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天徒步300公里,我所看到的河南!

你瞭解河南各地市的地貌特徵嗎?你知道中原文化的起源和根基在哪裡嗎?你是否留意過玉米與水稻的種植分界線在哪裡?你知道板栗是長在樹上的、獼猴桃是爬在藤上的嗎?

■ 在去郝堂的鄉間小路上拍到的野生板栗樹

當自然界的氣候只是作為手機上的一種提示預警而存在時,當我們蝸居在城市的高樓大廈裡遠離歷史文化時——你,還記得大自然的寒暑規律嗎?你,是否已經忘記了腳下的中原大地曾經發生過的那些澎湃的革命故事?

世界那麼大,我們有必要看看,用腳步丈量河南,用赤心品讀中原。8月12日,由我們綠達山茶油冠名支持的“新豫商徒步行讀河南”活動在信陽正式啟動,經過10天的徒步行,我們的活動已經於8月20日圓滿結束了。一路行走,一路品讀,本文為您回顧活動歷程之——“行走篇”。

雞公山:豫南"九寨溝"

行走記錄 Day 1

8月12日早上開幕式後,從豫鄂兩省交界的武勝關啟程,我們行走的第一個目的地就是雞公山。

■ 行走團隊 雞公山合影

雞公山位於信陽市南38公里,地處中國南北的分水嶺,自然環境優美,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


■ 報曉峰

30公里山路徒步上來,植物繁多,松林、水杉林、竹林、油茶……美景一路俯拾即是;佛光、雲海、報曉峰,加上民國美齡舞廳等不同風格的建築群,

這個被稱為“豫南九寨溝”的避暑勝地讓我們的徒步隊員們一度忘記了徒步的疲勞,面對好山好水流連忘返。

籐椅蒲扇悠然哉:最美鄉村是郝堂

行走記錄 Day 2

徒步第二天,我們從南灣湖出發,目的地是郝堂村。

■ 南灣湖出發

沿途走來,時不時就能看到小野花、板栗樹、野生獼猴桃、葡萄採摘基地。分叉縱深的小路,更給人曲徑通幽的感覺。

郝堂最為人稱道的就是荷花了,一進村,就能聞到荷花的香氣,沁人心脾。

村裡轉一轉,河邊瞅一瞅,沿河有售賣蓮子的村民,有在土院裡擺放籐椅的老人,蒲扇清茶悠然哉……這裡的民居,有的臨溪而築,有的用青石砌牆,有的改造成飯店經商……儘管一切沒有什麼章法,但讓人覺得踏實。

■ 郝堂民居

竹溝革命紀念館:紅色文化薪火相傳

行走記錄 Day 3

8月14日,我們徒步一行來到了有著“小延安”之稱的駐馬店竹溝革命紀念館。

這裡位於確山縣西30公里的竹溝鎮,始建於1956年,由周恩來題寫館名,是全國建立較早的革命紀念館之一,紅色文化是這裡的遊覽主題。

在莊嚴肅穆的紀念館裡,隊員們駐足觀看,充滿歷史感的革命建築浮雕,讓大家如臨其境,仿佛能夠感受到那段崢嶸歲月中令人激昂澎湃的革命精神。

一路嬉鬧的孩子們在紀念館裡也安靜了下來,專注地聽著家長們的講解,兩個時代,兩個空間,紅色文化在這裡薪火相傳。

新鄭黃帝故里:炎黃子孫尋根歸宗

行走記錄 Day 7

8月18日,我們的徒步隊伍來到了新鄭市黃帝故里。這裡最有名的便是拜祖大典,自2006年升格為省級主辦以來,這裡的大典已經連續舉辦了11年。

據介紹,全國100多個大姓氏中,有78個發源于河南。98個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這些姓氏涉及當代華人的90%,可以說中華民族所尋最大之“根”,就是黃帝故里的“根”。

■ 廣場兩邊豎立的姓氏黃旗非常壯觀

“唯我始祖,子孫共仰。五洲四海,彰顯華邦。”如今,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無數華夏兒女都要從五湖四海齊聚這裡,共赴“尋根之旅”,禮拜人文始祖。拜祖已經成為新鄭乃至我們中原大地的一張對外文化名片。

綠達山茶油所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與此次活動宣導的行走養生和科學調養觀念十分契合,在為期10天的徒步行中,我們全程都在參與,見證了很多正能量和令人感動的家庭故事。想要瞭解每日細節的朋友們可以在訂閱號“綠達茶油”中“查看歷史消息”獲取。

■ 每一張抓拍,都是一個故事

郝堂最為人稱道的就是荷花了,一進村,就能聞到荷花的香氣,沁人心脾。

村裡轉一轉,河邊瞅一瞅,沿河有售賣蓮子的村民,有在土院裡擺放籐椅的老人,蒲扇清茶悠然哉……這裡的民居,有的臨溪而築,有的用青石砌牆,有的改造成飯店經商……儘管一切沒有什麼章法,但讓人覺得踏實。

■ 郝堂民居

竹溝革命紀念館:紅色文化薪火相傳

行走記錄 Day 3

8月14日,我們徒步一行來到了有著“小延安”之稱的駐馬店竹溝革命紀念館。

這裡位於確山縣西30公里的竹溝鎮,始建於1956年,由周恩來題寫館名,是全國建立較早的革命紀念館之一,紅色文化是這裡的遊覽主題。

在莊嚴肅穆的紀念館裡,隊員們駐足觀看,充滿歷史感的革命建築浮雕,讓大家如臨其境,仿佛能夠感受到那段崢嶸歲月中令人激昂澎湃的革命精神。

一路嬉鬧的孩子們在紀念館裡也安靜了下來,專注地聽著家長們的講解,兩個時代,兩個空間,紅色文化在這裡薪火相傳。

新鄭黃帝故里:炎黃子孫尋根歸宗

行走記錄 Day 7

8月18日,我們的徒步隊伍來到了新鄭市黃帝故里。這裡最有名的便是拜祖大典,自2006年升格為省級主辦以來,這裡的大典已經連續舉辦了11年。

據介紹,全國100多個大姓氏中,有78個發源于河南。98個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這些姓氏涉及當代華人的90%,可以說中華民族所尋最大之“根”,就是黃帝故里的“根”。

■ 廣場兩邊豎立的姓氏黃旗非常壯觀

“唯我始祖,子孫共仰。五洲四海,彰顯華邦。”如今,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無數華夏兒女都要從五湖四海齊聚這裡,共赴“尋根之旅”,禮拜人文始祖。拜祖已經成為新鄭乃至我們中原大地的一張對外文化名片。

綠達山茶油所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與此次活動宣導的行走養生和科學調養觀念十分契合,在為期10天的徒步行中,我們全程都在參與,見證了很多正能量和令人感動的家庭故事。想要瞭解每日細節的朋友們可以在訂閱號“綠達茶油”中“查看歷史消息”獲取。

■ 每一張抓拍,都是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