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教師親身指導:學生如何高效學習(實戰篇)

本系列經家長會演講資料改編而成,由實戰篇、技能篇、家長篇組成,供老師、學生、家長參考閱讀,預祝同學們學業進步!

四個基本流程

第一:預習與計畫

>>預習是最合理的搶跑<<

你沒有預習,

聽課就沒有針對性。中學科目增多,不要說是沒有預習,就是預習了也未必能夠徹底弄懂,更何況沒有預習呢?

(一)預習的六個意義

1、上課聽老師講解更專心,更認真,印象更深刻。

學生自己以為已經理解的,在課堂上與同學交流,聽老師講解,才知道自己並未徹底地弄懂。

懂 與 會 不是一個概念。

2、預習直接提高學習效率。

預習能夠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知識盲點,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上課的時候,注意力會更加集中。

3、預習能夠開拓思路,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預習之後,可以在聽老師與同學的講述中,積極思考,考慮多種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例如:概念是怎樣建立起來的,相關概念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適用範圍。

4、預習能夠提高筆記水準。

選擇性更強,以聽講、思考與交流為主。

記下書上沒有的,來自同學與老師的【新思路、新方法】。

5、預習能夠提高記憶品質。

“懂”與“不懂”,自己都思考過,加上教師的講解,我們的理解更準確、更透徹,記憶更深刻。

6、提升求知欲望,培養學習自信。

學生帶著預習中的問題來聽課,好奇心求知欲更強烈,每天的心情很好。

預習弱科每天不超過兩科。

預習是一種體驗成功愉悅的有效方式。

(二)怎樣預習

1、設計預習表格。

隨便翻翻書不是預習。形式的背後沒有實質性的根本突破。

通過學生自己閱讀教材,

尋找知識的脈絡與線索,將相關知識用表格整理出來。

重要的概念、定理、定律【最好抄寫一遍】。

2、預習數位化。

人物數位化;情節數位化;地名數位化。

學生經過一番整理,需要反復的閱讀與分析教材,印象可謂深刻。

3、寫預習報告。

例如《祝福》作者小傳;社會背景;對作家的評價。

(三)計畫

越是時間緊迫,越要加強計劃性。

忙碌的本身並不重要,問題在於忙些什麼。

在自己最佳的時間,

學習最難的課程。

注意力不集中,從自己最拿手的學科開始。

初一、高一就應該保持適度的緊張感。

良好學習方式與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

1、計畫的內容。

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學習達到的要求、學習方法。

2、幫助制訂到獨立制訂。

平常以周為單位;英語天天有。

3、一預習二複習:前一天晚上預習,第二天晚上複習。

4、早晚半小時不可荒廢。

5、把握雙休日至關重要。

6、寒暑假,預習、補弱科、看有益的書。

第二:交流、聽課與筆記

(一)交流就是合作與分享

1、聽課要緊跟老師的思路。

2、前提是獨立學習基礎上的傾聽。

3、合作學習可以解決教材中80%的問題。

4、出現錯誤堅決不放過,分析原因,徹底糾正。

(二)聽課的方法

抓住教師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上課就要像考試一樣注意力高度集中。

聽—標記—繼續聽—互相交流—請教老師。

要領會老師為什麼要講這些內容;要說明什麼問題;怎樣說明的這個問題。

積極思考、大膽發言。

(三)抓住例題不放手(六點)

例題含金量遠遠高於習題,例題是題中的精華。

1、一個例題就是一個模型。

例題就是教材中用來說明定義或定理時用作例子的題目,例題就是知識在實際中的變形使用變式;

2、課前讀例題。

逐詞逐句的研讀,標出不理解的聽老師講。

3、課堂注意看、聽三個方面內容。

老師是如何對問題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老師如何運用知識實現與問題情境的對接。

老師是如何進行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

4、課後分析例題。

課堂上的“懂”,也就只是個懂並不是“會”。

5、考試綜合“串”例題。

考試前要形成知識成“串”,例題成“串”。

抄例題—做例題—對比分析差距。

6、凡做題必反思。

回歸基本概念原理,反思思路方法,建立模型、拓展應用。

(四)聽課與筆記不可偏廢

小學不做尚可,初中、高中不做筆記就不行了。誰先學會做筆記,誰就先適應中學學習生活。以聽為主,兼顧筆記。

蒙台梭利語:聽到的容易忘,看到的記不住,只有動手做才能記得牢。

1、記什麼(三點)。

教師對教材重點、難點的分析闡述,對教學內容的歸納總結。

教師對知識獨立的見解、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自己不理解或與老師見解不一致的地方。】

2、怎樣記。

整體把握知識結構,提綱挈領的將知識穿起來,便於理解與記憶。

運用一套自己獨特的符號系統。

隨時補充新的內容。

3、怎樣整理運用筆記。

條理、重點突出、及時小結章節內容、詳略得當。

筆記不用不如不做。

對比著教材,進行回味、咀嚼、消化、補充完善。

最後,什麼都可以扔掉,唯獨自己整理的筆記最寶貴。

第三:複習與考試

你並不是每一分鐘都需要學習,而是學習的每一分鐘都必須有收效才是。

審題——讀、寫出來更好。

複習從很大的程度上來說就是做題。

做對、做准、做快基礎題。

做錯兩道題不如做對一道題。做題要追求一次成功。檢查找陷阱很費時也很費力。

會做的題、做對的題就不再做,做不會的,做做不對的。

寧可少看一冊參考書,也要做好一科的糾錯。

做題要及時對答案,錯了馬上糾正。正確率低於85%,停下來不要再做,先看書再做題。

考試中的失分是一種無聲的警告,抓住這些資訊,及時查找缺陷彌補。

第四:試卷分析作用非同尋常

>>高分從這裡起步<<

成功就是把資料整理到位

(一)珍惜每一次考試

心態、準確、規範、速度。

(二)學生自己把所有做過的試卷通看一遍

尤其是錯題不放過,重做一次未嘗不可。

(三)由卷子中的錯誤回歸課本,查找知識盲點與思維偏差,修正

如何選擇教輔資料

>>好的教輔書——學習必備的加速器<<

1、選擇標準

全面系統,考點把握準確,難度適中,知識系統化,脈絡清晰,不漏考點,做題與解題很經典,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優秀生選“題多解少”;中等生選“題解各半”;進步生選“講得多題少”的。

2、多看“題解”,少看“解題”

從四個方面看題解:

(1)此類題目共有幾種解法。

(2)哪種解法最簡潔有效。

(3)缺少什麼條件時,最適宜使用那種解法。

(4)求解什麼樣的結論時,一般採用那種解法。

3、先刪再做、做後反思

教師指定一種,學生自選一種。

非常容易的刪掉;以最快的速度做一遍;非常難的暫時不做;放上幾天再做錯題與難題;做不出來,放在手邊想幾天。

錯題七天一次重做,連做三次才不錯。

4、練習真題,緊抓考綱,摸規律、找方法熟能生巧、巧能生速。

5、好書用幾遍,不是做完就扔。

下期預告:技能篇
猜你喜歡

寄語高中生

常見修辭手法的作用(答題格式)

此頭條號與百度ID北京市廣州市為同一作者,請勿抄襲。

聽—標記—繼續聽—互相交流—請教老師。

要領會老師為什麼要講這些內容;要說明什麼問題;怎樣說明的這個問題。

積極思考、大膽發言。

(三)抓住例題不放手(六點)

例題含金量遠遠高於習題,例題是題中的精華。

1、一個例題就是一個模型。

例題就是教材中用來說明定義或定理時用作例子的題目,例題就是知識在實際中的變形使用變式;

2、課前讀例題。

逐詞逐句的研讀,標出不理解的聽老師講。

3、課堂注意看、聽三個方面內容。

老師是如何對問題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老師如何運用知識實現與問題情境的對接。

老師是如何進行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

4、課後分析例題。

課堂上的“懂”,也就只是個懂並不是“會”。

5、考試綜合“串”例題。

考試前要形成知識成“串”,例題成“串”。

抄例題—做例題—對比分析差距。

6、凡做題必反思。

回歸基本概念原理,反思思路方法,建立模型、拓展應用。

(四)聽課與筆記不可偏廢

小學不做尚可,初中、高中不做筆記就不行了。誰先學會做筆記,誰就先適應中學學習生活。以聽為主,兼顧筆記。

蒙台梭利語:聽到的容易忘,看到的記不住,只有動手做才能記得牢。

1、記什麼(三點)。

教師對教材重點、難點的分析闡述,對教學內容的歸納總結。

教師對知識獨立的見解、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自己不理解或與老師見解不一致的地方。】

2、怎樣記。

整體把握知識結構,提綱挈領的將知識穿起來,便於理解與記憶。

運用一套自己獨特的符號系統。

隨時補充新的內容。

3、怎樣整理運用筆記。

條理、重點突出、及時小結章節內容、詳略得當。

筆記不用不如不做。

對比著教材,進行回味、咀嚼、消化、補充完善。

最後,什麼都可以扔掉,唯獨自己整理的筆記最寶貴。

第三:複習與考試

你並不是每一分鐘都需要學習,而是學習的每一分鐘都必須有收效才是。

審題——讀、寫出來更好。

複習從很大的程度上來說就是做題。

做對、做准、做快基礎題。

做錯兩道題不如做對一道題。做題要追求一次成功。檢查找陷阱很費時也很費力。

會做的題、做對的題就不再做,做不會的,做做不對的。

寧可少看一冊參考書,也要做好一科的糾錯。

做題要及時對答案,錯了馬上糾正。正確率低於85%,停下來不要再做,先看書再做題。

考試中的失分是一種無聲的警告,抓住這些資訊,及時查找缺陷彌補。

第四:試卷分析作用非同尋常

>>高分從這裡起步<<

成功就是把資料整理到位

(一)珍惜每一次考試

心態、準確、規範、速度。

(二)學生自己把所有做過的試卷通看一遍

尤其是錯題不放過,重做一次未嘗不可。

(三)由卷子中的錯誤回歸課本,查找知識盲點與思維偏差,修正

如何選擇教輔資料

>>好的教輔書——學習必備的加速器<<

1、選擇標準

全面系統,考點把握準確,難度適中,知識系統化,脈絡清晰,不漏考點,做題與解題很經典,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優秀生選“題多解少”;中等生選“題解各半”;進步生選“講得多題少”的。

2、多看“題解”,少看“解題”

從四個方面看題解:

(1)此類題目共有幾種解法。

(2)哪種解法最簡潔有效。

(3)缺少什麼條件時,最適宜使用那種解法。

(4)求解什麼樣的結論時,一般採用那種解法。

3、先刪再做、做後反思

教師指定一種,學生自選一種。

非常容易的刪掉;以最快的速度做一遍;非常難的暫時不做;放上幾天再做錯題與難題;做不出來,放在手邊想幾天。

錯題七天一次重做,連做三次才不錯。

4、練習真題,緊抓考綱,摸規律、找方法熟能生巧、巧能生速。

5、好書用幾遍,不是做完就扔。

下期預告:技能篇
猜你喜歡

寄語高中生

常見修辭手法的作用(答題格式)

此頭條號與百度ID北京市廣州市為同一作者,請勿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