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首富馬雲、摩拜胡瑋煒親歷揭示:創業成功的原因主要依賴於人脈

做到最好的自己

世界才會找到你

“創業一定需要人脈麼?”

知乎上有一個回答很到位:

只有置於第40次報告,第一次把“共用單車用戶數”提了出來。

該報告顯示,共用單車使用者規模已達1.06億,占線民總體的14.1%,一些融資能力較強的企業已經開始進軍海外市場。

其中就包括摩拜。截至8月1日,摩拜已經入駐了包括倫敦、新加坡、米蘭、佛羅倫斯等7座海外城市。

這位瘦弱女子創立的公司,正以上海為中心,逐漸改變上億中國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

(三)

2008年,蔡文勝和吳欣鴻聯合創辦了美圖公司。

8年後的2016年11月15日,美圖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如果仔細觀察當天IPO現場,趕來支持的投資人也不在少數,比如李開複、徐小平、倪正東、黃明明、楊向陽等等。當時,現場的媒體就很驚歎蔡文勝強大的人脈資源。

▲港交所門口合影,從左至右倪正東李開複、蔡文勝、徐小平、楊向陽、何伯權

當天的答謝宴上,蔡文勝準備了一篇感謝信,複盤他30年創業之路的同時也直接曝光了自己的朋友圈,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些投資人士覆蓋了中國大半個投資界。

感謝信中,蔡文勝提到,堂兄蔡炯明是他人生中第一個創業偶像。他創辦的“金犀寶”,是福建最早到中央電視臺做廣告的服飾品牌,1998年成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福建公司。

2004年,蔡文勝第一次來北京發展認識了薛蠻子和IDG資本元老過以宏。而薛蠻子是第一個投蔡文勝的天使投資人,IDG是第一個投蔡文勝的VC(風險投資)。

蔡文勝當時在見到IDG的創始合夥人熊曉鴿、周全、過以宏等以後,好幾天甚至都捨不得洗手。

如果說2005年是蔡文勝最得意的一年,絲毫不為過。

2005年,蔡文勝開始認識一些創投界的人。包括馮波。後來馮波不問估值不看條款就投資了美圖。

2005年,蔡文勝還認識了時任Google大中華區總裁李開複。2008年把265.com賣給開複領導的Google,蔡文勝在這筆收購中至少賺了2000萬美元,並開始做起了投資。

2008年,美圖公司成立,陸續獲得IDG和啟明創投、策源馮波的注資。2013年,蔡文勝任董事長。可以說美圖今天的IPO,蔡文勝的生意都離不開背後這些投資人。

在蔡文勝投資名單中,58同城是值得驕傲的一筆。也是在2005年,蔡文勝天使投資了姚勁波的58同城,

後來他幫58同城找來了閻焱的賽富,蔡文勝也坦言58同城的項目是做天使投資以來賺得最多的一個項目,相信這也是閻焱賺最多的一個項目。

▲閻炎現身美圖上市答謝宴

根據當天美圖IPO現場來看,中國80%的天使投資人幾乎都到了到場,成了近年來在香港最大規模的一次資本圈聚會。

上市前,美圖的用戶已坐擁11億。有媒體估算,蔡文勝身價遠超200億人民幣,有望躋身廈門新首富。

值得一提的是,蔡文勝出身農村家庭,學歷只有高中,連大學都沒讀過,還曾因為學歷太低被認為有移民傾向而被美國拒簽。蔡文勝提到,IDG和薛蠻子對自己是知遇之恩,這同時也是他們第一次投沒有PPT、也沒有大學學歷的創業者。

蔡文勝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出身、學歷不重要,關鍵在於你交什麼朋友!

(四)

回到文章開始的問題。人脈對於創業有多重要?

2016年上海市民創業狀況調查報告資料顯示,2016年,每8位青年中就有一位是創業者。

創業成功的原因主要依賴於:人脈資源(36.7%)、創業相關經歷(31.2%)、創業行業潛力(27.9%)以及有效的合作夥伴(21.8%)。

也就是說,創業者是否具有構建人際網路和社會網路的能力,直接影響創業之路是否順利、企業發展是否長久。

在創業者眼裡,一切活動都都可以是交友管道。這也是德撲在中國得以普及的一大原因。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特、柳傳志、馬雲、李開複等一眾大佬也是德撲愛好者。

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稱,“在北京沒有任何人脈資源,但通過德州撲克認識了很多有身份地位的人,他們來玩德州撲克不是為了贏,就是為了休閒。”

作為福布斯2012年至2014年全球最佳投資人榜單中排名最高的華人投資者,經驗豐富的紅杉資本沈南鵬坦言,在對創業者進行考察時,首先考量的就是該創業者的社交圖譜是怎樣建立的,以及如何和創業團隊成員熟識的,“人與人之間的組合和配合非常重要”,沈南鵬坦言。

那麼,創業者如何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高品質人脈圈?

以下幾點可供思考:

1、人品!人品!人品!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人品不好你還是別在創投圈混了。

俗話說得好,“不是不報,時機未到”。創投圈這個圈子本身就小,如果你人品不好大家很快就知道了,而創投圈的口碑效應是很明顯的,你的口碑差了以後在這個圈子做事只會越來越難。

2、幫助值得幫助的人。

據觀察,在創投圈受人尊敬的成功人士一般都非常樂於助人。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往往是因為他們非常善於幫助別人,這種幫助可以小到幫別人買一杯咖啡,也可以大到幫一家巨頭公司扭虧為盈。

這樣,當你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會發現,“吃虧是福”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這一點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電影《教父》。

3、不是所有的人脈都有用。

Peter Thiel在《從0到1》裡曾多次提到冪次定律:一小部分公司最終會完勝絕大部分公司。

創投圈的人脈資源也是如此:一小撮人對你的重要性將遠大於剩下的其他所有人。

反觀自己的人生你會發現,對你的生活真正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人也許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可悲的是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

4、實在沒有錢和人脈,但是實在想創業,應該怎麼做?

人和人的交往本質上來說都是交換,交換的的前提是平等,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發展人脈的核心絕不在於認識更多人,而在於首先做好自己。

當你有資源和別人形成對等的時候,人脈自動會來。

就像馬雲關於“人脈的真相”演講所講:

吸引力法則在人脈中的體現是,你是怎樣的人就會吸引到怎麼樣的朋友。

而只有你找到你自己,做到最好的自己時,世界才會找到你。

不要成為社交動物,要留一部分時間給自己學習成長,留給自己看書、提升與思考的時間。

最簡單的,不管多累,每天花一小時讀書,再花一小時跑步,如果堅持不下來一年,什麼都別說了。

成了近年來在香港最大規模的一次資本圈聚會。

上市前,美圖的用戶已坐擁11億。有媒體估算,蔡文勝身價遠超200億人民幣,有望躋身廈門新首富。

值得一提的是,蔡文勝出身農村家庭,學歷只有高中,連大學都沒讀過,還曾因為學歷太低被認為有移民傾向而被美國拒簽。蔡文勝提到,IDG和薛蠻子對自己是知遇之恩,這同時也是他們第一次投沒有PPT、也沒有大學學歷的創業者。

蔡文勝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出身、學歷不重要,關鍵在於你交什麼朋友!

(四)

回到文章開始的問題。人脈對於創業有多重要?

2016年上海市民創業狀況調查報告資料顯示,2016年,每8位青年中就有一位是創業者。

創業成功的原因主要依賴於:人脈資源(36.7%)、創業相關經歷(31.2%)、創業行業潛力(27.9%)以及有效的合作夥伴(21.8%)。

也就是說,創業者是否具有構建人際網路和社會網路的能力,直接影響創業之路是否順利、企業發展是否長久。

在創業者眼裡,一切活動都都可以是交友管道。這也是德撲在中國得以普及的一大原因。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特、柳傳志、馬雲、李開複等一眾大佬也是德撲愛好者。

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稱,“在北京沒有任何人脈資源,但通過德州撲克認識了很多有身份地位的人,他們來玩德州撲克不是為了贏,就是為了休閒。”

作為福布斯2012年至2014年全球最佳投資人榜單中排名最高的華人投資者,經驗豐富的紅杉資本沈南鵬坦言,在對創業者進行考察時,首先考量的就是該創業者的社交圖譜是怎樣建立的,以及如何和創業團隊成員熟識的,“人與人之間的組合和配合非常重要”,沈南鵬坦言。

那麼,創業者如何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高品質人脈圈?

以下幾點可供思考:

1、人品!人品!人品!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人品不好你還是別在創投圈混了。

俗話說得好,“不是不報,時機未到”。創投圈這個圈子本身就小,如果你人品不好大家很快就知道了,而創投圈的口碑效應是很明顯的,你的口碑差了以後在這個圈子做事只會越來越難。

2、幫助值得幫助的人。

據觀察,在創投圈受人尊敬的成功人士一般都非常樂於助人。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往往是因為他們非常善於幫助別人,這種幫助可以小到幫別人買一杯咖啡,也可以大到幫一家巨頭公司扭虧為盈。

這樣,當你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會發現,“吃虧是福”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這一點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電影《教父》。

3、不是所有的人脈都有用。

Peter Thiel在《從0到1》裡曾多次提到冪次定律:一小部分公司最終會完勝絕大部分公司。

創投圈的人脈資源也是如此:一小撮人對你的重要性將遠大於剩下的其他所有人。

反觀自己的人生你會發現,對你的生活真正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人也許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可悲的是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

4、實在沒有錢和人脈,但是實在想創業,應該怎麼做?

人和人的交往本質上來說都是交換,交換的的前提是平等,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發展人脈的核心絕不在於認識更多人,而在於首先做好自己。

當你有資源和別人形成對等的時候,人脈自動會來。

就像馬雲關於“人脈的真相”演講所講:

吸引力法則在人脈中的體現是,你是怎樣的人就會吸引到怎麼樣的朋友。

而只有你找到你自己,做到最好的自己時,世界才會找到你。

不要成為社交動物,要留一部分時間給自己學習成長,留給自己看書、提升與思考的時間。

最簡單的,不管多累,每天花一小時讀書,再花一小時跑步,如果堅持不下來一年,什麼都別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