要自己付學費;祖父母不幫忙照顧孩子;父母老了都被孩子送進老人院... 成了我們中國人對西方家庭模式的統一看法,但是實際上真是這樣嗎?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普通的英國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是個什麼樣的關係吧!

R太太,把兩個女兒養大後,回到職場,在一家大公司做秘書。R先生是整形醫生,收入很高。她們有兩個女兒,都已經大學畢業,當年的學費都是R先生出的。現在R太太和R先生都已經退休,最盼著的事情就是已經結婚的二女兒能趕緊生個一男半女,讓他們有機會含飴弄孫。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大女兒怎麼還不結婚。為她女兒結婚的事情,R太太操碎了心,

就差讓我在中國幫她女兒找一個了。-- 聽著是不是耳熟?怎麼和我同學她老媽一模一樣?沒結婚的時候催結婚,結了婚又催生孩子。

G先生,波蘭裔猶太人,二戰時他父母到的英國。他當年回到家鄉波蘭娶了個不會英語的太太,然後不僅把太太帶回了英國,

一起帶回來的還有同樣不會英語的丈母娘。G先生有個兒子,學霸一枚,在全英國最著名的生物科學實驗室工作,自然,大學的學費也是G先生出的。前幾年,G先生的丈母娘一直病臥在床,全靠G先生和G太太照顧,由於G太太不會說英語,每次去醫院,G先生都親自出馬,跑前跑後。要知道,那個時候G先生也已經快60歲了。丈母娘去世後,G先生也退休了,天天和G太太在家休整花園,唯一的念頭就是兒子趕緊結婚。
-- 是不是也很耳熟?有點兒像咱們中國的上門女婿,聽丈母娘的話,跟老婆走。

H先生,工程師。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女兒。女兒要和同學去法國玩,H先生訂票,訂酒店,忙前忙後,然後起大早把女兒和同學送去機場。女兒出去半個多月,H先生心神不寧了兩個多星期。每天一個電話N條短信,除了在FB上緊盯女兒的動態,更是開啟了女兒手機的定位功能,即時監控,堪比MI6。H小姐雖然拿著自己的信用卡,但是最後還錢的還是H先生。不用說,大學的學費也是H先生出的。更有甚者,H先生早就在離自己房子不遠的地方買了個公寓,說H小姐畢業之後就可以住在那裡。-- 熟悉不?是不是一個標準的中國老爸?所有事情都包辦,所有事情都擔心,最擔心的就是寶貝女兒一不小心被豬給拱了!

C先生,專案經理。一個學霸女兒考上了牛津。他之前和女兒說好學費只出一半,她女兒完全同意,於是商量之後的結果是女兒申請學生貸款,並且計畫一邊上學一邊打點兒工。C先生說她女兒耶誕節回家的時候瘦了一圈,雖然他女兒一再強調,這是自己幾個月減肥的豐碩成果,C先生還是動搖了,他覺得他女兒是因為打工累瘦了,於是立刻改了主意,就把學費都包了。不僅如此,還一發不可收拾,因為怕女兒辛苦,還包下來上學期間女兒去N次德國的費用,因為她女兒學的是德國文學。-- 本以為C先生能更“西方”一點,但是結果呢?還是個寵女狂魔,一個減肥的伎倆就輕易上當。

M先生,專案經理。M先生的女兒早就畢業,成家有了孩子,平時自己在家帶孩子,週末把孩子送到M先生家裡,自己和老公過二人世界的週末。M先生的FB,週一的更新最多,全是週末帶著外孫子四處又吃又玩的照片。還說什麼感謝女兒讓他週末和外孫一起,很高興之類的,簡直就是受虐狂呀!-- 咦?怎麼感覺很像我老爸呀?不讓他帶我兒子,他跟你急!

這些人是我現在的同事和曾經的同事,英國人,普通白領,算是英國的中產階級吧。他們也許不能代表所有的西方人,但是多少還是反映了一些現實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 -- 和我們沒什麼差別!

這個世界上本沒有什麼東方和西方。有的只是不論你多大年紀都會牽掛你的父親和母親;雖然和你吵了架但是還惦記你吃沒吃飯的丈夫和妻子;即使處處和你作對,從來不聽勸告但還忍不住在你身邊撒嬌的兒子和女兒。人呀!在哪裡都是一樣的。

如果你對我的文章感興趣,歡迎關注、轉發、收藏,評論。

分享孩子成長中的點滴感悟,好的經驗,慘痛的教訓,一個都不會不少。

(圖片除非特別注明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每天一個電話N條短信,除了在FB上緊盯女兒的動態,更是開啟了女兒手機的定位功能,即時監控,堪比MI6。H小姐雖然拿著自己的信用卡,但是最後還錢的還是H先生。不用說,大學的學費也是H先生出的。更有甚者,H先生早就在離自己房子不遠的地方買了個公寓,說H小姐畢業之後就可以住在那裡。-- 熟悉不?是不是一個標準的中國老爸?所有事情都包辦,所有事情都擔心,最擔心的就是寶貝女兒一不小心被豬給拱了!

C先生,專案經理。一個學霸女兒考上了牛津。他之前和女兒說好學費只出一半,她女兒完全同意,於是商量之後的結果是女兒申請學生貸款,並且計畫一邊上學一邊打點兒工。C先生說她女兒耶誕節回家的時候瘦了一圈,雖然他女兒一再強調,這是自己幾個月減肥的豐碩成果,C先生還是動搖了,他覺得他女兒是因為打工累瘦了,於是立刻改了主意,就把學費都包了。不僅如此,還一發不可收拾,因為怕女兒辛苦,還包下來上學期間女兒去N次德國的費用,因為她女兒學的是德國文學。-- 本以為C先生能更“西方”一點,但是結果呢?還是個寵女狂魔,一個減肥的伎倆就輕易上當。

M先生,專案經理。M先生的女兒早就畢業,成家有了孩子,平時自己在家帶孩子,週末把孩子送到M先生家裡,自己和老公過二人世界的週末。M先生的FB,週一的更新最多,全是週末帶著外孫子四處又吃又玩的照片。還說什麼感謝女兒讓他週末和外孫一起,很高興之類的,簡直就是受虐狂呀!-- 咦?怎麼感覺很像我老爸呀?不讓他帶我兒子,他跟你急!

這些人是我現在的同事和曾經的同事,英國人,普通白領,算是英國的中產階級吧。他們也許不能代表所有的西方人,但是多少還是反映了一些現實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 -- 和我們沒什麼差別!

這個世界上本沒有什麼東方和西方。有的只是不論你多大年紀都會牽掛你的父親和母親;雖然和你吵了架但是還惦記你吃沒吃飯的丈夫和妻子;即使處處和你作對,從來不聽勸告但還忍不住在你身邊撒嬌的兒子和女兒。人呀!在哪裡都是一樣的。

如果你對我的文章感興趣,歡迎關注、轉發、收藏,評論。

分享孩子成長中的點滴感悟,好的經驗,慘痛的教訓,一個都不會不少。

(圖片除非特別注明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