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二十二》還走心的電影,張藝謀導演,葛優鞏俐主演

《戰狼2》的熱度還沒平息,又有一部新片成為新的關注點,看看最近影院的排片資訊和票房上座率,可能大家都想到了,80後新晉導演郭柯執導的紀錄片——《二十二》。

根據最新票房統計,

8月14日此片上映,到8月25日已突破億票房,而他的排片僅有1%,直到首映當天才上升至1.5%,上座率卻遠遠超出《戰狼2》,達到34.4%。對於這樣一部小眾紀錄片,有如此成績也算破了中國影屆的歷史。

原因並不難猜,影片背景放在了日軍侵華的歷史上,反映的“慰安婦”話題敏感而深刻,

中國民眾素有“苦痛情節”,因此它戳中大眾的苦痛史,觸動人心是它最大的成功點。

這並非先例,但凡涉及中國歷史上“苦痛”心理的劇作都能收穫不錯票房,比如《南京南京》。對於此類劇已不能從一般影片的角度上分析,意義大於劇情,深刻就足矣。

而《二十二》嚴格上來說還是一部紀錄片,非簡單的電影,從單純記錄的角度上對當年遭難的老人們進行了生活捕捉,力圖真實還原過往的歷史,題材和情節內容選取豐富,影像效果也都精心處理。

再加上可以讓大眾對過往有足夠瞭解,從意義到影片本身都不失為一部好的紀錄片,若稱他為一部好電影則有失偏頗,那《戰狼2》呢,是否為一部好電影?

無論是力抗村霸強拆,

還是勇鬥非洲反叛軍保護撤僑,以中國軍人為核心的英雄主角,成功引發眾多觀影者腎上腺素飆升,同樣滿足了中國民眾們的“英雄”情節和民族榮譽感,這種設定相當討巧,吳京夠聰明,因此筆者將他算做一部成功的商業大片,而非走心好的電影。

票房超50億,觀影人次超1.4億,甚至超越《泰坦尼克號》都不算一部好電影,那中國影屆是否還有好影片呢?答案是必然的,比如張藝謀1994年執導的電影《活著》。

《活著》是“先鋒文學”代表作家余華1993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小說敘述者"我"在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時遇到一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

福貴原為一個地主少爺,年輕時嗜賭成性賭光了全部家業,

一次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不想半路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俘虜回到家鄉,此時母親已經過世,子女也早已長大成人。重回家庭的福貴本以為是生活的新生,卻不想是另一場人生悲劇的開始。

妻子家珍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兒子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卻在救縣長夫人時抽血過多而亡;聾啞女兒鳳霞好不容易經人介紹嫁了出去,卻在生子時大出血而亡,留下兒子苦根。

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女婿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只留下福貴和外孫苦根相依為命,不想苦根卻因吃太多豆子而撐死,只剩下一頭老牛伴隨福貴度過餘生。

劇情波折且足夠戲劇性,絕對是一部好電影所需的題材。張藝謀也不愧為一個好導演,獨具眼光拿下版權,將他改編成同名影片。

張藝謀本意是想拍余華的另一篇小說《河邊的錯誤》,沒想到在看了《活著》之後改變想法,原因就是這部作品的題材更深刻,充分反映了中國人身上的韌性和頑強求生存的精神,還邀請到實力派演技的葛優和鞏俐擔當男女主角“福貴”和“家珍”。

影片對原著進行了改編,富家大少福貴嗜賭成性氣走妻子家珍,最終輸光家財靠演皮影戲為生,卻在內戰爆發時被抓去當勞工,又輾轉給解放軍唱戲,釋放回鄉後家人重逢,本以為是新生活開始,不料確是妄想,兒子有慶卻不幸被區長的車撞死。

女兒鳳霞產後大出血,恰逢醫院老教授被紅衛兵關進牛棚,導致風霞沒有得到救治慘死。結局也進行了改編,留下福貴和老伴家珍相依為命,共同撫養孫子饅頭。留下了一絲希望,不至於過於悲情,這想必也是考慮到觀眾接受程度和一部分歷史原因。

說他是一部好電影在於內容足夠深刻,情節設定也相當巧妙,影評若有若無的虛化了歷史背景,但人物的命運變化又充分能讓觀眾感受到是歷史的造就,再加上波折的人物經歷又暗藏了複雜的人性。

從一個富家大少成為一無所有的窮光蛋,再從一個受困之身到家庭美滿,而後又落入荒蕪之境,福貴的一生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個人生存狀態苦難在歷史背景下,更能體現時代的荒謬。結尾經過改編雖然溫和不少,但頗引人深思。

影片沒有講述歷史,卻又從人物的命運中透漏著對特殊歷史時期的溫和諷刺。人的絕望、無助、無力也在黑色幽默裡得到轉變,變為中國人在艱難生存狀態下的忍受。

榮華富貴,生離死別,孑然一身,人一生所能遇到的事情全折射在一個人的身上體現,生命裡難得的溫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以小見大,又隱沒大意,讓此片足夠深刻而有意義。

這才是一部好電影所應具備的關鍵要素,比起《二十二》的單純記錄和依靠歷史苦痛來打動人心,又或者《戰狼2》以民族自豪感為元素贏取成功,此片更為巧妙,當然前兩部不失為好片,只是評價角度不同。

一部好電影所要具備的條件非常多,除了單純的劇情,還包含演員演技,後期剪輯等各種因素,拿現代人的眼光來說,《活著》剪輯略有些粗糙,並不完美,但這部劇情自帶的豐富性已讓他可以成功劃入好影片之列,這又讓觀眾可以對中國影屆重拾一下信心。

中國缺的不是電影,而是像這類真正用心的好片。

兒子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卻在救縣長夫人時抽血過多而亡;聾啞女兒鳳霞好不容易經人介紹嫁了出去,卻在生子時大出血而亡,留下兒子苦根。

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女婿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只留下福貴和外孫苦根相依為命,不想苦根卻因吃太多豆子而撐死,只剩下一頭老牛伴隨福貴度過餘生。

劇情波折且足夠戲劇性,絕對是一部好電影所需的題材。張藝謀也不愧為一個好導演,獨具眼光拿下版權,將他改編成同名影片。

張藝謀本意是想拍余華的另一篇小說《河邊的錯誤》,沒想到在看了《活著》之後改變想法,原因就是這部作品的題材更深刻,充分反映了中國人身上的韌性和頑強求生存的精神,還邀請到實力派演技的葛優和鞏俐擔當男女主角“福貴”和“家珍”。

影片對原著進行了改編,富家大少福貴嗜賭成性氣走妻子家珍,最終輸光家財靠演皮影戲為生,卻在內戰爆發時被抓去當勞工,又輾轉給解放軍唱戲,釋放回鄉後家人重逢,本以為是新生活開始,不料確是妄想,兒子有慶卻不幸被區長的車撞死。

女兒鳳霞產後大出血,恰逢醫院老教授被紅衛兵關進牛棚,導致風霞沒有得到救治慘死。結局也進行了改編,留下福貴和老伴家珍相依為命,共同撫養孫子饅頭。留下了一絲希望,不至於過於悲情,這想必也是考慮到觀眾接受程度和一部分歷史原因。

說他是一部好電影在於內容足夠深刻,情節設定也相當巧妙,影評若有若無的虛化了歷史背景,但人物的命運變化又充分能讓觀眾感受到是歷史的造就,再加上波折的人物經歷又暗藏了複雜的人性。

從一個富家大少成為一無所有的窮光蛋,再從一個受困之身到家庭美滿,而後又落入荒蕪之境,福貴的一生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個人生存狀態苦難在歷史背景下,更能體現時代的荒謬。結尾經過改編雖然溫和不少,但頗引人深思。

影片沒有講述歷史,卻又從人物的命運中透漏著對特殊歷史時期的溫和諷刺。人的絕望、無助、無力也在黑色幽默裡得到轉變,變為中國人在艱難生存狀態下的忍受。

榮華富貴,生離死別,孑然一身,人一生所能遇到的事情全折射在一個人的身上體現,生命裡難得的溫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以小見大,又隱沒大意,讓此片足夠深刻而有意義。

這才是一部好電影所應具備的關鍵要素,比起《二十二》的單純記錄和依靠歷史苦痛來打動人心,又或者《戰狼2》以民族自豪感為元素贏取成功,此片更為巧妙,當然前兩部不失為好片,只是評價角度不同。

一部好電影所要具備的條件非常多,除了單純的劇情,還包含演員演技,後期剪輯等各種因素,拿現代人的眼光來說,《活著》剪輯略有些粗糙,並不完美,但這部劇情自帶的豐富性已讓他可以成功劃入好影片之列,這又讓觀眾可以對中國影屆重拾一下信心。

中國缺的不是電影,而是像這類真正用心的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