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俱樂部無機會,國家隊無主力:張玉甯被裡皮棄用的雙重悲劇

已經成為雞肋的世預賽,國足和裡皮又出演了這麼一出鬧劇:因為到達國家隊的時間問題,

張玉甯被裡皮棄用。

更為奇葩的是,不萊梅還為這一鬧劇添了一幕:為了徵召張玉寧的問題,還專門發了個公告。

所有的人都知道:在國家隊,張玉寧在與不在沒影響;在俱樂部,張玉寧在與不在更沒影響,不萊梅二線隊有的是人才儲備。

同時,坊間還有張玉寧能夠在不萊梅對陣拜仁時上陣的奇異想法。

明明是贊助之心,卻被當作了希望之星。在荷甲都沒能坐穩主力的球員,在一陣喧鬧之後,被描述成了能在德甲立足的角色。

這就是商業媒體和盲從觀眾共同創造的幻象。

任何一名前往德國留洋的球員,從來就沒有如今張玉寧這樣的關注度,在一分鐘出場沒有,一個進球看不到的情況下,一名前鋒能這樣佔據版面,顯然是不正常的現象。

同樣,足協和裡皮所作出的大名單更是怪像四出。

一名在海外基本沒有表現的20歲球員,

會比國內聯賽中在前幾位球隊中能經常性出場的U23更能受到裡皮青睞,顯然也是不正常的思維方式。

裡皮顯然是自己先挖了個坑,然後再自己填這個坑。能夠成就其挖坑的,又是足協。

一方面,在為國足世預賽造勢 ;

另一方面,

又不斷放出為2019亞洲杯準備的消息;

表面上全力爭取,實際上又是在找退路。

而這些鬧劇的觀眾,正是單純的球迷們。

看新聞不看資料,看訪談不看事實,才會相信足協喊的那些口號,球員們談的那些鬥志。

無論從世界排名,還是現有人員儲備,國足目前就是亞洲8-10位的角色,

世界盃預選賽也僅僅是到此一遊,目前能關注的,其實也就是投入不斷增加,運轉趨近正常的中超聯賽。

張玉寧只是個商業炒作的概念,這個概念卻被越放越大,最終到了德甲俱樂部和國足隔空喊話的地步。這麼一出鬧劇之後,張玉寧很有可能連個概念人物也當不了了。