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活到一百多歲的壽星,還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

說起坐懷不亂這個詞語,大概很多人都會很容易想到柳下惠這個人吧!沒錯,坐懷不亂確實跟這個人有關係。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於懷中,但是並沒有無禮的行為。

後來人們便用“柳下惠”或者“坐懷不亂”來形容男子作風正派。

柳下惠出名的原因之一是坐懷不亂,然而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是中國歷史上的長壽之人。在中國古代,醫療條件差,所以人們的壽命是非常短的。能活到六七十歲的人已經非常少了,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人們才稱呼六十歲的人“花甲子”,七十歲的人稱為“古來稀”。

但事有例外,古代也有一些非常長壽的人,

譬如說柳下惠,他就活到了一百多歲。在那個時代裡,能夠有如此壽命的人是怎麼做的呢?柳下惠最好的的長壽秘訣就是“心平氣和”,他一生在世一直以和為主,幾乎沒怎麼生過氣。

柳下惠還有一個別稱叫做“和聖”,亞聖孟子曾經誇讚他,柳下惠,

聖之和者。柳下惠的一生可謂是精彩至極,首先,他在魯國做士師,這個官職不高,無非就是處理一些刑罰獄訟之事的小官,權利也不是很大,但也過的舒心。

但是他總是受權貴臧文仲的排擠,因為臧文仲的權利很大,所以柳下惠的人生便悲劇了,接連三次被貶。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遭遇呢?其實不過是他為人太過耿直了,在奸臣當道的年代,他甚至高聲吵嚷著即使奸臣現在他身邊,

他也不會向他學習到什麼。

換作一般人來說,有這樣的遭遇,肯定時常鬱鬱寡歡,但是柳下惠就不一樣,他沒有傷春悲秋,沒有鬱鬱寡歡的活著。反而開開心心的活著,開開心心的尋找自己的快樂生活,在他身上,自有一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氣質。

心底無私則天下寬,柳下惠正是因為他剛正不阿,正直無私的信念,所以他才能夠克服那麼多的困難,才能夠讓自己隨心所欲的活著。柳下惠死後差不多二百年,亞聖孟子以非常佩服的語氣對他蓋棺定論,孟子對他的讚譽也有很多。

孟子說道他不因為君主不聖明而感到羞恥,不因官職低而辭官做;身居高位時不忘推舉賢能的人,被遺忘在民間時也沒有怨氣;貧窮困頓時不憂愁,與鄉下百姓相處,也會覺得很愉快;他認為自己和任何人相處,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響。這個大概就是他十分長壽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