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百萬日本關東軍,會在蘇聯面前不堪一擊?

日本人將滿蒙看作是日本的大後方,苦心經營多年。駐紮在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也順勢成為了日本軍隊中最為精銳的部隊,號稱所謂的“皇軍之花”。但是後來蘇聯對日宣佈開戰,

百萬大軍卻迅速崩潰瓦解。是關東軍本身並沒有那樣的實力,一直以來的傳言是在吹噓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背後的原因所在。

關東軍本來的起源,是在1905年日本與俄國發生戰爭之後,日本取得了原來俄國在東北地區的權力,因此日本成立了一支部隊用來駐守在當時修建的南滿鐵路兩側。

這支部隊就是後來臭名昭著的關東軍。日本開始侵略中國之後,關東軍成為侵華日軍的主力之一,經歷了大規模擴充,終於達到百萬大軍。在軍隊裡,不僅包括普通的步兵,還有當時日本少有的機械化部隊,其中的第一戰車師團裝備了數百輛坦克,更是號稱日本國寶。除此之外,還有曾經毒害了許多中國人的進行細菌戰,
毒氣戰的731部隊。

不過在1938年,日本軍方曾經想對蘇聯作戰,佔領蒙古,或許也是想看看自己的部隊究竟實力如何吧。於是關東軍和蘇聯軍隊在蒙古的諾門罕地區展開了一場決戰。但是蘇聯的朱可夫指揮大軍殲滅日本5萬人,並且重創了日本精銳。關東軍的幾位將領都被撤職。從此以後關東軍可能被打怕了,再也沒有敢主動進攻蘇聯。

到了戰爭的最後時刻,日本太平洋前線不斷被美軍擊敗,眼看戰爭即將失敗,日本只好把關東軍調集到太平洋上去支援,期望他們能夠扭轉局勢。可惜這並不能挽救日本的滅亡命運。正在這時反法西斯節節勝利,義大利和德國相繼投降,只剩日本負隅頑抗。無奈之下,日本又從國內徵召大量學生兵和退役老兵,

總算把關東軍的數量恢復到接近百萬,決定垂死掙扎。

可惜,這些部隊大多戰鬥力不佳,缺少訓練,加上國內被輪番轟炸,早已失去鬥志。連補給後勤都難以為繼。到了1945年的8月,蘇聯早已結束了歐洲戰場,百萬紅軍同時對日作戰,

那些只會一味衝鋒的日軍又怎麼能對抗蘇聯的機械化呢?日軍瞬間土崩瓦解。幾天後,日本國內被投下原子彈,天皇也宣讀了投降書,剩餘的關東軍殘部投降,六十多萬人被蘇聯俘虜,送到西伯利亞地區勞工,終於結束了這支侵略軍罪惡的歷史。

日軍俘虜

日軍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