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脫貧攻堅離不開金融後盾——金融助推縣域精准扶貧的路徑選擇(上)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打贏農村脫貧攻堅戰,離不開金融的有效支持。

近兩年來,金融部門積極對接貧困地區發展規劃,發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功能,強化各類金融機構的主體作用,努力改善農村支付環境。

對接貧困地區發展規劃,夯實金融支持的基礎。人民銀行縣市支行加強與當地發展改革、扶貧、財政等部門的協調合作和資訊共用,及時掌握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等規劃資訊。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梳理精准扶貧專案金融服務需求清單,

準確把握專案安排、投資規模、資金來源和時間進度等資訊,積極對接扶貧部門確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深入瞭解貧困戶的基本生產、生活資訊和金融服務需求資訊,建立包括貧困戶家庭基本情況、勞動技能、生產生活、就業就學狀況和金融需求等精准扶貧金融服務檔案,實行“一戶一檔”,探索農戶基礎信用資訊與建檔立卡貧困戶資訊的共用和對接,
完善金融信用資訊基礎資料庫。在政策引導上,對誠信主體在貸款金額、利率、期限等方面給予傾斜優惠,對失信主體給予相應限制,提高貧困地區各類主體的信用意識,促進信用與信貸有效聯動,為金融精准支持脫貧夯實基礎。

發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促進信用與信貸有效聯動。人民銀行縣市支行加大對貧困地區支農再貸款支援力度,

合理確定扶貧再貸款使用期限,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支持精准扶貧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扶貧再貸款利率在正常支農再貸款利率基礎上下調1個百分點,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降低涉農貸款利率水準。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發放的貸款,嚴格執行貸款利率加點幅度規定,以一定比例匹配信貸資金,實行台賬管理,確保信貸投向、增量、利率等符合再貸款管理規定。
進一步改進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認真落實縣域法人金融機構新增存款一定比率用於當地貸款、定向降准等優惠政策,促進貧困地區信貸資金投放。

強化各類金融機構的主體作用,完善扶貧支持保障措施。在縣域,農業發展銀行支行積極對接貧困地區交通水利等計畫。商業銀行支行進一步下沉金融服務重心,完善信貸管理,加大系統內信貸資源調劑力度,

對貧困地區信貸規模、審批許可權、考核機制等給予傾斜支持。郵政儲蓄銀行支行強化縣以下機構網點功能建設,加快資金回流農村。農村信用社發揮好支農主力軍作用,規範發展貧困村資金互助組織,有效增加對貧困地區信貸供給。保險機構建立健全鄉村兩級保險服務體系,創新特色農業保險險種,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開展小額信貸保證保險試點,推廣“保險+信貸”模式,發揮保險的風險分散和信貸增信作用,完善針對貧困人口人身和財產的保險保障體系,防止貧困區域因災因病返貧。

努力改善農村支付環境,提升金融服務便利性。大力推廣銀行卡、電子帳戶等非現金支付工具,加大ATM機、POS機、轉帳電話等自助機具在貧困地區的布放,積極推進金融IC卡、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等新興電子支付方式在貧困地區的應用。支援助農取款服務點與農村電商服務點相互依託,拓展服務功能,支援貧困居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小額取款、轉帳匯款、代理繳費等基礎金融服務。重視金融知識普及,在貧困地區開展反假幣、防金融詐騙、自助機具使用、信貸產品、理財等金融知識的普及宣傳,提高金融消費者金融素養、風險識別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重視貧困地區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配合有關部門嚴厲打擊金融欺詐、非法集資、制售使用假幣等非法金融活動,保障貧困地區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完善投訴受理、處理工作機制,切實維護貧困地區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推廣“保險+信貸”模式,發揮保險的風險分散和信貸增信作用,完善針對貧困人口人身和財產的保險保障體系,防止貧困區域因災因病返貧。

努力改善農村支付環境,提升金融服務便利性。大力推廣銀行卡、電子帳戶等非現金支付工具,加大ATM機、POS機、轉帳電話等自助機具在貧困地區的布放,積極推進金融IC卡、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等新興電子支付方式在貧困地區的應用。支援助農取款服務點與農村電商服務點相互依託,拓展服務功能,支援貧困居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小額取款、轉帳匯款、代理繳費等基礎金融服務。重視金融知識普及,在貧困地區開展反假幣、防金融詐騙、自助機具使用、信貸產品、理財等金融知識的普及宣傳,提高金融消費者金融素養、風險識別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重視貧困地區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配合有關部門嚴厲打擊金融欺詐、非法集資、制售使用假幣等非法金融活動,保障貧困地區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完善投訴受理、處理工作機制,切實維護貧困地區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