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劉義隆剷除異己,是非留待後人評說

宋文帝劉義隆下詔公佈徐羨之、傅亮、謝晦殺害營陽王劉義符、廬陵王劉義真的罪狀,

命有司逮捕誅殺,並且說:“謝晦據守長江上游,可能不會立即伏法,朕將親自統率朝廷的大軍前往討伐。中領軍到彥之即日開始急速出發,征北將軍檀道濟陸續出發為後繼。衛軍州府,應及時逮捕並誅殺謝晦。已命雍州刺史劉粹等截擊,切斷其逃跑或者潛伏的道路。罪犯只限謝晦一人,其他脅從者一律不加追究。”

接著,下詔召見徐羨之、傅亮。

徐羨之走到建康城西明門外,謝皭正在值班,派人飛報傅亮說:“殿內舉動異常!”

傅亮馬上藉口嫂嫂生病,暫時回家,並派人通知徐羨之。徐羨之回到西城,乘坐宮廷內部人出差的車逃出建康城,又步行到新林,知道走投無路,在一個燒陶器的窯裡,自縊身死。

傅亮乘車逃出建康城,再乘馬奔其兄傅迪的墓園,被郭泓抓獲,押到建康城北門廣莫門。劉義隆派中書舍人拿詔書給傅亮看,

對他說:“因你當初在江陵迎駕時,態度至為誠懇,所以饒恕你的兒子們不死。”

傅亮讀過詔書後說:“我出身平民,蒙先帝垂愛,賦予托孤大任,廢黜昏君,迎立明主,全是為國家百年大計,現在要想把罪過強加在我身上,還怕沒有藉口嗎!”

於是,傅亮被殺,他的妻子和子女被流放到建安,又斬殺了徐羨之的兩個兒子及謝晦的兒子謝世林,逮捕了謝晦的弟弟謝皭。

宋文帝準備派兵討伐謝晦,

向檀道濟詢問策略,檀道濟說:“我當年與謝晦一同北伐,當時得以入關的十項計策,有九項都是謝晦提出的。謝晦才略精明老練,大約很少有敵手。但他從沒有單獨帶領部隊打過勝仗,戰場上的軍事行動,恐怕不是他所擅長的。我瞭解謝晦的才智,謝晦也瞭解我的勇敢。今天我奉皇帝的命令來討伐他,可以在他沒有擺開陣勢以前,就把他擒獲。”

樂冏派人報告謝晦,說徐羨之、傅亮、謝皭已經被殺。

於是,謝晦先為徐羨之、傅亮舉行了葬禮,又為弟弟及兒子發佈死訊,然後就親自走出虎帳統率軍隊。

謝晦當年隨宋武帝劉裕南征北戰,經驗豐富,所以發號施令、指揮調動,莫不切實妥當。幾天之內,人們從四面八方投奔謝晦,很快就聚集了精兵三萬人。

謝晦上表,盛讚徐羨之、傅亮等都是忠貞之臣,卻遭受橫暴的冤殺,又說:“我們這些人如果想長久地把握權柄,

不一心為國家著想,我們當初在廢黜營陽王時,陛下您遠在荊州,武皇帝的兒子中還有幼童,我們完全可以擁戴小皇帝,發號施令,誰敢說個不字!怎麼會逆流而上三千里,虛位以待七十多天,去迎接陛下的鸞旗!已故的廬陵王劉義真,在營陽王在位的時候,就曾經忌恨冒犯皇上,是他自己死於非命。不有所廢黜,怎麼會有興起!從前東漢的耿弇不把賊人留給君主對付,而自己負責,我又有什麼地方辜負了宋皇室呢!這都是因為王弘、王曇首、王華一夥陰險、狂暴多所猜忌和挑撥離間造成的災禍。現在,我要發動大軍,以清除陛下身邊的邪惡之徒。”

宋文帝下詔戒嚴,實行大赦,各路軍隊依次出發,討伐謝晦。謝晦任命他的弟弟謝遁為竟陵內史,率領一萬人留守將領,他自己則親自率兵二萬從江陵出發。謝晦指揮的戰艦,從江津一直排列到破塚,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他長歎一聲,說:“恨不得以此為勤王之師!”

謝晦派兵攻打湘州刺史張邵,何承天因為張邵的哥哥,益州刺史張茂度與謝晦私交甚好,就說:“張邵的態度還不明朗,不應該輕率地發動攻擊。”謝晦於是寫信招撫張邵,張邵不為所動。

謝晦從江陵東下,何承天留守江陵沒有跟隨,謝晦抵達西江口時,到彥之的軍隊已經開進彭城洲。

庾登之據守巴陵,膽怯畏縮,不敢前進,當時正值大雨連綿,數日不停,參軍劉和之警告庾登之說:“我們遇雨,敵人也遇雨,征北將軍檀道濟的大軍不久就要到了,官軍實力正強,我們應該速戰速決才好啊。”

庾登之膽小不敢應戰,令手小的小將陳祐製作了大口袋,裝滿茅草懸掛在桅杆之上,聲稱可以用來焚毀敵人的船艦,但是火攻必須等到晴天,他用這個方法來拖延作戰時間,謝晦卻同意了庾登之的做法,整整停止了十五天的軍事行動。

隨後,謝晦派孔延秀進攻駐紮在彭城洲的蕭欣,並大敗蕭欣的軍隊,又進攻彭城洲官軍的營壘陣地,一舉全部攻克,官軍的大小將領都主張退走,到彥之不同意,於是退守到隱圻。

謝晦再次上疏為自己辯護,並且十分驕傲地誇耀自己在軍事上的勝利,說:“陛下如果把‘四凶’斬首,把‘三監’的人頭懸掛在宮牆上,我就立刻停止進攻,把軍隊調回任所。”

(四凶:古代堯時,舜把共工、驩兜、鯀、三苗稱為四凶;三監:西周初年,以管叔、蔡叔、霍叔監管殷朝遺民,稱為三監。四凶三監,是比喻皇帝身邊的親信大臣。)

當年,謝晦與徐羨之、傅亮為了保全自己,就用謝晦把守長江上游,又把檀道濟安置在廣陵,使他們各自擁有強兵,足以挾制朝廷;而徐羨之、傅亮則在朝中居高位、掌實權,可以維持長久的安定。等到謝晦聽說是檀道濟率兵來攻打自己時,不禁大為恐慌。

檀道濟的大軍一道隱圻,立即與到彥之的軍隊合兵一處,戰艦沿岸停泊。謝晦最初看見戰艦不多,毫不在意,也不馬上發動攻擊。

到了晚上,東風大起,官軍的船艦帳篷滿張,陸續抵達,前後相連,塞滿江面,謝晦的軍隊士氣渙散,軍心沮喪,不再有鬥志。

官軍艦隊挺進到忌置洲尾,戰艦排列著渡過長江,謝晦的軍隊一觸即潰,全軍大敗,謝晦在夜色的掩護下出走,投奔巴陵,找到一艘小船回到江陵。

之前,宋文帝派遣劉粹從陸路率領步騎襲擊江陵,劉粹的軍隊剛到沙橋,謝晦的司馬周超就率軍一萬多人迎戰,劉粹大敗,死傷的士卒超過一半,不久,就傳來謝晦戰敗的消息。

最初,謝晦與劉粹私交甚好,並任命劉粹的兒子劉曠之為參軍,宋文帝對劉粹的忠誠感到懷疑,王弘說:“劉粹沒有野心,一定不會出差錯。”等到劉粹接受朝廷的命令討伐謝晦,則義無反顧,宋文帝因此對劉粹倍加贊許,謝晦也並沒有因此殺害劉曠之,反而把他送回到了劉粹那裡。

而自己負責,我又有什麼地方辜負了宋皇室呢!這都是因為王弘、王曇首、王華一夥陰險、狂暴多所猜忌和挑撥離間造成的災禍。現在,我要發動大軍,以清除陛下身邊的邪惡之徒。”

宋文帝下詔戒嚴,實行大赦,各路軍隊依次出發,討伐謝晦。謝晦任命他的弟弟謝遁為竟陵內史,率領一萬人留守將領,他自己則親自率兵二萬從江陵出發。謝晦指揮的戰艦,從江津一直排列到破塚,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他長歎一聲,說:“恨不得以此為勤王之師!”

謝晦派兵攻打湘州刺史張邵,何承天因為張邵的哥哥,益州刺史張茂度與謝晦私交甚好,就說:“張邵的態度還不明朗,不應該輕率地發動攻擊。”謝晦於是寫信招撫張邵,張邵不為所動。

謝晦從江陵東下,何承天留守江陵沒有跟隨,謝晦抵達西江口時,到彥之的軍隊已經開進彭城洲。

庾登之據守巴陵,膽怯畏縮,不敢前進,當時正值大雨連綿,數日不停,參軍劉和之警告庾登之說:“我們遇雨,敵人也遇雨,征北將軍檀道濟的大軍不久就要到了,官軍實力正強,我們應該速戰速決才好啊。”

庾登之膽小不敢應戰,令手小的小將陳祐製作了大口袋,裝滿茅草懸掛在桅杆之上,聲稱可以用來焚毀敵人的船艦,但是火攻必須等到晴天,他用這個方法來拖延作戰時間,謝晦卻同意了庾登之的做法,整整停止了十五天的軍事行動。

隨後,謝晦派孔延秀進攻駐紮在彭城洲的蕭欣,並大敗蕭欣的軍隊,又進攻彭城洲官軍的營壘陣地,一舉全部攻克,官軍的大小將領都主張退走,到彥之不同意,於是退守到隱圻。

謝晦再次上疏為自己辯護,並且十分驕傲地誇耀自己在軍事上的勝利,說:“陛下如果把‘四凶’斬首,把‘三監’的人頭懸掛在宮牆上,我就立刻停止進攻,把軍隊調回任所。”

(四凶:古代堯時,舜把共工、驩兜、鯀、三苗稱為四凶;三監:西周初年,以管叔、蔡叔、霍叔監管殷朝遺民,稱為三監。四凶三監,是比喻皇帝身邊的親信大臣。)

當年,謝晦與徐羨之、傅亮為了保全自己,就用謝晦把守長江上游,又把檀道濟安置在廣陵,使他們各自擁有強兵,足以挾制朝廷;而徐羨之、傅亮則在朝中居高位、掌實權,可以維持長久的安定。等到謝晦聽說是檀道濟率兵來攻打自己時,不禁大為恐慌。

檀道濟的大軍一道隱圻,立即與到彥之的軍隊合兵一處,戰艦沿岸停泊。謝晦最初看見戰艦不多,毫不在意,也不馬上發動攻擊。

到了晚上,東風大起,官軍的船艦帳篷滿張,陸續抵達,前後相連,塞滿江面,謝晦的軍隊士氣渙散,軍心沮喪,不再有鬥志。

官軍艦隊挺進到忌置洲尾,戰艦排列著渡過長江,謝晦的軍隊一觸即潰,全軍大敗,謝晦在夜色的掩護下出走,投奔巴陵,找到一艘小船回到江陵。

之前,宋文帝派遣劉粹從陸路率領步騎襲擊江陵,劉粹的軍隊剛到沙橋,謝晦的司馬周超就率軍一萬多人迎戰,劉粹大敗,死傷的士卒超過一半,不久,就傳來謝晦戰敗的消息。

最初,謝晦與劉粹私交甚好,並任命劉粹的兒子劉曠之為參軍,宋文帝對劉粹的忠誠感到懷疑,王弘說:“劉粹沒有野心,一定不會出差錯。”等到劉粹接受朝廷的命令討伐謝晦,則義無反顧,宋文帝因此對劉粹倍加贊許,謝晦也並沒有因此殺害劉曠之,反而把他送回到了劉粹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