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寫論文處理資料作圖等詳細經驗分享,對初次寫SCI論文很有幫助

對於SCI論文,正像很多老師講的那樣,只要你發文章有了第一篇之後,到第二篇第三篇就會越來越容易,因為只要實驗成熟,這就是一個程式化的工作。今天分享一些和別人交流得到的寫文章和審稿的經驗和教訓,

希望對一些初寫文章的人有點幫助,當然這中間有很多不太妥當的地方,也請大家指正。這次主要是寫論文的經驗,審稿經驗下次再分享。

寫論文經驗

1. 前期實驗。

對於研究生博士生來說,大部分情況下最主要的任務是寫文章畢業。

所以不建議先做一大堆實驗再去寫論文!因為我們到後來寫文章的時候會發現總是有不如意或者漏掉的資料和實驗,所以不得不重新回過頭做測試甚至重新做樣品。例如,某些照片的尺寸不統一問題、缺少可對比資料等。這樣會很費時間,所以建議特別是初次寫 SCI 的同學,實驗之前一定要多看文章,借鑒一下類似文章的構架,然後邊做實驗邊寫文章框架,
寫的時候先不要做詳細的分析,把資料和圖片羅列出來就行了。

2. 如何看文獻。

切忌從頭到尾的當閱讀理解看!除非是非常接近的論文。我就習慣根據關鍵字上百篇的下載,然後逐個流覽人家的圖片,這樣總能找到和自己的某部分掛上鉤。特別是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如果缺少哪個理論,你可以大量下載文章去查找,其他領域的也要看,別指望和你很接近的理論,

否則你的研究就沒有價值了。

3. 資料如何處理。

資料處理要盡可能避免原始的測試資料,要盡可能的做一些處理,如轉化換算、統計分析等等,這樣會從實驗中得到更多的資訊,審稿人也會覺得你做了一些深入的研究。例如化學動力學分析(如 Arrhenius 曲線),材料力學性能可以加入斷裂概率分析(如 Gauss 和 Weibull 分部分析),納米材料中的直徑分佈曲線(用 NanoMeasurer), 和元素分佈曲線,等等。

另外想發高一點的期刊,

適當做一些理論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既可以轉化我們的試驗結果,也能賺取審稿人的印象分。其實這個並不難,只要你多看各個方向的文獻,你總能找到滿足你的理論。

4. 圖片處理。

圖片可以說是整個文章最重要的因素了!首先對於編輯和審稿人來說,他們拿到一篇文章,往往第一眼都會看圖片怎麼樣。因為他們都是在本領域內見多識廣的人,一看圖片就能知道文章的好壞。

一般作圖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圖片的解析度必需較高,我習慣用 Photoshop 處理一下,像對比度、色階什麼的,這個我就不多說了。其次,圖片的顏色,圖片能用彩色最好了,比分說示意圖什麼的,甚至現在的雜誌很多都鼓勵給圖片 PS 顏色,比分說 SEM 和 TEM 照片,很多高水準的雜誌上都喜歡用彩圖。再者,曲線圖片,曲線一般情況下是用 Origin 畫出來的,所以會有很多個人喜好的因素,這可以多借鑒一下各個領域的文章。最後補充一點,如果你能有些在你領域內非常規的測試方法得到的圖片,那樣就能增加文章接受的砝碼,因為這樣有時會給審稿人一些心理壓力,因為他們並不一定懂。

Idea是論文的核心靈魂

5. 模型和示意圖。

這是能足以體現個人的作圖技術和表達能力,這裡我建議新手多看看文章,包括別的領域的也要看!特別是看些高水準的文章,人家不僅出色在研究領域,而且突出在圖片處理上面。多看這些文章會給你一些意想不到的啟示,比分說像納米材料的生長機理、製備設備和流程等。

6. 建模和機理分析。

如果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可以做些這方面的嘗試,因為這樣也會提升文章的水準。當然我們不指望像那些搞計算的人一樣做出多完美的模型來,但是可以做一些比較簡單一點的,以分析試驗結果和我們的理論資料。我記得有一次一篇文章,實驗結果並不是很理想,感覺沒有多少創新,但是我做了很多計算,當時審稿人就沒給我在分析部分提出任何 comment,不知道他們是沒有時間還是確實沒有把握,所以也不好拒絕我的稿件,最後提了些不痛不癢的問題很快就接受了。呵呵!雖然我這個只是個小伎倆,但是說實話也能學到不少東西哦。

7. 摘要和前言。

這個是編輯會重點注意的,因為他要瞭解你文章的大概,所以一定要寫好,特別是語言和邏輯性方面,這兩項都是我們中國人的弱項。首先,語言上我也吃了不少苦頭,我們剛開始寫論文要盡可能避免自己的語言習慣,一定要模仿別人的句式,然後自己做些改進,特別是學習一些歐美國家作者的文章。前言一定要有邏輯性,比較喜歡一個雜誌主編所說三段式:研究該領域的重要性,研究現狀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本項研究的目的、創新點和基本結果。

8. 論文寫作和修改。

如果材料充足,論文寫作最好不要把戰線拉得太長,辛苦一點一氣呵成。寫好後多看幾遍,這個不要怕麻煩,最後把自己站在審稿人的角度上挑毛病,不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看,這很重要!就我個人而言,我一般要修改上十五次然後才能投出去,因為每次都能發現問題。

9. 選期刊。

記得我寫第一篇文章的時候,當時老闆死活不讓投中文的,非得往高裡投,一開始覺得吃那麼多苦頭很不爽,但是後來還是得感謝他,因為你要是老往低一點的地方投,你和人家站的高度就不一樣。高度對人來說很重要哦!太保守的人永遠都只能做藉口的奴隸。

新學期啦,趕快寫自己的論文吧

10. 審稿意見和回復。

一般情況下,對學生來說一次性小改接受是挺難的,我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大改過,甚至有情況是有審稿人說拒絕的,然後給你一大堆理由。這些都不用慌,如果編輯沒有直接拒你的話都是有希望的。編輯給你 Rebuttal 或者 Resubmission 的機會,說明他還是偏向於接受的,如果你能滿意的回答審稿人提出的問題或者作出相應的修改和補充的話,被接收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修改的時候一定要虛心接受人家的意見,然後把整個文章做大面積修改,特別是可以調整一下你的圖片資料,如果有時間做一些補充試驗很有必要。還有修改後別急著投,爭取在修改期限最後幾天再投,這樣的話人家會覺得你認真考慮了他們的意見,所以會給你機會。如果被拒了也沒關係,畢竟這不同的雜誌有不同的喜好,只要我們的東西貨真價實,總能找到一個心儀咱文章的雜誌的。

以上就是一些寫論文投稿的經驗,有些淺顯,但是對於新人還是有些幫助的,馬上就開學了,新學期抓緊時間開始自己的論文寫作吧!

這可以多借鑒一下各個領域的文章。最後補充一點,如果你能有些在你領域內非常規的測試方法得到的圖片,那樣就能增加文章接受的砝碼,因為這樣有時會給審稿人一些心理壓力,因為他們並不一定懂。

Idea是論文的核心靈魂

5. 模型和示意圖。

這是能足以體現個人的作圖技術和表達能力,這裡我建議新手多看看文章,包括別的領域的也要看!特別是看些高水準的文章,人家不僅出色在研究領域,而且突出在圖片處理上面。多看這些文章會給你一些意想不到的啟示,比分說像納米材料的生長機理、製備設備和流程等。

6. 建模和機理分析。

如果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可以做些這方面的嘗試,因為這樣也會提升文章的水準。當然我們不指望像那些搞計算的人一樣做出多完美的模型來,但是可以做一些比較簡單一點的,以分析試驗結果和我們的理論資料。我記得有一次一篇文章,實驗結果並不是很理想,感覺沒有多少創新,但是我做了很多計算,當時審稿人就沒給我在分析部分提出任何 comment,不知道他們是沒有時間還是確實沒有把握,所以也不好拒絕我的稿件,最後提了些不痛不癢的問題很快就接受了。呵呵!雖然我這個只是個小伎倆,但是說實話也能學到不少東西哦。

7. 摘要和前言。

這個是編輯會重點注意的,因為他要瞭解你文章的大概,所以一定要寫好,特別是語言和邏輯性方面,這兩項都是我們中國人的弱項。首先,語言上我也吃了不少苦頭,我們剛開始寫論文要盡可能避免自己的語言習慣,一定要模仿別人的句式,然後自己做些改進,特別是學習一些歐美國家作者的文章。前言一定要有邏輯性,比較喜歡一個雜誌主編所說三段式:研究該領域的重要性,研究現狀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本項研究的目的、創新點和基本結果。

8. 論文寫作和修改。

如果材料充足,論文寫作最好不要把戰線拉得太長,辛苦一點一氣呵成。寫好後多看幾遍,這個不要怕麻煩,最後把自己站在審稿人的角度上挑毛病,不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看,這很重要!就我個人而言,我一般要修改上十五次然後才能投出去,因為每次都能發現問題。

9. 選期刊。

記得我寫第一篇文章的時候,當時老闆死活不讓投中文的,非得往高裡投,一開始覺得吃那麼多苦頭很不爽,但是後來還是得感謝他,因為你要是老往低一點的地方投,你和人家站的高度就不一樣。高度對人來說很重要哦!太保守的人永遠都只能做藉口的奴隸。

新學期啦,趕快寫自己的論文吧

10. 審稿意見和回復。

一般情況下,對學生來說一次性小改接受是挺難的,我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大改過,甚至有情況是有審稿人說拒絕的,然後給你一大堆理由。這些都不用慌,如果編輯沒有直接拒你的話都是有希望的。編輯給你 Rebuttal 或者 Resubmission 的機會,說明他還是偏向於接受的,如果你能滿意的回答審稿人提出的問題或者作出相應的修改和補充的話,被接收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修改的時候一定要虛心接受人家的意見,然後把整個文章做大面積修改,特別是可以調整一下你的圖片資料,如果有時間做一些補充試驗很有必要。還有修改後別急著投,爭取在修改期限最後幾天再投,這樣的話人家會覺得你認真考慮了他們的意見,所以會給你機會。如果被拒了也沒關係,畢竟這不同的雜誌有不同的喜好,只要我們的東西貨真價實,總能找到一個心儀咱文章的雜誌的。

以上就是一些寫論文投稿的經驗,有些淺顯,但是對於新人還是有些幫助的,馬上就開學了,新學期抓緊時間開始自己的論文寫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