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唯一能評價我們是不是一個“好人”的,只有天上的星空和自己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最讓人心疼

01

“我總是小心翼翼,在和人交流時擔心冷場,想要不斷照顧別人的情緒,不會表現出任何傷害性和攻擊性。”

“除了近一年的時間來,我從來都沒有和人吵過架,

我沒有跟人發生衝突的能力。”

“我是那個圈子裡年齡最小的,所有人都認為是晚輩,都覺得可以來指點一下我。我也總會認為自己需要‘謙卑’一些,於是也會拿出很諂媚的姿態來,放任大家的指點。”

“我從來不敢和人提出真實的意見,都是在一味地誇獎他們,像一個每天笑臉迎人的店小二。”

這是近日蔣方舟接受了Know Yourself的專訪時說的話,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受?

這些表現,

幾乎是所有“討好型人格”的人都具有的特徵。

除了蔣方舟,

“金馬影后”馬思純也是很明顯的討好型人格。

在參加《快樂大本營》時,

馬思純和關曉彤一起做遊戲,

被關曉彤用橡皮筋把嘴巴都彈腫了,

卻還是眼中含淚的開玩笑著說“關曉彤你是有多恨我”。

和周冬雨一起上“十二道鋒味”的節目時,

周冬雨把剪花草的活兒全部交給了馬思純,

說馬思純“丟臉”,把紙巾套在馬思純頭上,

馬思純卻表現得已經很熟悉這樣的相處模式,

被好友捉弄,總是下意識的“忍讓”與包容,

而且在接受採訪時說“周冬雨是我在圈裡為數不多的朋友。”

馬思純是圈內公認的“傻大姐”,

她的善良和包容成全了身邊人,卻也委屈了自己。

02

“討好型人格”的特徵,

在我家豆豆身上表現得很明顯。

很多次,

我都能發現孩子在看大人的臉色,

家裡每個大人的情緒波動,

孩子都能敏感的感知到,

即使不是因為他,他也會認為是自己的錯。

上週末我和孩子爸爸帶著孩子去做陶藝,

捏軟陶的時候,

兩人分工不明確,我聲音就大了點,

卻發現豆豆就偷偷抹起了眼淚,

還是裝作揉眼睛的樣子,不想讓我們發現。

回家路上,我問豆豆:

“下午為什麼哭了啊?是因為沒捏好著急了嗎?”

問了兩次,豆豆才回答:

“不是,我就是不想你們吵架。”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真的讓人太心疼了。

我和豆豆一樣,

也是“討好型人格”。

一直知道“討好型人格”不好,

但改起來卻很不容易。

“討好”這個詞,其實需要辯證的看待。

在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身上,

這種“討好”經常表現為:

細膩敏感,能敏銳察覺到別人內心的想法;

有同理心,會為他人著想,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

在意別人的評價,總是希望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這些品質,

讓我們成為了善良、大度、好相處的人,

很多時候也讓我們在和諧的社交關係中受益良多,

我們喜歡這樣的自己。

但是還有很多時候,

這種“討好”又會表現為:

對別人的感受過度敏感,總是在察覺到別人的情緒變化後,將這種情緒變化歸因到自己身上,認為“都是我的錯”;

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

非常害怕和別人產生衝突,怕別人對自己產生“差評”;即便產生衝突,冷靜下來又會體諒理解對方的立場,首先道歉,害怕矛盾升級;

面對別人的需求,很難拒絕,任由別人一再挑戰底線和原則。

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寫過一本書,

叫《討好是一種病》(The Disease to Please),

她在書中提到:

“關於討好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很多人會覺得它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畢竟看起來,被當做好人總是不錯的,但實際情況是,很多討好者,已經不是簡單的取閱他人,而是無法控制地討好他人,下意識地犧牲自己,甚至對來自他人的讚賞和認可上癮。”

“討好型人格”的人,

對別人的愛、別人的關注、別人的需要,

有超乎尋常的渴望,

一旦這種渴望被滿足,

我們便不覺得自己在“討好”,

並為自己的“討好”找一切合理化的藉口:

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啊,我當然要幫她!

我不加班加點,領導怎麼能肯定我的工作啊!

他是我老公啊,我肯定要遷就他了,難道要天天吵架嗎?

我才不是討好型人格呢,誰能完全不討好別人啊!

雖然幾十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了

“討好”—“被愛”—“討好合理化”的模式,

但當我們的“討好型人格”已經危害到孩子時,

就是必須要做出改變的時候了,

因為“討好型人格”的父母,

更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別上人家家玩,淨給人添麻煩。”

“別那麼不懂事,讓叔叔阿姨看笑話!”

“咱們家條件差,人家給的東西不能要,不能讓別人看不起。”

“討好型人格”的父母,自我價值感很低,

不自覺的就會犧牲自己孩子的需求,

去滿足別人家孩子的需要,

照顧別人家孩子父母的情緒,

也會不自覺引導孩子去在意別人的評價。

就算意識到“討好型人格”的危害,

父母不自覺流露出的言行,

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

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潛意識裡就會覺得低人一等,

不自覺的討好別人,從而形成“討好型人格”。

還有很多家庭,

也極易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最常見的兩種,

是嚴厲型和否定型。

嚴厲型

嚴厲的父母,往往有很強的控制欲。

他們以自己的標準,嚴格要求孩子,

忽視孩子的內心感受和真實需求,

一旦孩子違背了父母定下的“規矩”,

就會受到批評、指責、訓斥甚至打罵。

表面上看起來,

孩子變得聽話、懂事、得到親朋好友的交口稱讚,

但實際上,孩子是膽怯懦弱,

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和想法,

從被動“討好”父母,演變為主動“渴望”被愛。

長大後,

不僅會由討好父母的模式,變成討好所有人,

更會導致產生“我不配被愛”的低自尊感,

從而引發更多心理問題和情感傷害。

否定型

有很多父母,相比較讚賞和肯定孩子,

給予孩子更多的,是批判和否定。

蕾蕾的媽媽就是這樣一位母親。

當蕾蕾在幼稚園拿到一個小星星時,

蕾蕾媽媽會說:

“你看其他小朋友有拿三顆星星的呢,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啊。”

當蕾蕾拿著優+的考卷給媽媽看時,

蕾蕾媽媽會說:

“這次考試太簡單了,你看你,取得這麼一點小成績就驕傲。”

當蕾蕾幫媽媽做家務後向爸爸“邀功”時,

蕾蕾媽媽會說:

“爸爸媽媽這麼辛苦,你本來就應該幫忙了,都多大的孩子了。”

朋友們都誇蕾蕾,

當我看到她每做一件事,

第一反應都是去看媽媽臉色時,

我卻在為孩子心疼。

值得慶倖的是,

“討好型人格”雖然叫“人格”,

但實際上與“人格”有很大差別。

《談判與社會心理》中對人格的定義,

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總和,

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

而“討好”,

根據美國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的意見,

是人在壓力狀態下的一種應對姿態。

我的“討好型人格”,

總在面對朋友、領導、長輩時“發作”,

而在面對孩子和孩子爸爸時就不會,

因為我知道他們不管怎麼樣,

都會“無條件的愛我”。

所以,為了改變“討好型人格”,

我總結了一套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借鑒意義:

1.意識到自己有“討好型人格”的傾向,

並認識到它已經對我們和孩子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危害,

讓我們和孩子變得不幸福;

很多時候,我們一面想改變,

一面又對自己說:這也沒什麼不好。

所以認識到危害,才能有改變的行動。

2.經常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我真正想要什麼?

並試著從小事開始,堅持自己的需求。

例如和朋友出去吃飯,

點幾道自己真正喜歡吃的菜,

而不是只徵求朋友的意見。

循序漸進,從小需求到大需求,

再到拒絕別人的需求。

3.找出自己的討好模式。

列出經常不自覺討好的人:

嚴厲的父母、挑剔的公婆、威嚴的領導、

愛把工作推給你的同事以及沒有界限的朋友等等;

再列出自己曾經有過的討好情境,

下次再出現類似的情況,

腦中自然會聯想起之前自己所受的委屈和不快,

哪怕一時間還是遵循了討好模式也不要緊,

慢慢就會發生改變。

4.接受成人世界的社交規則:

別人如何看待你,如何評價你,

本質上取決於你個人的價值,

你是不是一個“好人”,

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

你對他人的討好和遷就,

非但不會贏得尊重,

反而會更讓人將你看輕。

很多文章中說,改變“討好型人格”,

終極辦法是“自我確認”。

香港科技大學的陳紫嫣在《總是忍不住取悅別人,為什麼?》一文中提到:

我們產生“討好”行為的根源,是把對自我的認識和價值,建立在別人身上。無論採用什麼方法,討好者們最終需要做到的,是擺脫對他人讚賞和認可的依賴,自主確認自我的價值和需求。

為了遠離“討好型人格”的深淵,

這樣告訴自己,也這樣告訴孩子:

關注他人的需求,

但更要關注自我的需求,

這不是自私自利,也不會影響我們做一個好人。

唯一能評價我們是不是一個“好人”的,

只有天上的星空,和我們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所以不要在意別人說什麼,我們要為自己而活!

我們喜歡這樣的自己。

但是還有很多時候,

這種“討好”又會表現為:

對別人的感受過度敏感,總是在察覺到別人的情緒變化後,將這種情緒變化歸因到自己身上,認為“都是我的錯”;

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

非常害怕和別人產生衝突,怕別人對自己產生“差評”;即便產生衝突,冷靜下來又會體諒理解對方的立場,首先道歉,害怕矛盾升級;

面對別人的需求,很難拒絕,任由別人一再挑戰底線和原則。

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寫過一本書,

叫《討好是一種病》(The Disease to Please),

她在書中提到:

“關於討好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很多人會覺得它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畢竟看起來,被當做好人總是不錯的,但實際情況是,很多討好者,已經不是簡單的取閱他人,而是無法控制地討好他人,下意識地犧牲自己,甚至對來自他人的讚賞和認可上癮。”

“討好型人格”的人,

對別人的愛、別人的關注、別人的需要,

有超乎尋常的渴望,

一旦這種渴望被滿足,

我們便不覺得自己在“討好”,

並為自己的“討好”找一切合理化的藉口:

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啊,我當然要幫她!

我不加班加點,領導怎麼能肯定我的工作啊!

他是我老公啊,我肯定要遷就他了,難道要天天吵架嗎?

我才不是討好型人格呢,誰能完全不討好別人啊!

雖然幾十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了

“討好”—“被愛”—“討好合理化”的模式,

但當我們的“討好型人格”已經危害到孩子時,

就是必須要做出改變的時候了,

因為“討好型人格”的父母,

更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別上人家家玩,淨給人添麻煩。”

“別那麼不懂事,讓叔叔阿姨看笑話!”

“咱們家條件差,人家給的東西不能要,不能讓別人看不起。”

“討好型人格”的父母,自我價值感很低,

不自覺的就會犧牲自己孩子的需求,

去滿足別人家孩子的需要,

照顧別人家孩子父母的情緒,

也會不自覺引導孩子去在意別人的評價。

就算意識到“討好型人格”的危害,

父母不自覺流露出的言行,

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

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潛意識裡就會覺得低人一等,

不自覺的討好別人,從而形成“討好型人格”。

還有很多家庭,

也極易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最常見的兩種,

是嚴厲型和否定型。

嚴厲型

嚴厲的父母,往往有很強的控制欲。

他們以自己的標準,嚴格要求孩子,

忽視孩子的內心感受和真實需求,

一旦孩子違背了父母定下的“規矩”,

就會受到批評、指責、訓斥甚至打罵。

表面上看起來,

孩子變得聽話、懂事、得到親朋好友的交口稱讚,

但實際上,孩子是膽怯懦弱,

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和想法,

從被動“討好”父母,演變為主動“渴望”被愛。

長大後,

不僅會由討好父母的模式,變成討好所有人,

更會導致產生“我不配被愛”的低自尊感,

從而引發更多心理問題和情感傷害。

否定型

有很多父母,相比較讚賞和肯定孩子,

給予孩子更多的,是批判和否定。

蕾蕾的媽媽就是這樣一位母親。

當蕾蕾在幼稚園拿到一個小星星時,

蕾蕾媽媽會說:

“你看其他小朋友有拿三顆星星的呢,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啊。”

當蕾蕾拿著優+的考卷給媽媽看時,

蕾蕾媽媽會說:

“這次考試太簡單了,你看你,取得這麼一點小成績就驕傲。”

當蕾蕾幫媽媽做家務後向爸爸“邀功”時,

蕾蕾媽媽會說:

“爸爸媽媽這麼辛苦,你本來就應該幫忙了,都多大的孩子了。”

朋友們都誇蕾蕾,

當我看到她每做一件事,

第一反應都是去看媽媽臉色時,

我卻在為孩子心疼。

值得慶倖的是,

“討好型人格”雖然叫“人格”,

但實際上與“人格”有很大差別。

《談判與社會心理》中對人格的定義,

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總和,

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

而“討好”,

根據美國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的意見,

是人在壓力狀態下的一種應對姿態。

我的“討好型人格”,

總在面對朋友、領導、長輩時“發作”,

而在面對孩子和孩子爸爸時就不會,

因為我知道他們不管怎麼樣,

都會“無條件的愛我”。

所以,為了改變“討好型人格”,

我總結了一套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借鑒意義:

1.意識到自己有“討好型人格”的傾向,

並認識到它已經對我們和孩子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危害,

讓我們和孩子變得不幸福;

很多時候,我們一面想改變,

一面又對自己說:這也沒什麼不好。

所以認識到危害,才能有改變的行動。

2.經常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我真正想要什麼?

並試著從小事開始,堅持自己的需求。

例如和朋友出去吃飯,

點幾道自己真正喜歡吃的菜,

而不是只徵求朋友的意見。

循序漸進,從小需求到大需求,

再到拒絕別人的需求。

3.找出自己的討好模式。

列出經常不自覺討好的人:

嚴厲的父母、挑剔的公婆、威嚴的領導、

愛把工作推給你的同事以及沒有界限的朋友等等;

再列出自己曾經有過的討好情境,

下次再出現類似的情況,

腦中自然會聯想起之前自己所受的委屈和不快,

哪怕一時間還是遵循了討好模式也不要緊,

慢慢就會發生改變。

4.接受成人世界的社交規則:

別人如何看待你,如何評價你,

本質上取決於你個人的價值,

你是不是一個“好人”,

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

你對他人的討好和遷就,

非但不會贏得尊重,

反而會更讓人將你看輕。

很多文章中說,改變“討好型人格”,

終極辦法是“自我確認”。

香港科技大學的陳紫嫣在《總是忍不住取悅別人,為什麼?》一文中提到:

我們產生“討好”行為的根源,是把對自我的認識和價值,建立在別人身上。無論採用什麼方法,討好者們最終需要做到的,是擺脫對他人讚賞和認可的依賴,自主確認自我的價值和需求。

為了遠離“討好型人格”的深淵,

這樣告訴自己,也這樣告訴孩子:

關注他人的需求,

但更要關注自我的需求,

這不是自私自利,也不會影響我們做一個好人。

唯一能評價我們是不是一個“好人”的,

只有天上的星空,和我們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所以不要在意別人說什麼,我們要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