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華成工控|視點」國產工業機器人產量暴增下的隱憂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七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12458(台/套),同比暴增90.4%。隨著我國機器人與自動化改造需求持續擴大,機器人及減速器廠商均處於擴產狀態。然而對國產機器人企業而言,

繁榮的景象之下是否存在隱憂?

根據國家統計局每月公佈的機器人產量資料,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較去年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究其原因,主要原因有如下兩點:

其一,是自今年上旬開始,國內各省市(主要是珠三角、長三角地區)陸續推出與加大自動化改造、“機器換人”、智慧製造方面的政策或計畫,

提升了終端企業對機器人的選擇傾向;

其二,外資企業未能充分前瞻到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爆發的現象,擴產動作存在滯後,給予國產機器人一個外資企業壓力較小的發展空窗期,國產機器人企業所看到的現象就是需求激增,隨之釋放更多的產能甚至通過新廠建設的途徑尋求擴產。

儘管就目前看來,中國工業機器人似乎迎來了行業發展的“春天”,然而行業內仍然存在許多發展隱憂和風險。

例如,低端應用、重複建設的現象依然存在。對於機器人的應用大多集中在上下料、搬運碼垛等方面,而對噴塗、拋光等技術難度較高,一次性投入較大的應用領域卻鮮有涉足。國內機器人的低端應用已達到臨界點,未來很可能增長乏力。

目前,大部分機器人企業湧向幾個應用較火的行業,

如3C家電、金屬加工、汽車製造等,卻疏於對食品加工等其他終端行業的市場開發。

現階段對國產機器人威脅最大的莫過於外資廠商。當下,幾大外資企業的新廠建設已進入尾聲,預計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即將以更盛的機器人產能投入中國市場的競爭,屆時國產機器人廠商能否抵禦衝擊?

此外,受減速器,特別是諧波減速器降價等因素的影響,國內外工業機器人價格正逐漸逼近,

如果價格差距在一定區間內,用戶有可能認為是品牌溢價造成的合理差距,進而更傾向於選擇更貴的外資產品,國產機器人原本的價格優勢將進一步削減。

而從系統集成商和終端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產機器人的後續發展:一方面,集成商還停留在代理各大品牌階段,有一定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

本體企業由集成商帶領、探路的情況較多,自身開拓市場的能力仍需加強。

站在終端企業的角度,機器人價格偏高用不起的情況依舊存在。另外,大多數企業已經知道機器人的優越性,但現有的機器人在功能上還無法滿足實際生產需求,這說明機器人企業對終端企業的需求瞭解不夠準確,技術還沒有跟上,無法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

今年一路高奏凱歌的國產機器人,是否真的能夠迎來蓬勃發展期,還需要時間的檢驗。而面對外資品牌的產能復蘇和價格紅利的消失,當前國產機器人企業最需要尋找的是破局之路。

溫馨提示

協作機器人是當前工業機器人領域炙手可熱的研究方向,其作為智慧型機器人的雛形,自問世以來就備受關注。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GII)通過對國內外協作機器人企業的詳實調研,將於8月下旬重磅推出《2017中國市場協作機器人企業競爭力排行榜TOP10》,敬請期待!

想瞭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華成工控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精彩回顧

是否真的能夠迎來蓬勃發展期,還需要時間的檢驗。而面對外資品牌的產能復蘇和價格紅利的消失,當前國產機器人企業最需要尋找的是破局之路。

溫馨提示

協作機器人是當前工業機器人領域炙手可熱的研究方向,其作為智慧型機器人的雛形,自問世以來就備受關注。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GII)通過對國內外協作機器人企業的詳實調研,將於8月下旬重磅推出《2017中國市場協作機器人企業競爭力排行榜TOP10》,敬請期待!

想瞭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華成工控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