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神聖羅馬帝國的締造者:奧托大帝的功過是非

*神聖羅馬帝國國旗

西元 10 世紀,正當德意志國家形成的關鍵時期,

一位偉大的人物應運而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奧托一世。

其父亨利一世傳其得知當選公爵時正在捕鳥,故得外號“捕鳥者”。亨利一世在加冕時拒絕舉行塗油禮以及諸如此類的任何宗教儀式。因而在宗教意義上,亨利不是一位合法的國王。所以亨利一世的另一個外號叫“無柄之劍”。

*捕鳥者、亨利一世

936 年,“捕鳥者”去世,奧托繼其父為薩克森公爵,並于同年被選為德意志國王。他一生的功業融匯在他一次次南征北戰之中。他的武功可分成三大部分:平定德意志內部各公國的叛亂,鞏固了德意志國家;打敗東歐馬紮爾人的入侵,並使帝國向東擴張;入侵義大利,操縱教皇,並加冕為皇帝。

鞏固德意志國家

德意志對東歐的擴張在奧托時期獲得了突破,

950 年波希米亞公爵對奧托稱臣納貢。但奧托在東歐面臨著一個長期困擾德意志人的心腹大患—兇悍的蠻族馬紮爾人,954 年,馬紮爾人入侵,955 年的萊西費爾德戰役中,奧托率領德意志和波希米亞聯軍,幾乎完全殲滅了馬紮爾騎兵,從此解除了馬紮爾人的威脅。在冷兵器時代,任何已進入文明社會的軍隊能夠打敗蠻族的軍隊都是了不起的大事,
奧托一生的威望最主要來自于這次勝利,被尊稱為“偉大的奧托”、“祖國之父”。

平定叛亂

939 年,法蘭克公爵和洛林公爵聯手發動反國王的戰爭,奧托在士瓦本公爵的支持下打敗了他們。奧托將法蘭克領地和洛林領地的大部分置於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

任命他的女婿為洛林公爵。士瓦本公爵去世後又任命他自己的兒子魯道夫既位士瓦本公爵。這樣,奧托即位沒幾年,便控制了德意志的大部分:薩克森和法蘭克尼亞歸國王自己統治,巴伐利亞、士瓦本、洛林分別歸國王的弟弟、兒子、女婿統治。

953 年,奧托的兒子和女婿因義大利的權利分配問題對奧托不滿,與美因茨大主教聯手起來反對國王。奧托利用德意志貴族對馬紮爾人入侵的恐懼,

使他們聯合在自己的旗下,很快就打敗了叛亂者,954 年召開帝國會議重新分配土地,將各公國都置於自己信得過的人的控制之下,從此,奧托的權威在德意志境內再也沒有受到過挑戰。

入侵義大利

奧托另一項對歷史有重大影響的行動是他對義大利的入侵,從此開創了一個傳統:每個有作為的德意志國王都要進軍義大利,並在義大利加冕為皇帝。對此史家歷來褒貶不一,奧托的義大利政策更多來源於他對權力、名譽和財富的渴求,但也與當時德、意民族國家尚未形成,不少人認為義大利屬於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德意志國王所應得的一部分財產有關。

961 年,為擺脫義大利城市貴族的控制,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向奧托求援。奧托率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很快敉平了羅馬的叛亂,吞併倫巴底國家,扶正了教皇的位子。962 年 2 月 2 日,教皇約翰十二世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奧托加冕,奧托從此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11 天后,皇帝和教皇簽訂“奧托特權協定”,規定皇帝為教皇的保護者,教皇要忠於皇帝,教皇的產生要由皇帝決定。奧托初步使皇權居於教權之上。後來,為維持他對教皇的控制,他又兩度進軍羅馬。奧托還進軍義大利南部,挑戰拜占庭雖然沒有成功,但獲得了拜占庭對他的地位的承認。

*神聖羅馬帝國國徽

奧托大帝的功過

雖然奧托和查理曼有很多相似之處,可是他建立的國家比查理曼的小很多,而且他在立法和文藝方面缺乏功績,所以其歷史影響力遜查理曼一籌。另外,奧托開了德國武力擴張的先河,對義大利的入侵更是開創了一個傳統:幾乎每個強勢的德國國王都要進軍義大利,並在那裡加冕為皇帝,這給德、意兩國人民帶來無比災難。很多人認為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德國國王認為義大利是他們的地盤。 在內政方面,奧托頒佈的影響力最大的政令是宣佈主教教區為采邑,主教和封建領主一樣享有世俗的所有權利。

為了維持帝國對東部新征服的斯拉夫人的長期統治,奧托除了殘殺斯拉夫人外,還在這些地方建立奧爾登堡、邁森、梅澤堡等主教轄區,借助宗教力量進行統治,這極大促進了斯拉夫人的基督化進程。

神聖羅馬帝國的評價

神聖羅馬帝國是奧托的傑作,可是這個國家的根基並不牢固,中央政府勢力微弱,國內各位爵爺依然我行我素。帝國缺少嚴格地王位繼承制度,帝王駕崩以後,各路爵爺爭先恐後地爭奪王位,導致國內有組織無紀律,政局動盪,民不聊生。上臺的帝王必須像剛出窩的蜂王一樣,要麼戰敗其他爵爺,要麼贏得多數爵爺的支持,爵爺們始終是安放在帝王身邊的炸彈。 神聖羅馬帝國大一統的局面只是表面現象,其實它只是一個類似獨聯體的國家。正像伏爾泰評價它的那樣:“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關於更多奧托大帝的紀錄片,參看德國人第一季第一集,百科全影公號觀看從此開創了一個傳統:每個有作為的德意志國王都要進軍義大利,並在義大利加冕為皇帝。對此史家歷來褒貶不一,奧托的義大利政策更多來源於他對權力、名譽和財富的渴求,但也與當時德、意民族國家尚未形成,不少人認為義大利屬於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德意志國王所應得的一部分財產有關。

961 年,為擺脫義大利城市貴族的控制,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向奧托求援。奧托率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很快敉平了羅馬的叛亂,吞併倫巴底國家,扶正了教皇的位子。962 年 2 月 2 日,教皇約翰十二世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奧托加冕,奧托從此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11 天后,皇帝和教皇簽訂“奧托特權協定”,規定皇帝為教皇的保護者,教皇要忠於皇帝,教皇的產生要由皇帝決定。奧托初步使皇權居於教權之上。後來,為維持他對教皇的控制,他又兩度進軍羅馬。奧托還進軍義大利南部,挑戰拜占庭雖然沒有成功,但獲得了拜占庭對他的地位的承認。

*神聖羅馬帝國國徽

奧托大帝的功過

雖然奧托和查理曼有很多相似之處,可是他建立的國家比查理曼的小很多,而且他在立法和文藝方面缺乏功績,所以其歷史影響力遜查理曼一籌。另外,奧托開了德國武力擴張的先河,對義大利的入侵更是開創了一個傳統:幾乎每個強勢的德國國王都要進軍義大利,並在那裡加冕為皇帝,這給德、意兩國人民帶來無比災難。很多人認為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德國國王認為義大利是他們的地盤。 在內政方面,奧托頒佈的影響力最大的政令是宣佈主教教區為采邑,主教和封建領主一樣享有世俗的所有權利。

為了維持帝國對東部新征服的斯拉夫人的長期統治,奧托除了殘殺斯拉夫人外,還在這些地方建立奧爾登堡、邁森、梅澤堡等主教轄區,借助宗教力量進行統治,這極大促進了斯拉夫人的基督化進程。

神聖羅馬帝國的評價

神聖羅馬帝國是奧托的傑作,可是這個國家的根基並不牢固,中央政府勢力微弱,國內各位爵爺依然我行我素。帝國缺少嚴格地王位繼承制度,帝王駕崩以後,各路爵爺爭先恐後地爭奪王位,導致國內有組織無紀律,政局動盪,民不聊生。上臺的帝王必須像剛出窩的蜂王一樣,要麼戰敗其他爵爺,要麼贏得多數爵爺的支持,爵爺們始終是安放在帝王身邊的炸彈。 神聖羅馬帝國大一統的局面只是表面現象,其實它只是一個類似獨聯體的國家。正像伏爾泰評價它的那樣:“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關於更多奧托大帝的紀錄片,參看德國人第一季第一集,百科全影公號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