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實版“機器人總動員”上演!海裡的它們大顯身手的樣子真帥

水母機器人、變臉機器人、擦玻璃機器人、快遞無人機、機器人“書法家”……正在北京舉行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演了一部機器人“大片”,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家機器人企業、科研院所的新產品集中亮相,

讓人眼界大開。

上天的“水母”

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一隻體型碩大的“水母”在空中隨意浮動,像極了美國科幻電影《駭客帝國》中,那些長著數以千計觸角的章魚形狀機器人。圍觀的眾人高呼神奇。

這只上天的“水母”重1.3公斤,

內部充滿氦氣,是一款仿生水母飛行器。飛行時,“水母”8根觸手會產生類似於生物蠕動的運動。據介紹,仿生水母是世界上首個以蠕動為驅動力的室內飛行物體,在航空歷史上前所未有。

水裡的“海鰩”

還有小海鰩水下機器人。展覽現場的水族箱外,

大家紛紛圍觀“小海鰩”和潛水夫“共舞”,而大螢幕上同時放映著“小海鰩”拍攝的高清照片。

除了拍攝功能強大之外,“小海鰩”還能釣魚。它搭載智慧尋魚器,可以通過聲呐準確探測出航行深度40米範圍內的魚群分佈、大小、深度等,而這些資訊都可以通過手機App即時看到。

當探測到魚群時,App中便會發出提示警報,使用者這時投下魚餌即可。釣魚因為有它是不是變得如此簡單?

暢遊的“小魚”

展會上,兩條“機器魚”不僅外形以假亂真,更能在水中“暢遊”,也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

其實在深海大洋也有很多神通廣大的機器人。

據介紹,常用於我國深海探測的機器人主要分為3類:載人潛水器、無人有纜潛水器和無人無纜潛水器,而它們各自的代表你也一定非常熟悉。

載人潛水器

載人潛水器主要應用於載人的深海資源勘查和深海科學考察領域,由潛航員駕駛操作,可以攜帶深海工程技術人員或科學家親臨海底目標作業區域,進行最為逼真的現場觀測、原位探測、精細採樣等工作。

載人潛水器的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蛟!龍!號!

無人有纜潛水器

無人有纜潛水器,也叫纜控潛水器(ROV),由操作手在支持母船端遙控控制,根據潛水器線纜傳來的海底影像遠端控制潛水器本體運動以及機械手精細取樣作業。由於船端能源的持續供給,ROV水下作業時間較長,在深海科學研究和海洋工程領域有廣泛應用。

無人有纜潛水器的代表是“海龍二號”。

無人無纜潛水器

無人無纜潛水器,也稱自治潛水器(AUV),通過預程式設計實現水下自治運動規劃,可以用於深海地形地貌、海底流場等海洋環境參數的大尺度、長時序觀測,主要應用于物理海洋、海洋地質調查。

我國無人無纜潛水器的代表是“潛龍一號”。

“蛟龍”“海龍”“潛龍”組成的“三龍”,成為我國開展深海資源勘查和深海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2017年2月,蛟龍號、“海龍二號”、“潛龍一號”聚首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自此探索深海奧秘的“三龍”正式同住一“家”。

ROV水下作業時間較長,在深海科學研究和海洋工程領域有廣泛應用。

無人有纜潛水器的代表是“海龍二號”。

無人無纜潛水器

無人無纜潛水器,也稱自治潛水器(AUV),通過預程式設計實現水下自治運動規劃,可以用於深海地形地貌、海底流場等海洋環境參數的大尺度、長時序觀測,主要應用于物理海洋、海洋地質調查。

我國無人無纜潛水器的代表是“潛龍一號”。

“蛟龍”“海龍”“潛龍”組成的“三龍”,成為我國開展深海資源勘查和深海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2017年2月,蛟龍號、“海龍二號”、“潛龍一號”聚首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自此探索深海奧秘的“三龍”正式同住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