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的這兩個人,在中國默默無名,但到了日本聲名大震,被捧為神

大家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文化是源遠流長。大家知道,中國以前有非常多的附屬國,像韓國和日本都是我國的附屬國,所以在文化方面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

比如所在韓國和日本,你和他們聊三國他們也可以和你說個幾句,有很多人物,比如說諸葛亮,關羽,他們在東亞的很多國家都很受崇拜。

今天給大家介紹兩個人物,他們都有著共同的一個特點,就是他們在中國名氣並不是特別的大,或者地位不是特別的高,

但是這些人傳到日本以後,受到了日本的尊重,在日本的地位十分的高。

一,王陽明。

說到王陽明,相信大家在歷史課本上看到過這個人物,此人是明朝的思想家。在中國,王陽明的地位並不怎麼高,因為在明朝十分盛行程朱理學,所以王陽明的心學就比較受排擠。

但是在日本,王陽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

日本著名的軍神東鄉平八郎在自己的腰間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一生低首拜陽明。日本的歷史學家高瀨武次郎說: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大家都知道孫中山先生留學過日本,而孫中山在研究日本歷史的時候,發現日本的很多文明都源自于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可見王陽明對日本的文化有著重要的影響。

日本很多主張維新的人,很多都是學習了王陽明的思想,然後根據日本的國情在進行變革。而王陽明的心學為日本的明治維新奠定了基礎。

魏源。

說到魏源,就不得不提魏源的那本海國圖志。所以魏源也被稱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是大家對魏源的瞭解也僅僅是歷史書的這一點,其他的都一無所知,主要是因為,這本書在當時並沒有在清朝發生什麼實質性的影響。當時的上層社會都對這本書不怎麼重視,

而且銷量也不好。主要的原因就是介紹了很多外國的先進地方,而對比下的中國就很落後,所以當時沉浸在自己還是天朝上國的人民對這本書還有點反感。

但是這本書傳到日本卻產生了重大反響,被日本人視為珍寶。可以說上下朝野內外都在研究這本書,他們對這本書非常的好奇。一開始日本至少從中國少量引進了一部分,後來乾脆就自己大量的印刷,這本書之所以受到日本的重視,是因為日本通過這本書瞭解到了西方各國先進的制度,這對於當時正打算變革的日本來說,非常的重要。如果說王陽明的思想給日本奠定了基礎,那麼海國圖志這本書就是改革最好的推動力,為日本改革掃清了很多阻力。

他們對這本書非常的好奇。一開始日本至少從中國少量引進了一部分,後來乾脆就自己大量的印刷,這本書之所以受到日本的重視,是因為日本通過這本書瞭解到了西方各國先進的制度,這對於當時正打算變革的日本來說,非常的重要。如果說王陽明的思想給日本奠定了基礎,那麼海國圖志這本書就是改革最好的推動力,為日本改革掃清了很多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