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本來靠配置吃飯,現在非要拼顏值!比亞迪宋MAX初體驗

#本文功能性說明# 嫌棄10-20萬自主品牌沒啥MPV的朋友注意了!即將9月上市的宋MAX可以走一走看一看~

這不,我昨天打了10幾個電話、開車60多公里才見到了這輛宋MAX。

據說目前全北京只有一輛展車,在北京各BYD 4S店巡展,每個店兩天。所以才有我10幾個電話挨個打聽,才終於鎖定目標。

先說下,進入4S店後,銷售小哥主要跟我傳達了3個資訊:

由前奧迪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親自操刀設計、底盤由前賓士工程師調校;

9月上市,價格大概在9-13萬之間;

展車上的電動尾門和座椅加熱/通風上市後是選配;

至於其他方面怎麼樣,下面我把初體驗感受彙報給大家:

一、本來靠配置吃飯,現在非要拼顏值!

上面這句話是論壇網友的調侃。宋MAX的設計確實一改以前的設計風格,是前奧迪設計總監到BYD後的第一款量產新車。

雖然名字叫宋MAX,但和那款叫宋的SUV是沒有關係的。來感受幾張官圖~

從設計上說,個人感覺確實不錯,翻了半天論壇並且和網友交流,

也沒幾個人說它醜的。不過審美還得看您個人啦~

車身尺寸上,和價格可能比較接近的選手相比,勝在軸距長,其他沒有什麼優勢。

看看資料對比,您也能大概齊對它的大小有個概念。

大嘴、全LED大燈,很犀利。有人會說這大嘴有種奧迪的味道。

LED帶狀尾燈不錯,中間的“宋”車標也會亮(貌似是踩刹車時候,當時沒試成)。

放張汽車之家論壇網友的照片吧,不知這種操作您是否喜歡?

內飾設計方面,也一改現在的宋。一起去體驗的小夥伴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下圖為比亞迪宋SUV(圖片來自汽車之家)。

二、2+3+2七座佈局,乘坐空間還不錯,第三排進出有點費勁

這款車是2+3+2佈局的七座版,不確定上市後是否有五座,預計會有吧。

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後移動,靠背能夠分級調節角度。

移到最後(且靠背放最躺)時是下圖左邊座椅這種狀態,空間還可以,足夠日常用。

座椅移動到最前、靠背最直時,是上圖右邊座椅那種狀態。

中間地板純平,但是中間座椅比較窄且硬。試了下,坐三個人時,中間乘客並不舒服。

可能主要考慮了坐二個人時的場景,因為兩邊座椅比較寬大,中間主要是扶手。下面論壇網友拍的圖,更能說明這個問題。

全車共兩組兒童安全座椅介面,分別在第二排兩側。

頭頂的全景天窗很敞亮,不過沒辦法打開。

第二排車門開啟角度挺大的,會方便上下車一些。

但是對第三排並沒感覺太方便,因為把第二排座椅調到最前時,並沒有留出足夠大的開口。

上下車需要鑽,3張圖給您演示下:

我個人還是更喜歡2+2+3佈局,能從中間直接過那種。

第三排乘坐沒有那麼那麼的憋屈。我身高1米73(體重75kg),頭頂還有不到兩指的空間,腿部因為可以協調前排,也還可以。

至於大腿的承托性,沒敢奢望太多。出門到隔壁4S店感受了下歐尚A800,乘坐比歐尚A800感覺要好、沒有那麼太坐小板凳躬著的感覺。

家裡不需要坐兒童安全座椅的小朋友、或是體型跟我差不多(或比我小)的大朋友,坐第三排應該不會有太多抱怨。

第三排乘客兩邊有這樣的小儲物空間。不深、不大、沒USB,給個差評。

三、順帶說下儲物空間,後備廂夠大、座椅能放純平

五座狀態下,第三排座椅收平,此時後備廂儲物空間挺大的了。

這也是我之前說的2+3+2佈局相比2+2+3佈局在四五個人狀態下的優勢。

把第二排座椅放平後,幾乎是個純平的大空間。

下圖我為啥沒從後備廂角度去拍,因為後來車沒電,電動尾門舉不起來了,也是尷尬……

(沒電就沒法開門,這種設計是不是不太好,哪怕沒電給我手動模式呢)

借用論壇網友的圖說下吧。注意第三排座椅後面的拉繩,設計考慮還是挺周到的,收放座椅都很方便。

另外在七座狀態下,後備廂空間別奢望太多,第三排座椅和後玻璃也很近了。

拿汽車之家的圖看下,放個20寸行李箱還是OK的。

至於其他細節儲物空間方面,我覺得是一般夠用的水準。

比如擋杆前正好可以放個6plus大小的手機、擋杆後兩個不大的杯架、扶手箱大小也很一般,好在前後車門的儲物空間還算可以。

第二排乘客的儲物空間,前面有兩個網兜、中央扶手箱後面有個小儲物格可以放手機(但不是很深)。

對了,為啥沒考慮弄個小桌板咧?

四、最後說7個令我印象深刻的點,比如配置、實用性方面等

1、進入車內不得不說這個大屏,挺帶勁

想像一下開著高德地圖的“大手機”立在旁邊,還是挺不錯的。

而且本身就是安卓系統,可以安裝各種應用,比如愛奇藝、小遊戲啥的,停車無聊能打發時間。

不過您可能有兩個擔心,一是會不會很卡,玩了幾分鐘流暢度比想像好很多;二是車上是有4G的,不知流量怎麼算?送多少?抱歉這個我還並沒拿到準確消息。

這塊大屏還能呈現360°全景影像,可以手動切換前後左右視角。

螢幕下保留了兩排物理按鍵,這是必須的。可以快速調節音量、快速開關空調。

不過回到大螢幕的home鍵也放在這裡,個人覺得還不太順手。

2、調座椅、打轉向,我誤以為坐進了一輛賓士

看車門上的座椅調節按鍵,以及下面的玻璃升降開關,這很賓士。

還有轉向杆、雨刷杆、大燈調節(贊自動大燈)、定速巡航,都是滿滿的賓士味道。聽人說這是戴姆勒和比亞迪合作使然?這裡有什麼故事的話,求大神講講。

3、方向盤為真皮包裹,握感還是不錯的

只不過兩邊的按鍵,按起來比較生硬、手感沒那麼好。中文字體,也是比亞迪一大特色。

4、全車4個USB介面,第三排沒有略遺憾

打開扶手箱,12V電源、兩個USB介面(且充電和傳輸資料是分開的)、SD卡槽、AUX排開。

第二排也能享有兩個USB介面。同時這裡也能獨立控制後兩排的空調開關、風量。

第三排上面已經給差評了,並沒有像五菱宏光S1那樣哪怕提供一個USB介面。

5、電動尾門和座椅加熱/通風為選配,我覺得還挺好的

如果因為標配這些豪華感的東西把價格拉上去,我覺得不是您想看到的。

因為相比實惠的實用性,手拉一下不高的尾門、沒有加熱通風並沒什麼。

↑除了尾門上,駕駛位左下方這裡也有個電動尾門控制開關。

6、打開發動機蓋,機艙很規整

展車搭載的1.5T發動機,匹配的是6速雙離合變速箱。據汽車之家報導後期貌似還會推出2.0L,以及插電式混動系統的車型。

對了,後懸架是扭力梁非獨立,非全尺寸備胎隱藏在尾部車底。

7、鑰匙比較Q,白白的圓圓的

這樣式,和一般車的畫風果然不太一樣。

基本功能都有,可以開啟尾門、啟動發動機。

最後,我小總結下吧:

還是那句話,比亞迪把奧迪設計師挖來後開始“拼顏值”了,的確能讓人眼前一亮。除了造型,空間實用性、功能性、乘坐感受等方面也挑不出什麼大毛病。

只不過開起來的行駛品質不知究竟會如何,後面需要重點感受。

我覺得它的出現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填補10-2010-20萬區間MPV(特別是自主品牌MPV)市場產品的不足。為後面傳祺、吉利等自主品牌的進場打個樣兒。

如果現在這個配置(應該是頂配了),價格落在十二三萬的話,個人感覺挺值的。相比寶駿730、歐尚A800那些,我是覺得它更能俘獲MPV愛好者的心。

當然以上只是我的主觀感受,建議感興趣的朋友親自去看看、開開,心裡更有底。

反正我是希望它能火,希望更多朋友加入、且壯大咱們的MPV陣營,嘿嘿嘿。

OK,這款宋MAX你有什麼想說的?開聊吧~

-OVER-

下圖為比亞迪宋SUV(圖片來自汽車之家)。

二、2+3+2七座佈局,乘坐空間還不錯,第三排進出有點費勁

這款車是2+3+2佈局的七座版,不確定上市後是否有五座,預計會有吧。

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後移動,靠背能夠分級調節角度。

移到最後(且靠背放最躺)時是下圖左邊座椅這種狀態,空間還可以,足夠日常用。

座椅移動到最前、靠背最直時,是上圖右邊座椅那種狀態。

中間地板純平,但是中間座椅比較窄且硬。試了下,坐三個人時,中間乘客並不舒服。

可能主要考慮了坐二個人時的場景,因為兩邊座椅比較寬大,中間主要是扶手。下面論壇網友拍的圖,更能說明這個問題。

全車共兩組兒童安全座椅介面,分別在第二排兩側。

頭頂的全景天窗很敞亮,不過沒辦法打開。

第二排車門開啟角度挺大的,會方便上下車一些。

但是對第三排並沒感覺太方便,因為把第二排座椅調到最前時,並沒有留出足夠大的開口。

上下車需要鑽,3張圖給您演示下:

我個人還是更喜歡2+2+3佈局,能從中間直接過那種。

第三排乘坐沒有那麼那麼的憋屈。我身高1米73(體重75kg),頭頂還有不到兩指的空間,腿部因為可以協調前排,也還可以。

至於大腿的承托性,沒敢奢望太多。出門到隔壁4S店感受了下歐尚A800,乘坐比歐尚A800感覺要好、沒有那麼太坐小板凳躬著的感覺。

家裡不需要坐兒童安全座椅的小朋友、或是體型跟我差不多(或比我小)的大朋友,坐第三排應該不會有太多抱怨。

第三排乘客兩邊有這樣的小儲物空間。不深、不大、沒USB,給個差評。

三、順帶說下儲物空間,後備廂夠大、座椅能放純平

五座狀態下,第三排座椅收平,此時後備廂儲物空間挺大的了。

這也是我之前說的2+3+2佈局相比2+2+3佈局在四五個人狀態下的優勢。

把第二排座椅放平後,幾乎是個純平的大空間。

下圖我為啥沒從後備廂角度去拍,因為後來車沒電,電動尾門舉不起來了,也是尷尬……

(沒電就沒法開門,這種設計是不是不太好,哪怕沒電給我手動模式呢)

借用論壇網友的圖說下吧。注意第三排座椅後面的拉繩,設計考慮還是挺周到的,收放座椅都很方便。

另外在七座狀態下,後備廂空間別奢望太多,第三排座椅和後玻璃也很近了。

拿汽車之家的圖看下,放個20寸行李箱還是OK的。

至於其他細節儲物空間方面,我覺得是一般夠用的水準。

比如擋杆前正好可以放個6plus大小的手機、擋杆後兩個不大的杯架、扶手箱大小也很一般,好在前後車門的儲物空間還算可以。

第二排乘客的儲物空間,前面有兩個網兜、中央扶手箱後面有個小儲物格可以放手機(但不是很深)。

對了,為啥沒考慮弄個小桌板咧?

四、最後說7個令我印象深刻的點,比如配置、實用性方面等

1、進入車內不得不說這個大屏,挺帶勁

想像一下開著高德地圖的“大手機”立在旁邊,還是挺不錯的。

而且本身就是安卓系統,可以安裝各種應用,比如愛奇藝、小遊戲啥的,停車無聊能打發時間。

不過您可能有兩個擔心,一是會不會很卡,玩了幾分鐘流暢度比想像好很多;二是車上是有4G的,不知流量怎麼算?送多少?抱歉這個我還並沒拿到準確消息。

這塊大屏還能呈現360°全景影像,可以手動切換前後左右視角。

螢幕下保留了兩排物理按鍵,這是必須的。可以快速調節音量、快速開關空調。

不過回到大螢幕的home鍵也放在這裡,個人覺得還不太順手。

2、調座椅、打轉向,我誤以為坐進了一輛賓士

看車門上的座椅調節按鍵,以及下面的玻璃升降開關,這很賓士。

還有轉向杆、雨刷杆、大燈調節(贊自動大燈)、定速巡航,都是滿滿的賓士味道。聽人說這是戴姆勒和比亞迪合作使然?這裡有什麼故事的話,求大神講講。

3、方向盤為真皮包裹,握感還是不錯的

只不過兩邊的按鍵,按起來比較生硬、手感沒那麼好。中文字體,也是比亞迪一大特色。

4、全車4個USB介面,第三排沒有略遺憾

打開扶手箱,12V電源、兩個USB介面(且充電和傳輸資料是分開的)、SD卡槽、AUX排開。

第二排也能享有兩個USB介面。同時這裡也能獨立控制後兩排的空調開關、風量。

第三排上面已經給差評了,並沒有像五菱宏光S1那樣哪怕提供一個USB介面。

5、電動尾門和座椅加熱/通風為選配,我覺得還挺好的

如果因為標配這些豪華感的東西把價格拉上去,我覺得不是您想看到的。

因為相比實惠的實用性,手拉一下不高的尾門、沒有加熱通風並沒什麼。

↑除了尾門上,駕駛位左下方這裡也有個電動尾門控制開關。

6、打開發動機蓋,機艙很規整

展車搭載的1.5T發動機,匹配的是6速雙離合變速箱。據汽車之家報導後期貌似還會推出2.0L,以及插電式混動系統的車型。

對了,後懸架是扭力梁非獨立,非全尺寸備胎隱藏在尾部車底。

7、鑰匙比較Q,白白的圓圓的

這樣式,和一般車的畫風果然不太一樣。

基本功能都有,可以開啟尾門、啟動發動機。

最後,我小總結下吧:

還是那句話,比亞迪把奧迪設計師挖來後開始“拼顏值”了,的確能讓人眼前一亮。除了造型,空間實用性、功能性、乘坐感受等方面也挑不出什麼大毛病。

只不過開起來的行駛品質不知究竟會如何,後面需要重點感受。

我覺得它的出現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填補10-2010-20萬區間MPV(特別是自主品牌MPV)市場產品的不足。為後面傳祺、吉利等自主品牌的進場打個樣兒。

如果現在這個配置(應該是頂配了),價格落在十二三萬的話,個人感覺挺值的。相比寶駿730、歐尚A800那些,我是覺得它更能俘獲MPV愛好者的心。

當然以上只是我的主觀感受,建議感興趣的朋友親自去看看、開開,心裡更有底。

反正我是希望它能火,希望更多朋友加入、且壯大咱們的MPV陣營,嘿嘿嘿。

OK,這款宋MAX你有什麼想說的?開聊吧~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